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1)  magic realism author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1.
On narrative art of magic realism authors and seeking-root literature authors;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与寻根文学作家的叙述话语艺术管窥
2)  Fantastic Realism
魔幻现实主义
1.
The Influence of Fantastic Realism on the Chinese Local Native Writer Mo Yan through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从《百年孤独》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2.
Some of his poems reflecting the realistic subject matter are full of fantastic and realistic image, and are different with the fantastic realism in Latin America in 1930s and 1940s in approach but equally satisfactory in result.
他的一部分反映现实题材的诗歌奇诡险怪,抑郁凄艳,充满浓厚的魔幻现实意象,与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处。
3)  magic realism
魔幻现实主义
1.
On the Magic Realism Features of "Lonely Old";
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2.
Prominence of Localization and Pursuit of Originality ——On literary strategies of Magic Realism and Root-Searching Literature;
本土化的凸显与独创性的追求——论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的文学策略
3.
Magic Realism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
4)  magical realism
魔幻现实主义
1.
Cultural Motif of Primitive Religion in Magical Realism;
论魔幻现实主义的原始宗教文化主题
2.
Afro-American female writer,Toni Morrison,has successfully combined the Latin-American magical realism with the American black literature in her fiction Song of Solomon,which not only conveys the theme profoundly but also enhances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her literary work.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运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效果。
5)  Chinese magic realism
中国魔幻现实主义
1.
Based on one character of Magic Realism--″mystique″,this article managed to tell us the reason that Chinese magic realism became feeble and died by comparing Chinese magic realism to Hispanic magic realism.
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性———“神秘性”入手 ,通过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在此特性上的比较 ,分析中国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稍纵即逝、没有真正立足的原因 ,从而给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以启示。
6)  Magical Realism Literature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1.
Review of Chinese Scholars′ Research on Magical Realism Literature;
国内“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研究概述
补充资料: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植根于拉美寡头黑暗统治的现实生活中,融汇、吸纳古印第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有益经验,将幻象与现实、神话与现实水乳交融,大胆借鉴象征、寓意、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文学各种表现技巧、手法,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一词最早出自于1925年德国文艺评论家弗郎茨·罗于研究德国及欧洲后期表现主义绘画的论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主义·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他在表述魔幻现实的含义时说,“魔幻”一词,“是为了指出神秘并不是经过表现后才来到世界上的,而是活动着并隐藏在其中。”意思是说,事物的神秘性是客观存在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是用“魔幻”对神秘进行揭露。后来,这部著作被西班牙《西方》杂志译成西班牙文,于是“魔幻现实主义”一词进入了西班牙语文学艺术领域。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率先将此术语运用于拉美文学。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一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了理论阐述,他在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的序言中指出:“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体裁上以小说为主。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于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使拉丁美洲现实的政治社会变成了一种现代神话,既有离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现实主义的情节和场面,人鬼难分,幻觉和现实相混”。从而创造出一种魔幻和现实融为一体、“魔幻”而不失其真实的独特风格。因此,人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从本质上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作品有:危地马拉m.a.阿斯图里亚斯的里亚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铁尔的《这个世界的王国》、墨西哥作家j.j.鲁尔福的《彼得罗·巴拉莫》、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饿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现实。

“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首先,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神灵崇拜以及他们对生与死、梦幻与现实等问题的看法,都是这种“魔幻”的源泉。其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