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官印制度
1)  official seal system
官印制度
2)  Indian civil official s system and enlightenment
浅论印度文官制度
3)  nabob [英]['neɪbɔb]  [美]['nebɑb]
印度长官
4)  Officer-Teacher System
官师制度
5)  medical doctor system
医官制度
6)  Project managing system
工官制度
补充资料:明官印
      印式亦属隋唐阳文大印系统。明初御宝有17种,嘉靖十八年(1539)新置7种,共24种,其名见于《明史·舆服制》,数量比前朝多,不少宝名亦为前朝所无,实物早佚。明定陵出土过明嘉靖皇帝、孝靖皇太后、孝端皇后 3方龙纽本印,均是谥宝,而非生前实用印。明亲王印亦称宝,金质龟纽,实物亦无存。1970年山东邹县朱檀墓出土的"鲁王之宝"木印,龟纽,纽式与记载同,是仿原实用印制作的随葬品。今存世明官印有两类:
  
  将军印  亦称"挂帅将军"印。明制,国家有事征伐,即选派武臣总兵前往,委以征西、镇朔、平蛮等将军名号,佩将军印,旋师则上所佩印于朝,因称"挂印将军"。此类印均银质,卧虎纽,文用一种笔划两端尖细中间肥大的篆体,称柳叶篆。今存实物有1964年南京玉带河出土的"荡寇将军印"(见图)。
  
  直纽型百官印  目前遗存的明朝官印绝大多数属于此类,标准品有:河南新乡秀才庄出土的明洪武十三年(1380)款"宁山卫前千户所百户印"、辽宁铁岭县出土的洪武二十二年(1389)款"辽海卫中千户所百户印"等。直纽是一种上小下大的椭圆柱状印纽,从宋、金、元官印中使用的方扁形橛纽演变而成,高度几达宋、元印纽的二倍。直纽百官印质地、印形、大小依官品不同而有差别。据《明史·舆服制》记载,正一品官印银质,三台。正二品、从二品印均银质,二台。正三品官,除顺天、应天二府印银质外,其余均铜印,无台。正一品官印边长明尺三寸四分,以下依官品递减。九品以下未入流之小官印称"条记",其印末字作"记",印体均作长方状,一般边长为长8厘米,宽4厘米。关防是明官印中新出现的称谓,为镇守军事或交通要冲的权臣用印,这类印有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其大小也依官品而有所区别。今存实物多属长方形。明直纽官印均用九叠篆,篆法与金、元印近似,而与明其他类型官印的篆法有别。明官印均有刻款,形式一般都是背刻印文、铸造时间和铸造机构,边刻印章编号,即某字××号,形式与韩林儿官印一致。明后期印编号不纯用千字文,而用当朝皇帝元号。此法后为清朝所继承。
  
  遗存的明末农民起义军官印主要有李自成的大顺国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颁发的官印。李自成官印今已见有"辽州之契"等10余种,其印除有刻款年号外,印章称谓亦有其重要特征。李自成之父名"印",为避讳,官印均不可称"印",而于印末刻"符"、"契"、"信"、"记"等字。李自成官印纽式、印体大小、刻款形式等均依明制,印文书体却属小篆系统,笔势方折,笔画粗犷雄劲。张献忠官印均有张献忠所建大西政权的"大顺"年款。实物有四川省博物馆藏的大顺二年(1645)正月款"南郑县印"等10余种。印文用九叠篆,风格比一般明印文字浑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