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oretical-price method
理论价格法
2) price theory
价格理论
1.
Coase theorem is in fact a new pricing rul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erfect competition theory,but it fails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price theory because it is confined to the factor market only.
科斯定理实际上已经触摸到了一个不同于完全竞争的新的价格理论。
2.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of the value & price theory,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Adam Smith, David Ricardo, Marx, Bǒ hm- B· werk and Marshal.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回顾了价值价格理论的历史发展,分别概述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庞巴维克、马尔的价值价格理论。
3.
The dividingline is Marshal s equilibrium price theory.
西方经济学中价值理论的发展史以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为分界线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一个由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价值理论向多种因素,特别是非劳动因素创造价值的多元价值理论过渡的阶段;后一个阶段是一个价格理论替代价值理论的过程。
4) price discrimination theory
价格歧视理论
1.
The first part proved the necessity of the economical houses policy by using the price discrimination theory.
第一部分首先从经济适用房的内涵出发,用价格歧视理论论证了我国发展经济适用房的存在的必要性。
5) Hedonic Price Theory
特征价格理论
1.
On the Application of Hedonic Price Theory in Real Estate Price Index Establishment;
特征价格理论在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应用
2.
According to the hedonic price theory of western country, I make use of the hedonic price model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variable effects on prices.
本文借鉴西方的特征价格理论,建立特征价格模型来分析各个特征变量对价格的影响。
3.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s domestic and abroad,the present research on housing pric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price theory of neo-classical economics based on individual behaviors and hedonic price theory based on product differences.
现有住房价格研究主要划分为基于个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价格理论和基于产品差异的特征价格理论两种分析范式,两者均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6) the empirical demand and supply pricing theory
供求价格理论
补充资料:理论价格
按照马克思主义价格形成理论,根据价格构成因素和有关作价原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来的价格。计算理论价格并不是直接用以制定商品的实际价格,而是作为测度实际价格高低的一种基准,用来考察实际价格和理论价格的偏离程度。它是可用于反映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比较企业与社会经济效果的计算价格。
对于理论价格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理论价格是一种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或价值变化形态的货币表现。它不考虑由于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的价格同价值的背离。其构成是,由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平均成本,合理的流通费用,加上应纳税金和合理的利润。但是,对于按照什么样的利润率来分配社会盈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价格的测算,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概括起来,大体有按照工资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综合利润率分配社会盈利和计算理论价格的几种不同主张。
工资利润率价格 以价值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即以部门平均成本(C+V)加按平均工资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定的计划价格。其公式为:
式中V 为该产品的平均支付工资,∑M为全社会利润总额,∑V为全社会工资总额。
主张工资利润率价格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计划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其转化形态;只有以价值为基础定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各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消耗。他们认为,采用这种价格有利于国家准确地计算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全部必要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为各个生产部门制定出具有正确比例的生产计划;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劳动消耗,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等价交换的原则和体现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有利于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劳动者通过购买商品的形式能取回包含等量劳动的消费品;有利于发展农业、轻工业、原材料工业和燃料工业等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以及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等等。
资金利润率价格 又称生产价格或计划生产价格,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按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其公式为:
式中H为该产品平均占用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M为全社会利润总额,∑H 为全社会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额。
在中国,经济学家孙冶方首先提出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制订计划价格。其主要理由是:①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劳动的高度社会结合、社会分工深化和各部门间紧密联系为特征的社会化大规模经济,因而具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客观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物质技术装备程度,物质技术装备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②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生产不同产品的部门和行业间资金的一定程度的转移,这促使各部门和行业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生产价格保证等量资金得到等量利润,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如有利于合理地选择生产和投资方案、促进技术进步以及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等等。
为了解决资金利润率的实际运用,可以把资金利润率换算为成本利润率。换算的公式是:
(1)
(2)
(3)
将(1)式整理后代入(2)式可以得出:
根据(3)式整理,有:
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一年资金周转次数
成本利润率价格 以社会平均价值为基础,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上按平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其公式为:
式中(C+V)为该产品的平均成本,∑M为全社会利润总额,∑(C+V)为全社会产品成本总额。
主张成本利润率价格的学者认为:按成本比例来分配利润,能够比较全面地估计到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对价格形成的作用,因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可以把成本与利润这两个价格构成的要素直接联系起来,企业只要降低个别成本,就可以增加利润,使企业对改善经营管理以增加利润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简便可行,而且不需要大量调整变动价格。
综合利润率价格 又称双渠价格,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按综合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综合利润率就是既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定额流动资金)又按工资分配利润,反映了商品价格中利润与资金、工资的关系。综合利润率价格的公式是:
式中(V+H)是该产品平均占用的工资额与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额,∑(V+H)是全社会的工资总额与全社会的固定资金和定额流动资金额, ∑M 是全社会利润率,∑M/∑(V+H)是全社会统一的综合利润率。
主张综合利润率价格的学者认为,把社会利润总量依一定的比例分别按资金和工资分配,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劳动者和资金的作用,兼顾了各行业所提供的劳动量和各自资金的回收,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价值中的剩余劳动。其主要理由是: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既体现在固定资产上,也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不能简单地以资金占用量来代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同量的固定资金可以表现为不同效率的生产技术装备,而且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从而同量的资金占用量在不同部门之间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资金有机构成。②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工资额在单位产品中的比重并不是一直下降的,而是呈现出劳动力质量提高、工资额相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额相应降低的趋势。
此外,还有人主张将资金利润率价格转化为按照加工成本利润率计算的价格。这种方法排除考虑外购产品价格对计算企业盈利的影响,以使企业获得的利润率与自身的努力和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相一致。
对理论价格的其他理解 主要有:①市场供求因素会使商品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特别是长期供不应求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反映价格在供求因素作用下偏离价值或价值转化形态的价格体系,才是理论价格。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很明显,这些规律通过国家的经济政策在价格形成中起作用。反映政策因素作用的价格体系可以作为计划价格的目标,所以可称作目标价格。目标价格才是理论价格。③基础价格、供求价格、目标价格都可以称作理论价格。它们各有各的用处,基础价格可主要用于核算社会劳动、比较经济效益;供求价格、目标价格可主要用于衡量价格高低、编制长期价格计划、制定计划价格,等等。
对于理论价格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理论价格是一种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或价值变化形态的货币表现。它不考虑由于国家政策等因素引起的价格同价值的背离。其构成是,由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平均成本,合理的流通费用,加上应纳税金和合理的利润。但是,对于按照什么样的利润率来分配社会盈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价格的测算,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概括起来,大体有按照工资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综合利润率分配社会盈利和计算理论价格的几种不同主张。
工资利润率价格 以价值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即以部门平均成本(C+V)加按平均工资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定的计划价格。其公式为:
式中V 为该产品的平均支付工资,∑M为全社会利润总额,∑V为全社会工资总额。
主张工资利润率价格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计划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其转化形态;只有以价值为基础定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各种商品的社会劳动消耗。他们认为,采用这种价格有利于国家准确地计算各个部门所需要的全部必要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为各个生产部门制定出具有正确比例的生产计划;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降低劳动消耗,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等价交换的原则和体现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有利于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劳动者通过购买商品的形式能取回包含等量劳动的消费品;有利于发展农业、轻工业、原材料工业和燃料工业等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以及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等等。
资金利润率价格 又称生产价格或计划生产价格,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按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其公式为:
式中H为该产品平均占用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M为全社会利润总额,∑H 为全社会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额。
在中国,经济学家孙冶方首先提出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制订计划价格。其主要理由是:①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劳动的高度社会结合、社会分工深化和各部门间紧密联系为特征的社会化大规模经济,因而具备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客观条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物质技术装备程度,物质技术装备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②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上存在生产不同产品的部门和行业间资金的一定程度的转移,这促使各部门和行业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生产价格保证等量资金得到等量利润,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如有利于合理地选择生产和投资方案、促进技术进步以及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等等。
为了解决资金利润率的实际运用,可以把资金利润率换算为成本利润率。换算的公式是:
(1)
(2)
(3)
将(1)式整理后代入(2)式可以得出:
根据(3)式整理,有:
成本利润率价格 以社会平均价值为基础,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上按平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其公式为:
式中(C+V)为该产品的平均成本,∑M为全社会利润总额,∑(C+V)为全社会产品成本总额。
主张成本利润率价格的学者认为:按成本比例来分配利润,能够比较全面地估计到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对价格形成的作用,因而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可以把成本与利润这两个价格构成的要素直接联系起来,企业只要降低个别成本,就可以增加利润,使企业对改善经营管理以增加利润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比较简便可行,而且不需要大量调整变动价格。
综合利润率价格 又称双渠价格,即以部门平均成本加按综合利润率计算的利润为基础制订的计划价格。综合利润率就是既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定额流动资金)又按工资分配利润,反映了商品价格中利润与资金、工资的关系。综合利润率价格的公式是:
式中(V+H)是该产品平均占用的工资额与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额,∑(V+H)是全社会的工资总额与全社会的固定资金和定额流动资金额, ∑M 是全社会利润率,∑M/∑(V+H)是全社会统一的综合利润率。
主张综合利润率价格的学者认为,把社会利润总量依一定的比例分别按资金和工资分配,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劳动者和资金的作用,兼顾了各行业所提供的劳动量和各自资金的回收,也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价值中的剩余劳动。其主要理由是:①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既体现在固定资产上,也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不能简单地以资金占用量来代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同量的固定资金可以表现为不同效率的生产技术装备,而且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从而同量的资金占用量在不同部门之间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资金有机构成。②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工资额在单位产品中的比重并不是一直下降的,而是呈现出劳动力质量提高、工资额相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力数量减少、工资额相应降低的趋势。
此外,还有人主张将资金利润率价格转化为按照加工成本利润率计算的价格。这种方法排除考虑外购产品价格对计算企业盈利的影响,以使企业获得的利润率与自身的努力和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相一致。
对理论价格的其他理解 主要有:①市场供求因素会使商品价格高于或低于价值,特别是长期供不应求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反映价格在供求因素作用下偏离价值或价值转化形态的价格体系,才是理论价格。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很明显,这些规律通过国家的经济政策在价格形成中起作用。反映政策因素作用的价格体系可以作为计划价格的目标,所以可称作目标价格。目标价格才是理论价格。③基础价格、供求价格、目标价格都可以称作理论价格。它们各有各的用处,基础价格可主要用于核算社会劳动、比较经济效益;供求价格、目标价格可主要用于衡量价格高低、编制长期价格计划、制定计划价格,等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