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银行信用创造
1)  Bank credit creation
银行信用创造
2)  credit creation
信用创造
1.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derivatives has affected the credit creation of the banking system.
衍生品的迅猛发展,给银行系统信用创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论述了衍生品的特性以及衍生品的规模,并在部分储备体系下信用创造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衍生品市场对央行信用创造功能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3)  bank credit
银行信用
1.
Government Credit s Impacts on Commercial Credit, Bank Credit and Security Credit of Corporation;
政府信用对企业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信用的影响
2.
This paper ha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roles of commercial credit and bank credit in both economic systems.
主要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3.
Under commercial credit,bank credit,non-institutional credit and others,optional enterprises financing modes are empirically researched,but credit simply supplies a sort of probability of financing,enterprises credit level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the feasibility of financing.
结合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民间信用等信用形式,对于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做了规范性分析。
4)  Caixa de Credito
信用银行
5)  creation of bank deposit
银行存款创造
6)  bank credit card
银行信用卡
1.
The Competition Countermeasure in the Market of Bank Credit Card;
银行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对策
补充资料: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放款或购入各种证券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大的一种金融现象。
  
  在商业银行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依次发放贷款,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派生存款来。假定甲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100万元,然后贷给自己的客户,客户用其购买乙银行客户的原材料后,乙银行客户将这笔款项存入乙银行,乙银行又将其贷给其他客户,客户又用其购买丙银行客户的产品而将100万元支付给丙银行,从而丙银行又可向其他客户贷出100 万元,使其转而支付给丁银行并存入丁银行。这样,100万元原始存款就创造出300万元派生存款来,比原始存款多了 3倍。如果这种派生存款是在不提现金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信用创造活动将一直进行下去,派生存款就不仅仅是 300万元。得到贷款的客户如未用完贷款,而将剩余部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产生派生存款,增大信用总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程度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健全程度成正比,商业银行体系越发达,信用创造的现象就越普遍,所创造的信用总量也越大(见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制约因素 商业银行放款所增加的派生存款取决于存款总额、法定准备率、现金漏损率等多种因素。以 K代表派生存款总额,以r代表加权法定准备金率,以D代表原始存款总额,则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K=D/r。在仅考虑准备金率和存款总额的情况下,派生存款对原始存款的倍数不可能超过1/r。银行客户对现金的提取会相对削弱银行存款与贷款的辗转派生能力,如果以 q代表现金漏损率,则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总额为K=D/(r+q)。此外,商业银行中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例也影响其信用创造能力。一般来说,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高于定期存款,因此,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比例会影响加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间接地影响信用创造能力。
  
  作用 信用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①派生存款在企业商品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减少了商品在市场上滞留的时间,有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②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减少资金在企业和其他部门沉淀的数额和时间。但是,信用创造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如果盲目地、过度地扩张信用,就会造成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形式虚假的繁荣,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在西方国家,其最终结果就是诱发经济危机,尽管其深层原因并不在于信用创造。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能力进行控制和调节。
  
  中国的专业银行和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并不完全相同,但其业务活动的基本方面和商业银行一样存在着信用创造能力,因此,也需要运用正确的货币政策,控制其信用创造能力,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地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