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行政法律行为
1)  Administrative legal act
行政法律行为
2)  Administrative Legal Action
行政法律行为
1.
To identify its meaning and correct the wrong realization,the article will compare the relative conceptions of administrative real action,administrative legal action and special administrative action.
为使行政事实行为的内涵进一步明晰化,纠正人们关于行政事实行为的部分错误认识,文章拟将行政事实行为和行政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等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以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3)  the quasi-legal behaviour of the executive power
准行政法律行为
1.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different theories, mainly explores the nature and legal properties of the reg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defines it as the quasi-legal behaviour of the executive power, and incorporates it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ffirmation.
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力阐述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性质和法律属性,通过比较、分析现行理论界的诸多学说,将其界定为行政行为中的准行政法律行为,归属于行政确认式登记范畴;第二部分结合我国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实务中的不动产登记实施情况,从登记程序的登记主体、登记申请的提出、登记的审查方式及登记载体四个方面指出我国目前不动产登记程序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全面阐述不动产登记程序的构建;第三部分在于探析不动产登记行为的救济途径。
4)  government legal behaviors
政府法律行为
5)  legal framework of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行政行为法律体系
1.
Building harmonious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aiwan Strait and new legal framework of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构建和谐海西与新型行政行为法律体系
6)  legal action
法律行为
1.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legal action,the meaning,characteristics,constituen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litigation action as well are analys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assertion of a litigat.
在分析法律行为的基础上,对诉讼行为的含义、特征、构成要件及其分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认定诉讼行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2.
There is a pair of concepts,legal transaction and legal action,caused confusion easily,in Civil Law of German.
在德国民法中,同时存在一对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即"法律交易"和"法律行为"。
3.
The explanation of legal action can clarify and supplement the content of legal action and carry out the party s meaning.
法律行为的解释旨在明晰和充实法律行为的内容,实现意思自治。
补充资料:得撤销的法律行为
      即民事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表意人因意思表示有缺陷而使其效力自始归于消灭的法律行为。它和无效的法律行为不同,后者是当然确定无效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主张;得撤销的法律行为则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仅表意人可以行使撤销权而使其效力归于消灭。1964年《俄罗斯联邦民法典》规定,这种法律行为可以由受害人或国家组织、合作社组织、社会团体诉请法院宣告为无效。因此也有的学者称之为相对无效的法律行为。它和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也有区别,因后者的效力虽也在不确定状态中,但这是由于双方当事人的愿望,而非由于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缺陷造成的。
  
  依各国民法规定,得撤销的法律行为一般包括:①被诈欺而为的法律行为。诈欺是故意使表意人发生错误或利用其错误使之同意办理对他不利的法律行为。其手段如虚构事实,隐瞒真情,以及有告知实情的义务而故意不告知等。如诈欺是由第三人所为的,则以相对人(即表意人的对方)当时知道的才能撤销。②被胁迫而为的法律行为。胁迫是故意预告危害,即用使表意人在将来遭受重大损害的情事相要挟,使他产生恐惧而为法律行为。危害应是违法的、重大的、可以实现的;可以是肉体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或财产上的;可以对受害人本人,也可以对受害人的配偶或直系亲属等。但如胁迫已达到使表意人丧失辨认行为后果的程度,或用暴力强制表意人作为或不作为时,则形成无效法律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而进行民事活动中,采取强迫命令使表意人接受的,应视为威吓。③由于重大错误而为的法律行为,即表意人对法律行为的内容缺乏应有的了解。如关于法律行为的性质、种类、当事人、标的物以及标的物的数量或价格等的错误对表意人表示意思有重大影响的,通常都认为是重大错误。至于动机的错误,则不能视为重大错误。④暴利行为。即利用表意人的急迫需要、无经验或一时的疏忽而为显失公平的法律行为。罗马法关于这点定有"非常损失规则",规定出卖人出卖不动产的价格,如在通常市价半数以下的,得请求解除契约或补给差额。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出卖人所受损失超过7/12的,得请求取消买卖契约,买受人则可返还标的物而取回已付的价金,或在减去正常价金总额1/10后补交差额,而保有不动产。此后各国虽多采用这一法则,但一般仅作原则性的规定,而由法院按具体情况解决。1896年《德国民法典》则明确规定暴利行为为无效。
  
  得撤销的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处于不确定状况,如经撤销,即自始无效;但法律行为的内容或当事人表示仅废止将来的效力的,则撤销前的法律效果仍属有效。如经表意人承认或超过法定期限的,便确定为有效。法律行为经撤销的,在民事方面,当事人除应恢复原状,返还给付或价金外,无过失的一方并得请求有过失的对方赔偿因此所受的损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