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劳动工时
1)  the man-hour
劳动工时
1.
Through defining and analyzing the conception of obaaining the man-hour with equilibrium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wages level is regulated by the market completely,the main mission of the government is,in the frame of law,to strengthen control of man-hour.
本文试图通过界定和分析“实现劳动供求均衡的劳动工时”这一概念,指出在工资水平完全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加强对劳动工时的调控,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失业以及由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以期实现稳态社会。
2)  labour [英]['leibə]  [美]['lebɚ]
劳力;劳动力;劳工
3)  labor time
劳动时间
1.
All these lead to the defilade for labor time and the nonhumanization of economics.
理论经济学走向科学化的历程至少有三重意蕴:数学化、符号化和心理学化,它直接导致对劳动时间的遮蔽和经济学的非人化。
2.
That is the labor time.
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同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换基础——劳动时间,但所有商品的价值已不完全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特别是知识产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确定的。
4)  labor hour
劳动时间
1.
By 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creation of Marx s theory of three social configurations,this research claims that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social configurations lies i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ncern is paid to labor hour.
通过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生成的历史过程的梳理,论述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别在于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不同。
2.
From a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creation of Marx s theory of three social configurations,we can find that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in the three social configurations lies i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ncern is paid to the labor hour.
回溯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历史生成,可以发现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别在于对劳动时间的关心程度不同。
5)  labor wages
劳动工资
1.
A comput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labor wages is developed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in wage administ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为了适应高校工资管理发展的需要,尝试开发了劳动工资计算机管理系统,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特点、构成和主要内容,说明了利用该系统对劳动工资进行管理的作用和功效。
6)  division of labor
劳动分工
1.
Study on the Disparities of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Decomposition Method of Shapley Value;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劳动分工理论与Shapley值分解方法
2.
Interpretation of Smith and Marx s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解读斯密和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
3.
Division of Labor, Non-tradable Servi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劳动分工、不可贸易的服务产品与开放环境中的经济发展
补充资料: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前者指劳动者为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劳动,后者指超出上述范围的劳动。
  
  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才出现的。在原始公社时期,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的劳动所获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因此人们的全部劳动都是必要劳动,不存在剩余劳动。到原始公社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逐渐产生了剩余劳动,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剥削和阶级。恩格斯说:"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21页)。这就是说,阶级是在剩余劳动出现而生产又不是高度发展的时候产生和存在的。
  
  在剥削制度下,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也就是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划分。但在奴隶社会,奴隶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在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下,农奴的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明显地划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采取工资的形式,表现为整个劳动的报酬,剩余劳动则采取剩余价值的形式,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从而掩盖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界限,抹煞了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区别。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对立性质,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因此,劳动者的必要劳动不再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剩余劳动也不再表现为剩余价值,从而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对立也被消除,不再表现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划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和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必要劳动的范围将日益扩大。
  
  K.马克思说:"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5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但仍然存在着剩余劳动,而且要求它不断增长。因为只有剩余劳动的不断增长,才能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扩大,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