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inese and English academic book reviews
中英文学术书评
1.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edging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cademic book review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ABRs and EABRs).
本文首先借用了Hyland (1998)提出的用于分析学术写作模糊限制语及模糊限制现象的分类模式,运用描述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将对中英学术书评中的模糊限制现象作对比分析,然后借用维索尔伦的顺应论(2000)来解释中英文学术书评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异同。
4) academic book review
学术书评
1.
Using 50 linguistic English academic book reviews as data,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interpersonal meanings are generally realized through the usage of dialogistic prediction,participants and dialogistic strategies;and concludes that dialogistic analysis is applicable in exploring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English academic book reviews.
本文以50篇英语学术书评为语料,以"对话理论"为框架,从对话条件、对话参与者、对话策略等视角探讨了英语学术书评中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对话得以实现的,并认为对话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英语学术书评的人际意义分析。
2.
As a sub-genre of academic discourse, academic book review has received far less attention than the other sub-genres such as research papers.
学术话语研究领域多以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而学术书评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的关注较少。
3.
As a sub-genre of academic discourse, academic book review has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for its unremarkable features as reference literature.
学术书评,作为学术语篇的一种,通常被当作参考文献而其重要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5) Chinese and English writing
中英文书写
1.
A study on brain areas activated by Chinese and English writing with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technique;
中英文书写相关脑功能区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补充资料:中医药学术团体
最早的中医药学术团体可追溯到16世纪明代新安医学家徐春甫在北京发起组织的"一体堂宅仁医会"。在徐春甫所著《医学入门捷径六书》中,有《一体堂宅仁医会录》一卷,其中详细记载了办会的宗旨、会款、会规及参会成员等内容。在会录"序文"中称:徐氏"集天下之医客都下者,立成宅仁之会",学会以切磋提高医药学术水平,讲求医德修养为宗旨,"穷探《内经》、四子之奥,深戒徇私谋利之弊"及"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会录上记载了22项医会条款、8个省区集于京都的46位名医和参加百卷本《古今医统大全》的编撰工作情况。从会录"序文"所记的日期是明代隆庆二年(1568)和《古今医统大全》已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编辑完毕可知,该会创办时间必在1568年之前。
清末民初之际,正值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为振兴发展中医药,全国中医药学术团体在各地相继建立。较有影响的如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周雪樵等在上海创建的医学研究会、杜炜孙等在浙江绍兴创立的绍兴医学讲习社;1905年周雪樵等人又在上海创立中国医学会;1906年李平书等在上海创立上海医务总会;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创立中国医药学会;1910年丁福保在上海创立中西医学研究会;1911年在江苏湖州成立湖州医学会(该会于1927年后改名为吴兴中医学会);1919年在山西太原成立中医改进研究会;1921年颜伯卿、葛吉卿等人在上海成立神州医学会,同年在山东济南成立医学研究会(1928年改名为山东医药总会)、丁甘仁、夏应堂等在上海创立上海中医学会;1929年又在南京成立南京中医公会;1936年徐恺、谢利恒等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医科学研究社,同年由谢全安、吴仲国等发起组织的重庆市国医学术研究会等。当时,全国各类中医药学术团体约有100余个,它们研习中医学术、出版学术刊物。民国时期的中医药学术团体,还曾采取过全国统一行动以维护中医权益,向国民政府请愿抗争。例如,1929年3月,为抗议国民党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全国15省132个中医药团体代表在上海集会,议决成立全国医药总会,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和溧阳、溧水、厦门、吴兴、嘉兴、武进、当涂等地相继建立分会、支会。同时全国中医药业纷纷罢工停业抗议,该案被迫取消。
1949年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于1979年5月在北京成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85年改名中国中医药学会),首任会长崔月犁,办有《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刊物。1981年在北京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0年改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任理事会会长季钟朴,该会主办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学术期刊。1985年原属中医学会的针灸分会独立为中国针灸学会,首任理事会会长鲁之俊,该会主办有《中国针灸》杂志。上述3个学会均为全国性学术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并有各省级的学术组织和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还办有专业期刊。学会每年组织学术年会,还组织召开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如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和世界针灸联合会学术大会等。
清末民初之际,正值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为振兴发展中医药,全国中医药学术团体在各地相继建立。较有影响的如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周雪樵等在上海创建的医学研究会、杜炜孙等在浙江绍兴创立的绍兴医学讲习社;1905年周雪樵等人又在上海创立中国医学会;1906年李平书等在上海创立上海医务总会;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创立中国医药学会;1910年丁福保在上海创立中西医学研究会;1911年在江苏湖州成立湖州医学会(该会于1927年后改名为吴兴中医学会);1919年在山西太原成立中医改进研究会;1921年颜伯卿、葛吉卿等人在上海成立神州医学会,同年在山东济南成立医学研究会(1928年改名为山东医药总会)、丁甘仁、夏应堂等在上海创立上海中医学会;1929年又在南京成立南京中医公会;1936年徐恺、谢利恒等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医科学研究社,同年由谢全安、吴仲国等发起组织的重庆市国医学术研究会等。当时,全国各类中医药学术团体约有100余个,它们研习中医学术、出版学术刊物。民国时期的中医药学术团体,还曾采取过全国统一行动以维护中医权益,向国民政府请愿抗争。例如,1929年3月,为抗议国民党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全国15省132个中医药团体代表在上海集会,议决成立全国医药总会,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和溧阳、溧水、厦门、吴兴、嘉兴、武进、当涂等地相继建立分会、支会。同时全国中医药业纷纷罢工停业抗议,该案被迫取消。
1949年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于1979年5月在北京成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85年改名中国中医药学会),首任会长崔月犁,办有《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学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刊物。1981年在北京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990年改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任理事会会长季钟朴,该会主办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学术期刊。1985年原属中医学会的针灸分会独立为中国针灸学会,首任理事会会长鲁之俊,该会主办有《中国针灸》杂志。上述3个学会均为全国性学术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并有各省级的学术组织和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还办有专业期刊。学会每年组织学术年会,还组织召开大型国际性学术会议,如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和世界针灸联合会学术大会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