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蚕业文化
1)  The culture of sericulture
蚕业文化
2)  Cultural sericulture
文化蚕业
3)  The Generality of Chinese Culture of Sericulture
中国蚕业文化论
4)  Sericulture [英]['seri,kʌltʃə]  [美]['sɛrɪ,kʌltʃɚ]
蚕桑文化
1.
Primary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ourism in Ankang City;
安康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5)  se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蚕业产业化
1.
The article looks into the future of Chinese se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from se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本文从蚕业产业化、科技创新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展望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蚕业。
6)  Suzhou sericultural culture
苏州蚕文化
1.
In this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Suzhou sericultural culture,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and research study, combining unique culture of the high school and practice of biology teach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students , to develop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zhou sericultural culture.
本研究在苏州蚕文化,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与实际的生物教学和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对苏州蚕文化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进行了开发,包括课程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的具体实施,课程的评价等方面。
补充资料:蚕业气象
      农业气象的一个方面。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对桑树栽培和对桑蚕(或柞蚕)生长发育、饲育技术以及产量、品质等的影响。
  
  发展概况 人们对气象与养蚕关系的认识由来已久。中国战国时代已有桑蚕"喜温而恶雨"之说;元代时已知蚕卵、幼虫和蛹等不同发育时期有不同的温度要求,提出养蚕人员宜穿单薄衣服进出蚕室,以身体感受冷暖,据以调节蚕室温度。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代,通过采用小蚕炕床(炕房)育、人工饲料育及柞蚕小蚕保护育等饲育方式和选育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等育种手段,已可使蚕业生产更好地适应气象条件。电热和远红外加温、自动补湿和空调装置等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正使蚕业生产进一步朝人工控制小气候的方向发展。
  
  气象条件与桑树 桑树生长发育直接受各种气象因子的制约。在中国,纬度相差20°,桑树发芽期可相差2个月。在日本,两地海拔高度相差100米,桑芽的燕口期约相差3天。春季土壤温度达到5℃时,桑树根系的吸收作用开始恢复;气温达到12℃以上时,桑树开始萌芽。其后的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桑树的适温范围为20~30℃。春夏季节气温达20℃以上时,桑树进入旺盛生长期;气温超过40℃,光合强度降低,但呼吸旺盛,养分消耗大于合成,生长受到抑制。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到20℃以下,桑树进入养分贮藏期;如气温降到12℃以下,则生长停止,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气象条件与桑蚕 桑蚕属变温动物,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升高则蚕的体温上升,新陈代谢随之旺盛;温度降低则代谢机能减弱。一般品种蚕发育的温度范围为7.5~40℃,而幼虫完成正常发育的温度范围为20~30℃。
  
  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是蚕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过于干燥的条件下,蚕摄入水分与排出水分不平衡,血液含水率降低,渗透压和pH升高,妨碍代谢的进行。在湿度大特别是高温高湿条件下,蚕如摄取水分多的桑叶,则会因排泄量大而使体内盐分含量减少,血液渗透压下降。
  
  光照也是影响蚕业生产的重要气象条件。在蚕卵胚胎点青期间,感光则发育快,点青后相反;到孵化阶段,黑暗有抑制孵化的作用,故可采用控制感光的方法,使蚕卵孵化整齐一致。蚕有趋光特性,明饲育时集中分布于上层,暗饲育时疏散分布于上、中、下层。在上层的蚕容易感受热量和摄食新鲜桑叶,因而就眠率高,蚕体较重。
  
  气流对饲育环境中空气的鲜浊、蚕体水分的消耗和体温的高低、蚕座的湿度、桑叶的新鲜程度等都有直接影响。养蚕期间,宜保持蚕座间有2~3厘米/秒的气流,5 龄期有10~30厘米/秒的气流。在无调温设备的蚕室内,室外温度和室内蚕架间的温差在阴雨天较小;而晴天的温差则可达2℃以上。蚕室顶部如无隔热材料,室内不同高度部位的温差大(见图),不适合蚕的生长发育。春季的不利气象条件在中国长江流域蚕区主要是低温潮湿,而在西北等地区则主要是低温干燥;中国夏秋蚕生产的不利气象条件主要是高温干燥和高温高湿。不利的气象条件可通过调节蚕室小气候加以改善(见养蚕)。  气象条件与柞蚕 柞蚕的主要饲料柞树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其分布范围大致在北纬22°~48°之间,其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000米左右。
  
  柞蚕在野外放养,受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影响极大。幼虫生长发育的低限温度为 8℃,高限为30℃,超越这个界限时很少结茧。柞蚕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7~25℃,生产上实用最适温度为22~25℃。温度高于28℃时蚕多棲息叶下;低于20℃时,结茧率和茧质均不佳。在适温范围内,柞蚕生长发育的经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柞蚕在野外生活,喜雨,喜温,好饮水。温度适宜时,小蚕(1~3龄)在85~90%的相对湿度下生长良好;大蚕(4~5龄)则要求偏干。相对湿度在88~90%时,小蚕期最短(18天);相对湿度达100%时,发育经过时间延长;若湿度低于70%,经过时间显著延长。
  
  光照和气流对柞蚕幼虫发育也有影响。黑暗饲育的比自然光照饲育条件下放养的发育迟缓。适当的风量、风速可以调节放养场地的小气候环境,对柞蚕生长发育有利。小蚕期宜有1~4米/秒的风。5龄大蚕能抗御10~15米/秒的风,但风速超过10米/秒时,不利于柞蚕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高治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