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ramatic theory
戏曲理论
1.
LIYu dramatic theory was embodied mainly in his There were sometimes leisurely to be reposed.
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体现于其所作《闲情偶寄》中。
2.
With dramatic theory of Li Yu,taking "Peach Blossom Fan" of Kong Shang Ren for example,dramatic theory and creation of Qing Dynasty are up to a new peak.
从李渔的戏曲理论出发,以孔尚任的《桃花扇》为例,对"传奇"的界定,《桃花扇》的结构、语言等方面作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3) opera theory
戏曲理论
1.
Research on Li Yu s opera theory and audience orientation in opera writing;
李渔的戏曲理论与创作中的观众学初探
2.
His opera theory is mainly collected in the On Poems and Verses and On Performance and in part of On Vocal and Facial from Xian Qing Ou Ji,as well as some can be seen in his poems or rhapsody or articles or rhymed verses, Kui Ci Guan Jian for example.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其诗文词赋中。
3.
The literary thoughts, as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Hu Yinglin's academicthoughts, ranges broadly from novel theory, poetics to opera theory.
胡应麟的文艺思想是其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其内容广泛,包括小说理论、诗歌理论、戏曲理论三个部分,其各体理论不仅自成体系,且其中思想观点与研究方法多有创新。
4) drama theory
戏曲理论
1.
"Ben se"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Chinese drama theory.
“本色”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2.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before today, I want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all Qibiaojia's life and his communication with his friends ,and his drama theory in detail.
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祁彪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祁彪佳的生平思想交游及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展示明代末年清流士大夫的政治际遇和特殊心态,揭示祁彪佳曲论的批评特色和理论建树及其在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
3.
Firstly, I will research into his drama theory.
李渔的戏曲理论与创作实践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并不相称,很多人认为前者成就高于后者。
6) On the Poetical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戏曲诗性论
补充资料:《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戏曲史料汇编。中国戏曲研究院编,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书10册。收录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戏曲论著48种,其中探讨戏曲创作,评述或考证作家及其作品的16种,记录各时代作家及曲目的13种,专论戏曲音韵、曲谱及制曲的 4种,论述教坊佚闻、唐代俗乐、曲牌来源、律吕宫调、声乐理论及演唱方法的13种,记述元代戏曲演员身世、生活与伎艺的 1种,总结古代戏曲表演艺术经验的1种。
这部戏曲史料丛刊收录了一些罕见的孤本。如:王德辉与徐沅澂的《顾误录》、焦循的《花部农谭》、秋泉居士(叶元清 )修补增订的《梨园原》等。在选辑和校订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为底本,并参阅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据需要附以详略不同的"校勘记"。对每一部论著都编写了"提要",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论著内容和版本流行情况。由于它是按照时代顺序编选的,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虽然其中只有少数是比较完整的戏曲理论著述,一般是文献史料,也有的是笔记性质的杂谈。目录如下:
第一集
《教坊记》
唐·崔令钦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碧鸡漫志》
宋·王 灼
《唱论》
元·燕南芝庵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第二集
《青楼集》
元·夏庭芝
《录鬼簿》
元·钟嗣成
《录鬼簿续编》 明·无名氏
第三集
《太和正音谱》 明·朱 权
《南词叙录》
明·徐 渭
《词谑》 明·李开先
第四集
《曲论》
明·何良俊
《曲藻》 明·王世贞
《曲律》
明·王骥德
《顾曲杂言》
明·沈德符
《曲论》
明·徐复祚
《谭曲杂劄》
明·凌濛初
《衡曲麈谭》 明·张 琦
第五集
《曲律》
明·魏良辅
《弦索辨讹》
明·沈宠绥
《度曲须知》
明·沈宠绥
第六集
《远山堂曲品》 明·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 明·祁彪佳
《曲品》
明·吕天成
《新传奇品》
清·高 奕
附录:《古人传奇总目》 清·无名氏
第七集
《闲情偶寄》
清·李 渔
《制曲枝语》
清·黄周星
《南曲入声客问》
清·毛先舒
《看山阁集闲笔》
清·黄图珌
《乐府传声》
清·徐大椿
《传奇汇考标目》
清·无名氏
《笠阁批评旧戏目》 清·笠阁渔翁
《重订曲海总目》 清·黄文旸
《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 清·黄丕烈
第八集
《雨村曲话》
清·李调元
《剧话》 清·李调元
《剧说》
清·焦 循
《花部农谭》
清·焦 循
《曲话》
清·梁廷枏
第九集
《梨园原》
清·黄旛绰
《顾误录》
清·王德晖
徐沅澂
《艺概》
清·刘熙载
《曲目新编》
清·支丰宜
《小栖霞说稗》
清·平步青
《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续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第十集
《今乐考证》
清·姚 燮
这部戏曲史料丛刊收录了一些罕见的孤本。如:王德辉与徐沅澂的《顾误录》、焦循的《花部农谭》、秋泉居士(叶元清 )修补增订的《梨园原》等。在选辑和校订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为底本,并参阅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据需要附以详略不同的"校勘记"。对每一部论著都编写了"提要",扼要介绍了作者生平、论著内容和版本流行情况。由于它是按照时代顺序编选的,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戏曲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与艺术成就。虽然其中只有少数是比较完整的戏曲理论著述,一般是文献史料,也有的是笔记性质的杂谈。目录如下:
第一集
《教坊记》
唐·崔令钦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碧鸡漫志》
宋·王 灼
《唱论》
元·燕南芝庵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第二集
《青楼集》
元·夏庭芝
《录鬼簿》
元·钟嗣成
《录鬼簿续编》 明·无名氏
第三集
《太和正音谱》 明·朱 权
《南词叙录》
明·徐 渭
《词谑》 明·李开先
第四集
《曲论》
明·何良俊
《曲藻》 明·王世贞
《曲律》
明·王骥德
《顾曲杂言》
明·沈德符
《曲论》
明·徐复祚
《谭曲杂劄》
明·凌濛初
《衡曲麈谭》 明·张 琦
第五集
《曲律》
明·魏良辅
《弦索辨讹》
明·沈宠绥
《度曲须知》
明·沈宠绥
第六集
《远山堂曲品》 明·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 明·祁彪佳
《曲品》
明·吕天成
《新传奇品》
清·高 奕
附录:《古人传奇总目》 清·无名氏
第七集
《闲情偶寄》
清·李 渔
《制曲枝语》
清·黄周星
《南曲入声客问》
清·毛先舒
《看山阁集闲笔》
清·黄图珌
《乐府传声》
清·徐大椿
《传奇汇考标目》
清·无名氏
《笠阁批评旧戏目》 清·笠阁渔翁
《重订曲海总目》 清·黄文旸
《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 清·黄丕烈
第八集
《雨村曲话》
清·李调元
《剧话》 清·李调元
《剧说》
清·焦 循
《花部农谭》
清·焦 循
《曲话》
清·梁廷枏
第九集
《梨园原》
清·黄旛绰
《顾误录》
清·王德晖
徐沅澂
《艺概》
清·刘熙载
《曲目新编》
清·支丰宜
《小栖霞说稗》
清·平步青
《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续词余丛话》
清·杨恩寿
第十集
《今乐考证》
清·姚 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