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印度教嬗变
1)  the innovation of Hinduism
印度教嬗变
2)  changes in teacher role
教师角色嬗变
3)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odels
教学模式的嬗变
4)  On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美国教育的嬗变
5)  The Alteration of Education Space
教育空间的嬗变
6)  evolution [英][,i:və'lu:ʃn]  [美]['ɛvə'luʃən]
嬗变
1.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Customs in Jiangsu after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 1912;
革命后江苏社会风俗的嬗变
2.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o the Poetic Styles of Yong Shi Poem——Discussion on Zuo Si s Eight Pieces of Yong Shi Poems;
“咏史”诗体传统的开拓与嬗变——论左思《咏史诗》八首
3.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ent of Taoist stories in the Six Dynasties;
论汉魏六朝道教小说内容的嬗变
补充资料:古代印度教育
      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地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湿,生产很早就发达了。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千纪之初进入印度,奴役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到公元前1千纪,恒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形成了社会等级制度,即种姓制度。约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婆罗门教,奴隶主贵族阶级为巩固其统治,借助婆罗门教把种姓制度神圣化,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残酷的压迫。约公元前5世纪佛教兴起。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大权掌握在婆罗门教和佛教之手。
  
  婆罗门教的教育 婆罗门教崇拜梵天是万物的根源,称梵天是宇宙的纯粹精神,永恒存在,一切事物仅是它的幻影。人们必须识破和鄙弃尘世的虚幻,获得精神上的解脱,才能和梵天相接。婆罗门教规定那些能够上接梵天的婆罗门教僧侣祭司,属于最高种姓。其次为刹帝利,可充军事贵族。婆罗门和刹帝利都是国家的天然统治者。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这三个种姓都是再生种姓(即婆罗门教可使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最低种姓是首陀罗,虽同为雅利安人,却是非再生种姓,只能任贱役。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则是奴隶。古代印度早期的教育以婆罗门教的教条为指导思想,以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为教育内容,是婆罗门教神学的附庸。
  
  教育目的 婆罗门教的教义说,人的最高境界是破除尘俗,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从而与梵天合一。婆罗门教的教育就以此为目标。《吠陀》被婆罗门教视为梵天智慧的结晶,是浩瀚知识的总汇,是教育的灵魂,因此诵读《吠陀》经典和受教育是同义语。婆罗门教还视僧侣为圣书的唯一保卫者和宣扬者,因而也是唯一的教师。教育机会更是极不平等的,只有再生种姓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按照婆罗门教的等级观念,婆罗门种姓应受最优良的教育;刹帝利和吠舍两种姓虽需要学习《吠陀》,但因他们执行俗务,所习经典内容应当从简,程度应该降低。首陀罗种姓和奴隶是梵天鄙弃的人,因此被剥夺受教育权,识字读经即被视为违反神意,可能会构成死罪。
  
  家庭教育 在早期吠陀时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氏族社会解体,农村公社成为自足经济的组织单位。在这种农村公社中,存在着单独家庭和联合家庭。前者由家庭成员分别居住而各有私产;后者是家人聚居而共有财产,以致一家之中常有数百成员之多。两种家庭都实行家长制,教育子女属于父权范围。由婆罗门在家中教子诵习《吠陀》,使之能成僧侣。《吠陀》是圣书,只许口授不许抄写,再加《吠陀》系梵文编写,不易理解,也不易诵读,父亲便每日率子一句句地诵记,使之达到纯熟程度。这种学习,十分枯燥无味。按照规定,婆罗门须把四部《吠陀》习完,才能充任僧侣。由于每部《吠陀》须学习10~12年, 全部习完须40年,故实际上只能要求学习一部分而已。对刹帝利和吠舍的要求更低,因为他们须把时间用于学习实用知识,去承担世俗任务。在古印度的漫长岁月中,家庭是唯一教育场所,直到《奥义书》时期出现学校后,家庭依然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学校教育 公元前 8世纪《奥义书》问世,这是吠陀经典的最后一部分。从此时起到公元前 4世纪孔雀王朝,史家称为奥义书时期。经长期摸索,婆罗门教教育由机械背诵经典而渐渐向钻研经义发展。由于阐明经义非一般家长所能胜任,于是出现了对于经典略有研究的文人,致力于对青少年的教导工作,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批人被称为"古儒"(guru),他们在家设校,叫"阿什仑"(ashram)。儿童在校学习通常为12年,必须寄宿古儒家中,共生活起居,听古儒解经,还须外出乞讨,刻苦修行。当时,清规戒律甚多,入学须举行隆重的仪式和通过比较严格的审核;入学后须定时沐浴,虔诚祈祷,衣装朴素,乞讨时更须将所得之物敬奉古儒。学习时尤须严执弟子之礼。印度在奥义书时期,不但数学、天文、建筑术、星占术已很发达,还因为需要正确诵经和解经而产生了语法学、发音学、音韵学等学问的萌芽,以后还有了逻辑学。学校为适应时势,要求学生学习发音学、音韵学、语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祀,作为习经的基础,这些知识被称为"六科"。这时学习已超出宗教的领域。与此同时,教学也采取了一些启发诱导的方法,不再呆读死记和照本宣科了。古儒还常利用年长儿童为助手,助手先学习一步,然后去教其他儿童。这种教学方法在18世纪被英国随军赴印的传教士A.贝尔采用和改进后,就成为流行于世的导生制(见贝尔-兰开斯特制)。
  
  公元5世纪末叶,学术讨论逐渐成风。一般由3名造诣较深的婆罗门学者主持,探讨、争议有关经义问题。有志于学的青年不惜远道前来倾听。以后讨论规模扩大,则由21名学者主持,讨论范围更加扩充,宗教、哲学、法律、天文学等课题都包括其中。同时,高级僧侣修行的寺院,如最负盛名的婆罗门寺和萨马纳寺等,也出现在印度东部地区。每当寺内高僧讲道,众多门徒远道来寺听课。以上这些讨论中心和寺院逐渐成为学府,类似高等学校。在6世纪以后还出现了语法学校、法律学校、天文学校、哲学学校,分科传授各种知识。这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文化的发展。
  
  佛教的教育 佛教虽然反对婆罗门教,但佛教的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教义却是基本相同的,两者都敬奉梵天,都要人通过禁欲苦修而求取精神慰藉。佛教比婆罗门教进步之处在于它具有一定限度的民主性。佛教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相标榜,认为不只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等再生种姓可以上接梵天,首陀罗同样能通过修行而登上彼岸。它对劳苦大众表示关切,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寺庙,使教育面向较多的群众。婆罗门教以家庭和学校为教育园地,施教的对象不广,相反,佛教要求教徒出家修行,以寺院为教育场所。由于寺庙有财有势,社会上形成"入寺习僧"的风尚。从此庙宇日多,僧徒日众。与此同时,寺庙的清规戒律也日严。僧徒必须学习经卷,外出行乞,由僧师予以解释和指引。婆罗门教以古老的梵文施教,理解困难;佛教则用地方语为教学用语,容易理解。而且,寺院在初级阶段的教学,多由教师口授,学生记诵,到高深阶段,则进行争辩和议论,教育方法也有发展。僧徒修习12年,经考验合格者,叫作"比丘",即僧人之意。比丘多数回家工作。少数留寺深造,继续学习者,由僧侣一人负责教义传授,另一人任生活监督,再行苦修10年,然后担任寺中僧职。佛教与婆罗门教不同。对女子教育很重视。尼庵和寺院同样分布各地,成为妇女习经和修行之所。尼庵在接受幼尼和施教方面,和寺院大致相似。但除个别尼庵外,一般水平不如寺院高。女尼学习完毕称为"比丘尼"。无论寺院或尼庵,所施的都是培养僧尼的神学教育。
  
  佛教还重视家庭教育。因为佛教教育面向广泛群众,而寺庵为数有限,不能尽容,一些信徒可以在家修行,并接受教育。这种在家僧叫优婆塞,在家尼叫优婆意。优婆塞、优婆意都要受戒律的约束,苦行修炼,祈祷诵经,更要参加寺院定期举行的宗教仪式。寺庵僧尼则对优婆塞、优婆意负有指导学习的任务。在家僧尼的水平,限于条件,一般低于寺庵的僧尼。通过这种辅助家庭教育的形式,佛教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于佛教寺院既多,又受世人尊重,财力富裕,藏书丰富,学者集中,教育质量日益提高,终于出现了 6、7 所著名的学府。其中以纳烂陀寺最为著名。当时除印度本国人士外,还在一些外籍青年争往寺内就学。最盛时曾聚有僧徒 10000人,僧师1510人,恰似一所万人大学。中国唐代僧人玄奘曾留学寺中达 5年之久。该寺几乎每天举行学术讨论和讲演达100次,涉及阐述教义和争议哲学、科学、艺术等世俗性的课题。为显示学术自由,该寺曾招收非佛教徒,奖励不同流派,这对印度学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此留学的外国学生,把印度宗教文化带回本国,使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