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ritish metaphysic
英国玄学派
1.
British metaphysical poet John Donne(1572~1631) was an outstanding thinker and philosopher.
16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曾写过许多宗教散文、沉思录和祈祷词。
2) British Metaphysical Poetry
英国玄学诗
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Metaphysical Poetry in the Wei and the Jin Dynasties and the British Metaphysical Poetry in the 17th Century
魏晋玄言诗与英国玄学诗之比较
3) English School
英国学派
1.
The English School and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Two Institutional Theories;
英国学派与新自由制度主义:两种制度理论
2.
Reflections on th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English School" and Edward Carr:Comparing the Commonness and the Differences;
“英国学派”与爱德华·卡尔国际关系思想:共性与差异
3.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International Society:From the English School Perspective;
以英国学派视角审视东北亚国际社会
4) The English school
英国学派
1.
World History, the English School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世界历史、英国学派与国际关系理论
2.
International Theory of the English School:An Overview;
“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概观
3.
The English School and the Study of World History
英国学派与世界历史研究
6) British New Leftist History
英国"新左派"史学
1.
On British New Leftist History s Influence on the 20th Century s British Academic Culture;
英国“新左派”史学对20世纪英国史学文化的影响
补充资料:英国玄学派诗人
指英国17世纪以约翰·多恩为首的一派诗人,还包括赫伯特、马韦尔、克拉肖、亨利·金、克利夫兰、特勒贺恩、沃恩、考利、凯利、拉夫莱斯等。其中有些诗人在风格和内容上也属于"骑士派",如克利夫兰、凯利、拉夫莱斯。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他们并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只有在诗歌风格上有共同点。首先用"玄学派"这名词的是17世纪英国诗人、批评家德莱顿,他指出多恩这一派诗人太学究气,他们用哲学辩论和说理的方式写抒情诗,用词怪僻晦涩,韵律不流畅。18世纪英国批评家约翰逊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派的特点,指出"玄学派诗人都是学者",他们的"才趣"在诗歌中的表现是"把截然不同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从外表绝不相似的事物中发现隐藏着的相似点","把最不伦不类的思想概念勉强地束缚在一起"(即所谓"奇想")。
18世纪古典主义诗人重视规范,19世纪浪漫派诗人强调自然,都不重视玄学派诗歌。20世纪初英国学者格里尔逊先后编选了《多恩诗集》(1912)和《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1921),引起了强烈反响。美裔英国诗人、批评家艾略特广为传布,并指出玄学派诗人是"把思想和情感统一起来",是"统一的感受性"的典范。30年代"新批评派"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英美文学评论界对玄学派的兴趣迄今未衰。他们之间有意见分歧,但基本态度是肯定的。
玄学派诗歌主要有爱情诗、宗教诗、挽歌、诗简、讽刺诗、冥想诗等。爱情诗用说理辩论的方式,从科学、哲学、神学中摄取意象,反映出对流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彼特拉克式的"甜蜜的"抒情诗的不满。宗教诗和其他诗歌则多写信仰上的苦闷、疑虑、探索与和解。玄学派诗歌反映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日趋反动和旧教重新抬头的情况下人文主义传统中肯定生活、歌颂爱情、个性解放的思想遇到的危机。玄学派诗歌的情绪很符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存在的怀疑气氛,符合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和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情绪,也符合作家追求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因而风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