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现代化国际城市
1)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现代化国际城市
1.
Knowledge based economy:the strategic sustentation of constructing Dalian into a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知识经济:大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战略支撑点
2.
The fast developing of Qingdao s shipp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building Qingdao into a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and this two sides benefit each other.
加快发展青岛航运业是尽快把青岛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
2)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现代化国际名城
1.
Positional expounding on building Dalian into a 2050s-oriented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大连面向21世纪中期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定位论证
3)  modem metropolis
现代化国际都市
1.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m metropolis is a titanic social systematic project.
现代化国际都市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4)  Modern City Special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现代化国际商贸城
1.
Strategic Selection of Urumqi in the Urban Management——To Build a Modern City Special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乌鲁木齐城市经营的战略选择——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
5)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城市国际化
1.
This is an empirical study about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首先建立了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21个地级(或以上)城市1985、1990、1995、2000、2003年等5个主要年份国际化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城市国际化的变化过程,归纳出了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三种类型。
2.
The enhancement of Hangzhou urban internationalization level not only promotes the congregation of global senior elements,but also is of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l vitality and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Hangzhou City,even of the entire Yangtze Delta zone.
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程度,不仅能促进全球高级要素集聚,更对增强杭州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6)  international city
国际化城市
1.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city development from practice challenges the theory research of city economic growth.
国际化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流动性、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三引擎和信息、制度、机遇三因素构建了国际化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模式。
补充资料: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是指乡村人口向都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这种进程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地域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化。但城市化的历史不等于城市发展史。有资料证明,人类至今有9000年的城市发展史。而城市化的历史是从19世纪才开始的,世界城市化道路以产业革命开始至今已有200来年的历史。我国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相对而言,我国相当数量城市还很年轻。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国城市化未来进程表现出三个动态规律:城市人口数量每年增长,速度加快,城市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都市群带沿交通线集中化加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过去自然增长为主转为机械增长为主,即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尽管如此,中国城市化仍然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一方面是城市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压力。

  目前,我国城市都存在着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据公安部统计,1993年底全国总人口116276.6万人,市区非农业人口24291.6万人,我国城市化水平是20.89%。而欧美城市化水平则达到了80%,印度也达到了40%以上。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将有近两亿人离开农村,流向城镇,转为非农业人口。如果这些人全部进入大中城市,则在未来七八年内,需增建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60~200个,或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300~400个。若按新增一个大城市人口的生产性和生活性基本费用匡算,国家要投资9600多亿元。这无论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上看,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中国城市化仍将是任重道远,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国情出发,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胶东半岛、辽中南地区被人们很形象地称为五大城市群。试问,是什么赋予它们城市群特征的呢?

  首先是非农业比重高,工业结构各具特色。在五大城市群中,珠江三角洲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2%,第一产业只占9.79%。京津唐地区非农产业占GDP的89.47%,第一产业只占10.73%;辽中南地区为87.61%,沪宁杭地区为78.12%,胶东半岛为77.40%。

  其次是城市密度大,城市规模结构各异。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城市密度都比较大,如珠江三角洲每万平方公里8.51个,胶东半岛3.59个,沪宁杭地区2.32个,辽中南地区2.17个,京津唐地区1.15个,它们比全国的0.52个都要高出许多。

  最后是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交通、电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是衡量城市群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交通运输方面,各地均形成水、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区内外联系十分方便。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沈-大、京-津-唐、济-青、沪-宁-杭、穗-深、穗-珠等高速和准高速公路已建和在建中,水运得到了加强,新建和改建了一批港口,航空、电讯都有较大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