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chool-based management
校本管理
1.
Under the School-based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chools;
校本管理下的学校教育技术资源管理
2.
School-based Management: A New Trend in School Management;
校本管理:学校管理的新取向
3.
On ori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admaster roles in School-based Management;
论校本管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与塑造
3) SBM
校本管理
1.
The Thoughts of the Theory SBM Used in the Reform of Our Ba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校本管理理论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改革中应用的思考
2.
Compared to the Exterior-control model, SBM has outstanding value and Prosperous vitality.
校本管理,就是一种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自主管理方式,其根本特征是“自主管理”和“共同参与”。
3.
School-based Management (SBM), arising in 1970s or 1980s, refers to a form of school changing, advocating empowerment, shared decision making and accountability.
校本管理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学校变革形式,主张权力下移、分享决策、权责统一,已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色列、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实施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4) univers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高校管理机制
1.
Influence of contingency factors in univers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权变性因素对高校管理机制的影响
5) school management mechanism
学校管理机制
1.
The school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is under the culture management should be very standard and weight on culture value.
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塑造价值观为手段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下的学校管理机制也应该是超越规范的,注重文化价值和追求的管理机制。
补充资料:磁耦合机制和沙兹曼机制
解释太阳系角动量特殊分布的两种理论。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以上,但其角动量(动量矩)却只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1%左右,而质量仅占0.2%的行星和卫星等天体,它们的角动量却占99%左右。太阳系角动量的这种特殊分布,是太阳系起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42年,阿尔文提出一种"磁耦合机制"。他认为,太阳通过它的磁场的作用,把角动量转移给周围的电离云,从而使由后者凝聚成的行星具有很大的角动量。他假定原始太阳有很强的偶极磁场,其磁力线延伸到电离云并随太阳转动。电离质点只能绕磁力线作螺旋运动,并且被磁力线带动着随太阳转动,因而从太阳获得角动量。太阳因把角动量转移给电离云,自转遂变慢了。
1962年,沙兹曼提出另一种通过磁场作用转移角动量的机制,称为沙兹曼机制。他认为,太阳(恒星)演化早期经历一个金牛座T型变星的时期,由于内部对流很强和自转较快,出现局部强磁场和比现今太阳耀斑强得多的磁活动,大规模地抛出带电粒子。这些粒子也随太阳磁场一起转动,直到抵达科里奥利力开始超过磁张力的临界距离处,它们一直从太阳获得角动量。由于临界距离达到恒星距离的量级,虽然抛出的物质只占太阳质量的很小一部分,但足以有效地把太阳的角动量转移走。沙兹曼也用此机制解释晚于F5型的恒星比早型星自转慢的观测事实。晚于F5型的恒星,都有很厚的对流区和很强的磁活动,通过抛出带电粒子转移掉角动量,自转因而变慢。然而早于F5型的恒星,没有很厚的对流区,没有损失角动量,因而自转较快。
1962年,沙兹曼提出另一种通过磁场作用转移角动量的机制,称为沙兹曼机制。他认为,太阳(恒星)演化早期经历一个金牛座T型变星的时期,由于内部对流很强和自转较快,出现局部强磁场和比现今太阳耀斑强得多的磁活动,大规模地抛出带电粒子。这些粒子也随太阳磁场一起转动,直到抵达科里奥利力开始超过磁张力的临界距离处,它们一直从太阳获得角动量。由于临界距离达到恒星距离的量级,虽然抛出的物质只占太阳质量的很小一部分,但足以有效地把太阳的角动量转移走。沙兹曼也用此机制解释晚于F5型的恒星比早型星自转慢的观测事实。晚于F5型的恒星,都有很厚的对流区和很强的磁活动,通过抛出带电粒子转移掉角动量,自转因而变慢。然而早于F5型的恒星,没有很厚的对流区,没有损失角动量,因而自转较快。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