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
1)  Modern Urban Design in China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
1.
Analysis on the Category of Practice of Modern Urban Design in China;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类型分析
2)  Modern urban design
现代城市设计
3)  Chinese modern art of design
中国现代设计
1.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rt of design, based on the three stages of Chinese modern design and the history of world design.
本文以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主线,以世界现代设计史为暗线,阐述在世界设计史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状况。
4)  urban color plan
现代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1.
Then expound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urban color pla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lor and modern city image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local color and traditional color.
本文分四部分:首先是对地方色彩与传统色彩研究;接着在地方色彩与传统色彩研究基础上阐述进行现代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相关背景,以及城市色彩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密切关系;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具体策略的制定,提出控制模式和实际操作方法;最后就建筑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色彩课的课程设置提出自己的建议。
5)  Discussion on Modernity in Urban Design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
6)  Concept of Modern Urban Design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
补充资料:中国现代城市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城市规划工作有很大进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中国现代的城市规划工作,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时期:
  
  1949~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是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普遍开展的。为了配合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于1952年 4月举行全国性的城市建设座谈会,提出部署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并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制城市规划设计程序与修建设计草案》。1954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发了《关于新工业城市规划审查工作的几项暂行规定》。1956年7月,国家建设委员会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这一时期,在中央和省市设置了相应的城市规划工作的管理和设计机构。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设立了城市建设局,领导全国城市规划工作。1955年5月,国务院设立了城市建设总局,下设城市规划局和城市设计院。1956年 5月,城市建设总局扩大为城市建设部,统一管理全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工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配合国家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一批新建或扩建的工业城市都制定了规划,其中有兰州、西安、洛阳、包头、石家庄、武汉、成都、太原、大同、湛江、株洲、长春、吉林、哈尔滨等。这个时期,许多城市注意发挥城市规划的功能,统一布置城市中各项建设,统筹安排工业、交通和居住区的建设,注重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基本上做到了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在此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发展比较顺利,成效较为显著。但也出现过有些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偏高和某些建筑的标准脱离当时实际条件的缺点。
  
  1958~1976年  50年代后几年,全国大多数城市和部分县城都编制了城市规划,各省、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城市规划机构,全国城市规划技术人员达到5000余人。但是1958~1960年,在当时"左"的路线的影响下,城市规划工作中也有某些盲目性,如追求高速度、高标准等不切合实际的主张。在此情况下,城市规划工作者仍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60年末,在全国计划会议上为扭转经济工作盲目冒进的局面,提出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消极主张。于是,全国普遍裁减了城市规划机构,城市规划力量被严重削弱,城市规划工作受到挫折。不过这一时期内也做了一些有价值的工作,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编成中国城市规划第一本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城乡规划》,进行了关于城市建设维护管理及资金来源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等等。从60年代起,强调"先生产,后生活"。1965年以后,内地建设推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导致工业建设布局分散,严重影响了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规划工作也遭到严重破坏。城市规划机构被撤销,规划队伍被解散,资料档案被销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陷于废弛。各个城市普遍出现了乱占地、乱建房的现象;城市建设失去了规划的指导和控制,给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环境保护带来严重损失。
  
  1977~1985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3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会议制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颁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是一个指导全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重要文件。文件要求全国各城市、新建城镇都要认真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详细规划;文件规定:"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必须认真执行,不得随意改变。"1980年10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12月,国务院批准了这次会议提出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1980年12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又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定额指标的暂行规定》。
  
  在此期间,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到1985年底,有98%设市的城市和85%的县城已编制出城市总体规划,约90%的镇和集镇已有初步的轮廓性规划。
  
  制定法规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建立城市规划的法制。1984年1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规划条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第一个基本法规,标志着中国城市规划工作进入了法制建设的新阶段。北京、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广东、云南等省、市还制定了地方性的城市规划法规,进行对规划的法制管理。1985年 9月国务院通过了《城市建设技术政策》等文件,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宏观指导有重要意义。
  
  管理体制  60年代以来,国家计划和城市规划相互脱节,各部门和地方对建设项目的管理不协调,给城市规划的实施带来严重困难。1983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指出:要积极改革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解决条块分割、建设分散、计划同规划脱节等问题。具体做法是:①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统一由城市规划部门管理,并对用地单位征收土地使用费。②在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中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使计划同规划相互衔接。③坚实而有步骤地实行由城市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的体制。④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的社会化,为中国城市规划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关于重点项目建设与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国务院于1983年11月发出通知,要求在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应统一规划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规划部门要参与同城镇规划有关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项目选址,做到合理布局;城市规划部门要参加所在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等。
  
  机构设置  1979年3月,重新成立国家城市建设总局。1982年5月,国务院设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并入该部,改组为城市规划局,负责管理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为使城市规划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紧密结合,从1984年7月起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的城市规划局改由该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双重领导。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则由基本建设委员会或建设厅主管城市规划工作。在城市一级,多数设立了城市规划局或城市建设局。不少城市还建立了以市长为首的规划委员会,如北京市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有国家计划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代表参加的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到1984年底为止,全国县以上城市共有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约12000多人。
  
  此外,1981年末,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内设立国土局。1982年初,国土局改属国家计划委员会,先后组织进行京津唐地区、湖北宜昌地区等20多个地区国土规划试点工作。
  
  学术活动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还设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全国性的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全国各省、自治区(除西藏自治区外)、直辖市都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城市规划学术活动也日益活跃。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编辑出版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城市规划》双月刊,对国内外发行。一些省、市和高等院校也编辑出版城市规划方面的学术刊物。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规划部门和学术界同国外有关部门和学术团体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等许多高等院校培养了一批城市规划高等专业人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近年筹建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均设有城市规划专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84年开办城市规划专业班。一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城市建设中等技术学校中也开设城市规划专业,培养中级专业人才。此外,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与有关部门还联合举办市长研究班,加强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工作。(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