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ubjective needs
主观需求
2)  Subjective
主观
1.
To improve subjective effects,the response of human auditory system was considered in ANC system by incorporate several loudness filters into the system.
传统有源噪声控制(ANC)通常是控制声压平方和最小,但声压与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并不完全一致。
2.
They are sentiments, feelings and emotional notions, which are relevant to subject yet not subjective.
审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文化现象,不是物质文化现象而是精神文化现象;审美现象是真与幻、虚与实、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审美现象相关于主体而非主观的心绪、情感、感性观念,相关于客体也非客观的实体。
3.
Against the argument o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Lexicography,this paper holds that acceptances exist objectively,but those appearing in dictionaries are mediated subjectively.
针对《现代辞典学导论》对义项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的论述进行讨论,认为义项是客观存在的,但呈现在词典中的义项则离不开主观的认识,义项与义项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并不是截然分明的。
3)  subject
主观
1.
Ideal realm for translation ought to be “free in creation but not out of rules”, in other words, in a condition balanced well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译者要在遵循翻译规范的同时,提高完善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翻译的愿望。
2.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ition that beauty is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aesthetic thinking-inductive aesthetics.
审美关系是由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双方构成的 ,美既包含着客观因素 ,也包含着主观因素 ,是二者的统一。
4)  subjectivity
主观
1.
Differentiating the "O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on the Issue of Truth;
真理问题上的“客观”与“主观”辨析
2.
This paper expou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world and onesel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ivity & objectivity and temperament & imagery in producing a poem, aiming to reveal different aesthetic levels of poetry, i.
本文尝试从物我关系角度分析中西诗歌,阐明诗歌创作中主观/客观、情趣/意象交互作用之特点,并或最终揭示诗歌境界之分别。
3.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s- sian theory on"Verbrechensaufbau",which is carried on by our theories of criminal law.
从价值论上说,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在所谓犯罪构成的客观结构与主观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犯罪的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统一。
5)  o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ty
主观性及主观化
6)  Subjective assessment
主观评价
1.
A Study on the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Noise 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噪声品质主观评价中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其应用
2.
It was pointed that the laboratory drum test was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tire noise mechanism;the coastby method and the passby noise measurement were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should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ire noise.
指出室内转鼓法最适于轮胎噪声机理的研究,试验车惯性滑行法及噪声隔离试验车通过噪声测试法适于轮胎噪声的工程评价及优选,评价方法应兼顾人耳主观评价。
3.
The results of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ssessment indicate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irborne contaminations are lower than the values specified in the national IAQ standard, but the problems of IAQ still exist.
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结果表明,商场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但仍然存在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对商品的需求并非对劳动的需求
现在来讨论有关资本的第四个基本定理,该定理也许比前面任何一个定理更经常地
被人忽视和误解。维持和雇用生产性劳动的,是其工作所花费的资本,而不是买主对劳
动产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并非对劳动的需求。商品需求决定的是劳动和资本将用于
哪一个生产部门,决定的是劳动的方向,而不是劳动本身的多少,不是维持劳动的手段
和支付给劳动的报酬的多少。这些取决于资本量,或其他直接用于劳动的供养和报酬的
资金。
例如,假设有对天鹅绒的需求;有用于购买天鹅绒的资金,却没有建立天鹅绒制造
业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这种需求有多大,都毫无用处,除非有资本被吸引进这
一行业,否则便造不出天鹅绒,因而什么也买不到;事实上,除非买主的欲望是如此强
烈,以致他把要付的一部分价款事先付给工人,使他们可以从事天鹅绒的制造,也就是
说,除非他将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资本,并将这部分资本投放于天鹅绒制造业,否则什么
也不会发生。我们现在把这一假设反过来,设想有足够的资本准备好用于制造天鹅绒,
但没有任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制造出天鹅绒;但资本并不是专门用于制造天
鹅绒的。制造商和劳动者进行生产不是为了使顾客高兴,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既
然他们拥有资本和劳动这两样生产要素,他们就可以生产人们需要的其他东西,或者如
果人们不需要其他东西而他们自己需要某种东西,他们可以生产他们自身消费所需要的
物品。所以,劳动是否被雇用不取决于买主,而取决于资本。当然,这里没有考虑情况
突然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结果。如果商品已经生产出来之后,需求出乎意料地中止,则这
会使问题发生某种变化:资本实际上已用于生产没有人需要或使用的东西,因而资本已
毁灭,劳动的雇用也终止了,这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因为没有资本。所以,这一事
例并未能检验我们的原理。要真正检验我们的原理,就得假设变化是逐步的,是被预料
到的,没有资本被浪费掉。停止制造天鹅绒仅仅是由于未更换磨损的机器,未把出售产
品得到的钱重新投资于天鹅绒制造业。因此,资本可随时投放于新的事业,在这一事业
中,资本得维持和以前一样多的劳动。制造商和工人遭受的损失是,他们在天鹅绒制造
业中获得的技能和知识现在没用了,这种技能和知识在其他行业中只有一部分使用得上。
这就是社会因这种变化所遭受的损失。但是这些劳动者们仍能工作,以前雇用这些劳动
者的资本,仍会被原先的老板或者被借得这些资本的其他人,用于雇用他们或相同数目
人员来干其他工作。
这一定理,即购买产品并非雇用劳动,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生产前预付的工资,而
不是取决于对商品的需求,需要尽量详尽地予以说明。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种谬论。
即令在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中,也很难指出哪个人自始至终掌握了这一定理。除李嘉图先
生和萨伊先生外,几乎所有其他人都认为,购买商品即劳动产品的人是劳动的雇主,就
象以支付工资的方式直接购买劳动本身那样,实际上创造了对劳动的需求。由于这一基
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以无怪乎政治经济学发展得如此缓慢。在我看来,如果对劳动
的需求意味着工资可因此而提高或雇用的劳动者人数可因此而增加,则对商品的需求便
不构成对劳动的需求。我认为,购买商品自行消费的人没有给劳动阶级带来益处,只有
节制消费,把节省的钱直接付给劳动者以换取劳动,才能给劳动阶级带来益处,才能使
他们的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原理,让我们来看以下情形。消费者可以把其收入或用于购买
劳务,或用于购买商品。他可以用其一部分收入雇用泥瓦匠造房子,雇人挖掘人工湖,
雇人种植树木和布置娱乐场;或者不做这些,而用这笔钱购买天鹅绒和花边。问题乃是,
这两种花费收入的不同方式会对劳动阶级的利益产生什么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