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isenberg Triangular Model
海森伯三角形模型
2) Heisenberg model
海森伯模型
1.
Thermal entanglement in the two-qubit Heisenberg model;
两量子比特海森伯模型的热纠缠
2.
It is seen that the model reduces to the Heisenberg model for isolate magnetical material and that it has the united mathmatical treatment with var.
本文还对新模型进行了深人的分析,发现对绝缘磁性材料,它还原为海森伯模型;通过参数的变化,它能够对包括绝缘体、金属在内的各种磁性材料给出统一的数学描述,形成了统一的物理图象。
3.
Critical temperatures of anisotropic Heisenberg model are calculated by variational-cumulant expansion.
本文用变分累积展开方法计算了各向异性海森伯模型的相变温度。
3) anisotropic Heisenberg XXZ model
各向异性海森伯XXZ模型
1.
The thermal entanglement of a two-qubit Heisenberg XYZ model under a uniform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s analyzed,and the influences for the concurrence of the isotropic XY and XXZ models which are special cases of the anisotropic Heisenberg XXZ model in terms of the uniform external magnetic are discussed.
分析了均匀磁场作用下2量子比特各向异性海森伯XXZ模型的热纠缠态,讨论了外加均匀磁场对XXZ模型的2种特殊情况即各向同性海森伯XY模型和各向同性海森伯XXZ模型的纠缠度的影响。
4)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model
海森伯反铁磁模型
1.
Algebraic structure and squeezed state solutions of the XYZ antiferromagnetic Heisenberg model in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外磁场中海森伯反铁磁模型的代数结构和压缩态解
5) triangle model
三角形模型
1.
Based on objects,properties,classes and the four main relations between them,namely instanceOf,genusOf,abstractFrom and differenceFor,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ontological triangle model.
基于对象、属性、类及其之间的4个主要关系,即实例关系、属关系、抽象关系和区分关系,提出一种本体三角形模型。
6) thiessen triangulation
梯森三角形
补充资料:海森伯,W.K.
德国物理学家、哲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继N.H.D.玻尔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01年 12月 5日生于维尔茨堡,1976年 2月1日卒于慕尼黑。1923年他在A.索末菲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24~1925年到哥本哈根在玻尔指导下从事研究。1927年任莱比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42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兼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普朗克学会副主席、慕尼黑大学教授兼普朗克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海森伯在物理学上的主要成就有:1925年提出矩阵力学的初期形式,随后与M.玻恩和P.约尔丹一起奠定了这种形式的量子力学基础;1927年提出测不准原理,并因此获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于1932年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结构模型。他在铁磁性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还在基本粒子统一场论方面作了尝试。
海森伯十分重视对古典哲学的钻研和物理学哲学问题的探讨。他曾说,一个人没有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就很难在现代物理学中作出进展。他对哲学问题的探索是和他的物理学研究密切结合进行的。在创建和发展量子力学时期,他的哲学观点受到E.马赫实证论的影响。在研究基本粒子统一场论时期,他的哲学观点发生了转变,由马赫的实证论转向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他的哲学论著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特别是他对主体与客体、因果与机遇、整体与部分、质料与形式等范畴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海森伯的哲学与通俗科学著作有:《量子论的物理原理》(1930)、《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1935)、《当代物理学的自然观》(1955)、《物理学和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1958)、《自然规律与物质结构》(1967)、《部分与整体》(1969)等。
海森伯在物理学上的主要成就有:1925年提出矩阵力学的初期形式,随后与M.玻恩和P.约尔丹一起奠定了这种形式的量子力学基础;1927年提出测不准原理,并因此获193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于1932年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结构模型。他在铁磁性理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还在基本粒子统一场论方面作了尝试。
海森伯十分重视对古典哲学的钻研和物理学哲学问题的探讨。他曾说,一个人没有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就很难在现代物理学中作出进展。他对哲学问题的探索是和他的物理学研究密切结合进行的。在创建和发展量子力学时期,他的哲学观点受到E.马赫实证论的影响。在研究基本粒子统一场论时期,他的哲学观点发生了转变,由马赫的实证论转向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他的哲学论著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同时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特别是他对主体与客体、因果与机遇、整体与部分、质料与形式等范畴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海森伯的哲学与通俗科学著作有:《量子论的物理原理》(1930)、《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1935)、《当代物理学的自然观》(1955)、《物理学和哲学──现代科学中的革命》(1958)、《自然规律与物质结构》(1967)、《部分与整体》(1969)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