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one statues in Qian Tomb
乾陵石像
2) Qianling
乾陵
1.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IS of Qianling;
乾陵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2.
The Application of GIS in QianLing s Protection;
乾陵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
3.
Self-Existent Tourism Geoscience Resource of QIANLING;
独具魅力的乾陵旅游地学资源
4) thunderbolt
[英]['θʌndəbəʊlt] [美]['θʌndɚ'bolt]
乾陵地震台
1.
Analysis and process of the thunderbolt for digital seismic station;
乾陵地震台DSC-2A型数据采集器雷害故障与处理
5) The findings report to lichen on stone-sculpture of Qianling Tomb
乾陵地衣调查报告
6) grave-stone carvings
陵墓石刻
1.
During the period of Six Dynasties, literature, philosophical talks, painting, calligraphy, grave-stone carving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me the component parts of the classic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六朝时期的文学与清谈、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与同时期的西方古罗马文化同样被认为是人类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
补充资料:唐乾陵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文明元年(684)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1958~1960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勘查,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可分为内城和外城,墓位于内城正中梁山山腰上,依山为陵,居高临下,陵园南面设3道门。内城的南、北、东、西四面城垣基址长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1438米,均为夯筑。内城四面各开一门,从残存的门址看,均为三出阙,即一个母阙、两个子阙。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6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刻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5对,石人10对,还有无字碑、述圣记碑和六十一"蕃酋"像。乾陵墓道呈正南北的斜坡形,长63.1米,宽3.9米,深约19.5米。全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口至墓门共39层,每层石条厚约0.5米,石条之间用铁细腰嵌住。其上部为夯土。乾陵的东南有陪葬墓群,共17座。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李谨行墓、 薛元超墓等5座。(见彩图)
陵园可分为内城和外城,墓位于内城正中梁山山腰上,依山为陵,居高临下,陵园南面设3道门。内城的南、北、东、西四面城垣基址长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1438米,均为夯筑。内城四面各开一门,从残存的门址看,均为三出阙,即一个母阙、两个子阙。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6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刻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5对,石人10对,还有无字碑、述圣记碑和六十一"蕃酋"像。乾陵墓道呈正南北的斜坡形,长63.1米,宽3.9米,深约19.5米。全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口至墓门共39层,每层石条厚约0.5米,石条之间用铁细腰嵌住。其上部为夯土。乾陵的东南有陪葬墓群,共17座。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李谨行墓、 薛元超墓等5座。(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