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聊斋俚曲》
1)  Liaozhai Liqu
《聊斋俚曲》
1.
A Study of Preposition "着" of Shandong Dialect in Liaozhai Liqu
《聊斋俚曲》看明清山东方言里的介词“着”
2)  Liao Zhai Popular Tunes
聊斋俚曲
3)  Liaozhailiquji
聊斋俚曲集
1.
The Image of Ordinary Women in the Book—Liaozhailiquji;
论《聊斋俚曲集》中的世俗女性形象
4)  A Study of Idioms in Liaozhai Folk Poems
聊斋俚曲熟语研究
5)  Liaozhai
聊斋
1.
Illusion to richness for poverty:a view to business of a scholar in "tales of Liaozhai";
穷而幻富:《聊斋志异》的士魂商才观
2.
A Trial Comment on the Emotional Features ofthe Feeble Ladies in Tales of Liaozhai;
试论《聊斋志异》中弱女子的情感特征
3.
PU Song-ling was absorbed in writing amours between human and goblin in LiaoZhai.
在《聊斋》中,蒲松龄花了很多笔墨书写人与异类之恋,其中蕴涵着作家的哲学思考。
6)  Liao Zhai
《聊斋》
1.
The Historical Inspection to Relations of The Illust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Liao Zhai Zhi Yi"
《聊斋》插图的出现,对《聊斋》的出版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
补充资料:《聊斋俚曲集》
《聊斋俚曲集》

    中国通俗说唱作品集。清初作家蒲松龄著。1936年和1962年路大荒两次辑录、整理,共收有俚曲13种,但仍非全部,实为14种,保存最为完好的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计有《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叉》、《快曲》、《丑俊巴》、《富贵神仙》、《增补幸云曲》、《墙头记》、《禳妒咒》、《磨难曲》、《穷汉词》、《琴瑟乐曲》等。其中,《富贵神仙》与《磨难曲》都是据《聊斋志异》中的《张鸿渐》改编。蒲松龄墓碑阴上题作《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应为一种,故14种。
   蒲松龄的俚曲,从题材上看,有的是根据他的文言小说改编,如《姑妇曲》,据《珊瑚》,《慈悲曲》依《张诚》等;有的是新创,如《俊夜叉》写张飞在华容道刺死曹操的虚构故事  ,《丑俊巴》写猪八戒调戏潘金莲的虚构故事,《幸云曲》叙正德皇帝嫖妓,《穷汉词》写一穷汉向皇天哭诉,希望改变悲惨命运的心理活动,《琴瑟乐曲》则描写一个青年女子的婚嫁迎娶的经过,内容广泛,勾勒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风俗画卷。蒲松龄采用通俗说唱的形式,信手拈来,妙语成趣,言语本色易晓,适合演唱。这些俚曲,不仅在蒲松龄生前演唱过,而且其中个别曲调、曲词,长期以来在山东淄博地区广为流传,如《墙头记》,一直是五音戏、山东梆子的保留剧目,其他剧种也曾移植演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