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海外华人研究
1.
The approach of transnationalism towards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Review of Madeline Hsu s,Dreaming of Gold, Dreaming of Home;
近代海外华人研究的跨国主义取向探索——评徐元音的《梦金山、梦家乡》
3)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1.
It has been more than 20 years since the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came into being.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兴起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回顾其发展历程,梳理该学科从孕育到走向成熟的历史脉络——从外在(研究领域、对象)平面空间上的拓展,到内在理论建设的不断进深。
4) overseas Chinese
海外华人
1.
Book Review on Penetration and Expansion of Multinet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ir Hometown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Guangdong Province;
海外华人与侨乡关系研究的路径探索——评《多重网络的渗透与扩张——海外华侨华人与闽粤侨乡互动关系研究》
2.
International Fields of Vision and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国际视野与海外华人研究——在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3.
Fictitious Ancestors and the Sinagpore Chinese Society in 19~(th)-century: A Discussion on overseas Chinese Perception of Lineage;
“虚拟”先人与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兼论海外华人的“亲属”概念
6)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华侨华人研究
1.
Established in 1927,the Bureau for Nanyang Cultural Activities of Jinan University was the biggest and longeststanding institution of Southeast Asia and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n China.
1927年诞生的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是中国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成绩最多、声名最著的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的专门机构,它开辟了中国现代东南亚与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个"新纪元"。
补充资料: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中国现代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的前身。1929年11月该会在北平成立时,即设有考古组,主任是徐炳昶(旭生)。1934年正式设立史学组,顾颉刚为主任。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史学研究会从事田野考古的人员,除徐炳昶外,先后有常惠、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孙文青等。工作项目主要有:1930年春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古物保管委员会合作,对燕下都遗址的发掘;1933~1935年,对关中地区史前和周秦时期遗址的调查,以及在宝鸡发掘斗鸡台周墓,在西安发掘唐中书省遗址(获宋吕大防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另外,还曾对河北邯郸附近的响堂山石窟作过详细的勘察。这些考古工作的成果,已经出版的有苏秉琦著《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和《斗鸡台沟东区墓葬图说》,何士骥著《石刻唐太极宫暨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兴庆宫图之研究》(1935),何士骥、刘厚滋合编《南北响堂及其附近石刻目录》(1936)。
1936年在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史学研究所,由徐炳昶任所长。抗日战争期间,所址迁往昆明,后仍迁回北平。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1月由中国科学院接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