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苏格拉底-柏拉图
1)  Socrates-Plato
苏格拉底-柏拉图
2)  Socrates [英]['sɔkrəti:z]  [美]['sɑkrə,tiz]
苏格拉底
1.
Socrates Irony and Its Modern Significance;
苏格拉底的“反讽”及其当代意义
2.
A Comparison between Confucius and Socrates in Their Educational Thoughts;
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3.
Educational Method of Socrates and Its Crisis;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及其危机
3)  fore-Socrates
前苏格拉底
1.
Contradiction between speciality and generality in fore-Socrates ontology;
前苏格拉底本体论中个别和一般的矛盾
4)  Socrates method
苏格拉底法
5)  Socrate's wisdom
苏格拉底式智慧
6)  Socrate problem
苏格拉底问题
1.
Socrate problem, consists of " Is Pharma knowledge" and "Can Pharma be taught", people have many mistranslation, misreading, misunderstanding on it for ages.
苏格拉底问题由"德性是知识吗"和"德性可教吗"所构成,长期以来,人们对苏格拉底问题存在许多误译、误读和误解。
补充资料:剑桥柏拉图学派
      17世纪英国的一个唯心主义思想流派。其成员是一批宗教家和哲学家,他们企图用柏拉图主义代替日益衰落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作为基督教的理论基础,以调和基督教道德和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见人文主义),调和宗教和科学、信仰和理性。成员中绝大多数出身剑桥大学并在剑桥工作,因而被称为剑桥柏拉图派。
  
  剑桥柏拉图派形成于17世纪30年代,开创者是B.威契科特(1609~1683)。威契科特虽然没有对柏拉图的学说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但是他热衷于柏拉图的伦理思想,引导他的追随者研究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著作,被公认为剑桥柏拉图派之父。在他的信徒中,J.史密斯(1616~1652)首先试图系统地表述剑桥柏拉图派的观点,H.莫尔(1614~1687)和 R.库德沃斯(1614~1687)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成为这一派最主要的思想代表。剑桥柏拉图主义者J.沃辛顿(1618~1671)、G.拉斯特(?~1670),S.帕特里克(1620~1707)和 E.福勒(1632~1714)主要是牧师而不是哲学家,他们在扩大剑桥柏拉图主义的影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一些深受威契科特的影响,但没有完全接受剑桥柏拉图派的伦理和宗教观点的思想家,例如P.斯特里、N.卡尔弗韦尔、R.坎伯兰和牛津大学的J.格兰维尔等,他们往往也被看做是剑桥柏拉图派的成员。到了80年代,剑桥柏拉图派逐渐走向衰落。出身牛津而一度接近剑桥柏拉图主义的J.诺里斯的思想,可以说是剑桥柏拉图派的最后的余波。
  
  剑桥柏拉图派反对罗马天主教,反对无神论,同时也批判新教加尔文主义(见J.加尔文)中的非理性主义和上帝万能的意志可以为所欲为的思想。他们认为善恶之分不在于是否服从某个在上的意志,而在于上帝也不能改变的行为本身的性质。道德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有德之人对善的爱,同时就是对善的本性的理解。因此他们主张宗教必须同理性相谐合,提倡宗教宽容,反对宗教狂热。他们强调宗教的伦理因素,宣传基督教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轻视宗教礼仪和信条,主张建立一个除无神论者和罗马天主教徒外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单一的教会。剑桥柏拉图主义者的宗教宽容思想使他们获得了"自由人"的绰号。他们对宗教的态度表现了他们在英国激烈的阶级冲突中所持的中间派的政治立场。
  
  剑桥柏拉图派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柏拉图主义,这是按新柏拉图主义观点解释柏拉图的思想派别。剑桥柏拉图主义者站在柏拉图的立场上批判了经院哲学的某些观点,然而他们斗争的锋芒首先对准T.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了在新的社会和科学条件下树立柏拉图主义的权威以维护基督教,他们利用机械论的局限性和困难来论证柏拉图主义的正确性、竭力把新科学纳入柏拉图主义的轨道。他们在同时代的各种哲学思想中,对R.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最为重视,从笛卡尔的唯心主义思想中吸取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他们赞扬笛卡尔把精神同物质完全分开从而保持了精神的独立性和纯洁性,拒绝笛卡尔只用机械规律解释物质的观点。剑桥柏拉图主义者根据单靠机械规律不足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事实,断言一切都只有用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说明。莫尔认为直接作用和支配物质的精神力量是"自然精神",库德沃思则认为是某种介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和物理的自然根本不同的"有塑造力的自然"。不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最高精神上帝和物质事物的中介,上帝通过它作用于物质以实现自己的意志。他们二人都反对笛卡尔把广延等同于物质,认为包括上帝在内的一切精神实体都有广延。正因为这样,"自然精神"或"有塑造力的自然"才会遍布于宇宙物质之中,同物质占据同样的空间,而且能作用于物质。剑桥柏拉图主义者心目中的世界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等级体系,是一个走向更加实在和更加完善的存在的等级体系。神圣的上帝站在体系的顶端,是一切运动、生命和心灵活动的源泉,也是一切过程所追求的目的。
  
  剑桥柏拉图派反对唯物主义经验论,坚持"天赋观念"说。他们认为既然感觉只能认识个别的事物,所以以普遍性和确定性为特点的知识不可能来源于感觉经验。某些科学的和道德的概念,如正义、责任、原因与结果、相似和不相似等,以及某些一提出来心灵便同意的必然真理、如某物不能同时是某物又不是某物、全体大于部分等,这些,他们认为不是外物的反映,而是心灵固有的。他们认为心灵一经外界对象的机缘的触发和提示,便开始内在的活动,凭借自身的力量使潜在的天赋的概念和原则明晰起来,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知识,进而对感性的对象作出解释。所以他们主张,认识的过程开始于心灵中的观念,而结束于心灵外的个别事物。
  
  剑桥柏拉图派思想的影响在于推动人们宽容不同的信仰和信赖理性,他们的某些哲学观点从正面或反面对后人有所启发,可是就其理论的方向来说是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他们所宣扬的天赋观念说,受到了J.洛克的批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