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thically neutral
异化价值中立
2) value neutrality
价值中立
1.
Value Neutrality:"no Feminine" Feminist Psychology;
价值中立:“没有女性的”女性心理学
2.
What is Value neutrality:Triple meanings about the Concetption of Value Neutrality;
论价值中立概念的三重意蕴
3.
The principle of "value neutrality" that humanistic psychology follows is the basic reason results in avoiding value intervention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遵循的“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咨询中回避价值干预的根源所在。
3) value neutralization
价值中立
1.
,value neutralization and value correlation.
在有关的伦理讨论中出现了两种主要的看法,即价值中立论与价值关联论。
4) value-free
价值中立
1.
On “Value-free” and Its Limitation in Application;
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
2.
Plus,Max Weber held to the tradition of autonomy and academic freedom i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value-free" on the platforms,and appealed to scholars for their responsibilities for academy.
韦伯以其独特的学术视野分析了危害德国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根源,反对大学的官僚化制度,捍卫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恪守大学讲坛上“价值中立”,呼吁学者们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责任感等。
5) value free
价值中立
1.
Querying the "Value Free" i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对心理咨询中“价值中立”的质疑
2.
So,outward,Weber claimed institution autonomy;inward,he claim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freedom and value free;and he alleged that scholars assumed academic duties and regarded that it could redound to achieving scholastic inner "positive freedom".
因此,对外,他主张大学自治;对内,他主张教师职业自由、价值中立,并将学者对其学术责任的承担当作完善内心“积极自由”的一种方式。
3.
As a basic principle for social science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value free has several reasonable cores.
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具有若干合理内核。
6) value neutral
价值中立
1.
Weber s “value-neutral” sociology exerts grea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but overemphasis on value neutral will impair the objectivity and valu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韦伯“价值中立”学说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影响很大,但片面强调价值的中立性会损害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2.
On the base of the principle of a legally prescribed penalty for a specified crime, the judge, as the leading role, must be judging the accused in the actions role neutrally as well as value neutrally.
在刑事审判阶段,作为刑事司法主导力量的法官应当在刑事审判中坚持价值中立、地位中立。
补充资料:价值中立和价值参照
肇源于古典社会学中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传统的两种对立的方法论观点。有时,也被表达为价值无涉和价值相关。在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中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范畴。这对范畴表达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应该排除个人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或审美的等主观因素的干扰呢?抑或应有这些主观因素的参与?
实证主义社会学主张统一的科学观,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基本的连续性;社会发展过程在性质上与生物发展过程是相同的,只是更复杂一些;生命是一个从最简单的自然现象延伸到最高级的社会有机体的巨大链条,因此自然科学方法应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也适用于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研究。这种观点把社会学视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认为通过社会学研究可以探寻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实证主义社会学坚持对任何社会现象作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强调科学只与事实打交道,对价值问题并不言及。
与此相对立的人本主义社会学深受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的影响,主张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作出泾渭分明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旨在探讨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性,它属于"规范性科学";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不可重复的历史个体──人及其行动,它又属于"表意性科学"。研究任何社会现象都与构成这一现象的人的行动有关,人的行动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或审美的)指引下和在一定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的,为此必须借助价值关系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即以参照价值对人的行动意义作出理解,并最终认识社会现象。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围绕社会学研究中价值问题的冲突,有其深刻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根源,也造成了两种社会学在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分野。
M.韦伯是最初试图对古典社会学这两种传统作出理论综合的思想家。他力图使英、法的实证主义和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传统结合起来,以弥合19世纪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所遇到的困境。他认为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人的行动构成的,人的社会行动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见分析单位) ;人的社会行动既与周围环境和条件相联系,又与人的意愿、动机等主观因素相关,社会现象是一种比自然现象更为复杂的多维体。因此,对社会的研究既要作因果性分析,又要对驱使人们作出行动的动机进行理解,使研究方法适合研究对象。在韦伯看来,作因果分析时就要撇开价值关系,对社会现象作客观的科学考察,在把握意义时则要借助价值关系作主观的理解。韦伯一方面用"价值中立"与德国的历史学派划清界限,反对否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用"价值参照"反对无视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英法实证主义,企图在社会学研究中持一种有原则的中间立场。为此,韦伯一方面把"价值中立"视为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把"价值参照"当作社会科学的构成性原则,以避免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社会认识上的片面性。但是,韦伯对价值问题所作区分的相对化处理带有许多含混之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价值解释上的分歧,在社会学界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
实证主义社会学主张统一的科学观,强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基本的连续性;社会发展过程在性质上与生物发展过程是相同的,只是更复杂一些;生命是一个从最简单的自然现象延伸到最高级的社会有机体的巨大链条,因此自然科学方法应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也适用于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研究。这种观点把社会学视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认为通过社会学研究可以探寻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实证主义社会学坚持对任何社会现象作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强调科学只与事实打交道,对价值问题并不言及。
与此相对立的人本主义社会学深受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的影响,主张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作出泾渭分明的区分,认为自然科学旨在探讨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性,它属于"规范性科学";社会科学的对象是不可重复的历史个体──人及其行动,它又属于"表意性科学"。研究任何社会现象都与构成这一现象的人的行动有关,人的行动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或审美的)指引下和在一定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的,为此必须借助价值关系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意义",即以参照价值对人的行动意义作出理解,并最终认识社会现象。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围绕社会学研究中价值问题的冲突,有其深刻的哲学认识论上的根源,也造成了两种社会学在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分野。
M.韦伯是最初试图对古典社会学这两种传统作出理论综合的思想家。他力图使英、法的实证主义和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传统结合起来,以弥合19世纪社会学在价值问题上所遇到的困境。他认为任何社会现象都是人的行动构成的,人的社会行动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见分析单位) ;人的社会行动既与周围环境和条件相联系,又与人的意愿、动机等主观因素相关,社会现象是一种比自然现象更为复杂的多维体。因此,对社会的研究既要作因果性分析,又要对驱使人们作出行动的动机进行理解,使研究方法适合研究对象。在韦伯看来,作因果分析时就要撇开价值关系,对社会现象作客观的科学考察,在把握意义时则要借助价值关系作主观的理解。韦伯一方面用"价值中立"与德国的历史学派划清界限,反对否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面,他用"价值参照"反对无视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英法实证主义,企图在社会学研究中持一种有原则的中间立场。为此,韦伯一方面把"价值中立"视为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把"价值参照"当作社会科学的构成性原则,以避免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社会认识上的片面性。但是,韦伯对价值问题所作区分的相对化处理带有许多含混之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价值解释上的分歧,在社会学界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