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柏辽兹《浮士德的劫罚》
1)  Berlioz's La Damnation de Faust
柏辽兹《浮士德的劫罚》
2)  Berlioz [英]['bɛəliəuz]  [美]['bɛrlɪ,oz]
柏辽兹
1.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rtistic value in Berlioz s symphonies composing;
柏辽兹交响乐创作的艺术价值
2.
Device of title symphony——on the introduction to Movement.1 of Berlioz s Symphonie Fantastique;
标题交响音乐的表现手法——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子部分分析
3.
On the Role of Marguerite in Berlioz s La Damnation de Faust;
柏辽兹《浮士德的沉沦》中玛格丽特的角色创造
3)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柏辽兹,H.
4)  The Faustian pursuit
浮士德式的求索
5)  La Damnation de Faust
《浮士德的沉沦》
1.
On the Role of Marguerite in Berlioz s La Damnation de Faust;
柏辽兹《浮士德的沉沦》中玛格丽特的角色创造
6)  The Tragic History of Dr.Faustus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1.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a Freudian analysis of the classic drama by Christopher Marlowe,The Tragic History of Dr.
马娄的经典作品《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试图找到浮士德行为的驱使力和他焦虑的原因,并将浮士德与其创造者马娄进行类比,指出浮士德是马娄的幻想投射,而马娄与浮士德的毁灭都是超我运作的必然结果。
补充资料:柏辽兹,H.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
  
  生平  1803年12月11日柏辽兹生于法国南部小镇拉科特-圣安德烈的一个医生家庭。1821年去巴黎学医。他酷爱音乐,一面在医学院上学,一面随巴黎音乐学院教授J.-F.勒絮尔进修。当他想放弃医学改学音乐时,受到父亲的阻挠,一度停止供给他生活费。他只得以教唱歌和吹长笛等维持生活,坚持钻研音乐。1826年终于考进巴黎音乐学院,成为勒絮尔作曲班的学生。
  
  柏辽兹进入音乐学院以前就开始了创作。20年代,他写的大部分是声乐作品,有清唱剧、弥撒曲、独唱曲等,作品的题材是多样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已开始反映进步的主题,写过1部合唱《希腊革命》(1826)和1部《九首爱尔兰歌曲集》(1828~1829),前者表现希腊解放斗争,后者以爱尔兰民族诗人T.穆尔的诗为歌词,含有歌颂民族独立的内容。早期作品大部分还不够成熟,影响较小,多未保存下来。
  
  1830年的七月革命,激起了柏辽兹的革命热情。他走上巴黎街头,欢呼革命的胜利,同群众一道高唱《马赛曲》。同年10月,他把《马赛曲》编成大型合唱作品,表示他对革命的拥护和支持。同年8月,他以康塔塔《萨丹纳帕路斯之死》获罗马大奖。1831年春,柏辽兹赴罗马留学。这一时期他受到圣西门主义的强烈影响,称赞圣西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正确的和完备的。这曾引起官方以至奥地利总理梅特涅的注意,并派人对他进行监视。
  
  柏辽兹在罗马留学期间,对学院的保守气氛甚为不满,因而于1832年 5月提前回国。30年代初至40年代初是柏辽兹创作的繁荣时期,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主要作品,如《幻想交响曲》(1830)、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1834)、歌剧《本维努托·切利尼》(1838)、大型管弦乐声乐曲《死者的大弥撒曲》(又称《追思曲》,1837)、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39)、《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40)等。
  
  从1842年起,柏辽兹去欧洲各国作旅行演出,先后到过德国、捷克、俄国和英国。在演出间隙仍坚持创作,主要作品有戏剧传奇曲《浮士德的沉沦》(1845~1846)和为歌剧《本维努托·切利尼》写的第二部序曲《罗马狂欢节》(1844)等。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的时候,传来了法国革命的消息。几经踌躇,于当年 7月回国,他目睹城市遭到破坏,妻子瘫痪在床,又适逢父亲去世,心情痛楚万分。他对这次革命未能理解,表露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晚年的柏辽兹,由于妻子和独生子相继去世,经济拮据,特别是对社会的不满,使他处于苦闷和孤独的心境之中。40年代末至60年代的作品,已经缺少那种浪漫主义的锐气,有些作品采用宗教故事或古代传说题材,如清唱剧《基督的童年》(1850~1854)、《天主颂歌》(1849)和5幕大歌剧《特洛伊人》(1856~1858)等。此外,他既写过?杷袒实鄣目邓痘实邸?(1855),也写过含有民主思想的合唱作品《法兰克人的怒吼》(1851),而他最后一部作品却又是充满乐观主义的歌剧《贝特丽丝和培尼狄克》(1860~1862,取材于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上述情况,反映出柏辽兹在第二帝国时期思想上的矛盾。1867~1868年柏辽兹第二次去俄国旅行演出,回国不久,于1869年3月8日病逝于巴黎。
  
  
  
  创作  柏辽兹是法国浪漫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包括 4部交响曲、3部歌剧、6首管弦乐序曲以及许多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声乐、器乐作品。在30年代初写的《幻想交响曲》和《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其代表作。这两部作品都带有浪漫主义的自传性。《幻想交响曲》(副题《艺术家的生活片断》)实际上是作者爱情生活中某些复杂思想感情的艺术再现。它由《梦幻,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进行曲》和《妖魔夜宴的梦》5个乐章组成。总谱上有作者的题解:主人公青年音乐家失恋后自杀未遂,在昏迷中出现许多幻觉:他因嫉妒而杀死自己的恋人,被处以死刑。柏辽兹所塑造的这一形象是有叛逆性格的。同时,其中也蕴含着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情绪。另外 1部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 4章。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同社会格格不入的浪游者,他失恋、痛苦,乐曲的调子比较压抑。
  
  在30年代后期~40年代,柏辽兹的主要作品不再限于个人形象及主观思想感情的描绘,而出现了群众形象、巨大的场面和深刻的戏剧性内容。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是规模宏大、气势昂扬,具有丰富的手法和复杂的结构。《追思曲》的演出需要庞大的合唱队、交响乐队和 4个铜管乐队,气魄之大象一幅巍峨的壁画。这部作品本来是为每年追悼七月革命烈士而作,当这一追悼仪式被取消后,作者却把它放在为侵略阿尔及利亚而死亡的官兵追悼会上作首次演出。柏辽兹的《葬礼与凯旋交响曲》也是为纪念七月革命烈士而作的。由于要在露天和队列行进中演出,乐队编制更加庞大,音乐具有雄伟、悲壮的效果。作者曾说,这部作品可以使人回忆起光荣的"三天战斗"(指七月革命时巴黎街头的巷战)。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柏辽兹最大的交响乐作品。演出时间达 1小时40分钟。它的形式不同于一般交响曲,是按戏剧情节构思的。其中还加入了独唱、合唱声部。戏剧传奇曲《浮士德的沉沦》则进一步发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把声乐与器乐、戏剧与音乐熔于一炉的创作手法,分为若干场,包含了歌剧中的全部音乐体裁,类似一部清唱剧。可以说《浮士德的沉沦》是柏辽兹创作鼎盛期的一个艺术总结。
  
  综观柏辽兹的创作,以标题交响音乐最具有代表性。他的全部交响曲和管弦乐序曲都是有标题的,某些作品还有具体情节和文字说明。《幻想交响曲》更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第 1部浪漫主义的标题交响曲。柏辽兹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用了新的艺术形式。在交响曲体裁中,运用了"固定乐思"的手法,加入了声乐,打破了4个乐章的传统(《幻想交响曲》5个乐章,《葬礼与凯旋交响曲》3个乐章),曲式较为自由,缩小了同戏剧音乐体裁(歌剧、清唱剧)之间的界限。更重要的是,柏辽兹发展了管弦乐法,在管弦乐队中充实了新的乐器,丰富了配器的手法,提高了抒情写景的技巧。《配器法》一书,正是他的艺术实践在理论方面的总结。
  
  30~60年代,柏辽兹一直断断续续地从事音乐评论活动。他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大多收入以下文集:《音乐家与音乐》(1903)、《纵论歌唱》(1862)、《音乐中的怪诞风格》(1859)、《管弦乐晚会》(1852)。此外,还著有《回忆录》一书。
  
  柏辽兹著作中的观点有时不免失于偏激、主观,由于过分夸张,所记叙的某些事物也并不全然可信。但是,他对问题的剖析尖锐有力,文笔生动,有时含有辛辣的幽默。在宣传古典音乐传统,大力推荐当代的优秀作品,批评保守的艺术观点和空洞无物的炫技音乐,倡导艺术形式的革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了进步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