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蚕业资源
1)  Silkworm Industry Resources
蚕业资源
2)  sericulture origination
蚕业起源
3)  utilization of mulberry sericultural bio-resources
蚕桑生物资源
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utilization of mulberry sericultural bio-resources" course;
蚕桑生物资源利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4)  silkworm resource race
桑蚕资源品种
5)  Industrial resource
产业资源
6)  Fishery resources
渔业资源
1.
Changes of demersal trawl fishery resources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s revealed by demersal trawling;
南海北部底拖网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
2.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ishery resources status of mid-lower Hanjiang River;
汉江中下游水文特点与渔业资源状况
3.
On the utiliz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Yongzhou;
永州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补充资料:中国蚕业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取丝的国家,蚕业的历史十分悠久。
  
  蚕业的起源  中国蚕业起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古书中有黄帝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养蚕等传说。现代考古工作者的地下发掘也提供了不少原始蚕业的有关佐证。如1973年和1977年先后两次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发掘得的原始纺织工具和一个雕刻有编织纹的骨盅,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证明是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遗存;1926年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的被切割过的?敫黾肟牵衔枪?3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存(近年有人认为是野桑蚕茧);1958年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绸片、丝带和丝线等丝织品,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证明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的遗存。这些资料说明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利用蚕丝,并有了原始纺织技术。
  
  此后,《夏小正》中有"三月,摄桑,委扬,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等有关蚕桑生产活动的记载;《尚书·禹贡》中有夏代兖、青、徐、豫、荆等州分别生产丝、丝织品和(丝绵)的记载。可以想见,到传说中的夏代,蚕不但已经家养,而且其分布面也已相当广阔。到了商代,在甲骨文卜辞中,有关蚕、桑、丝、帛的象形文字频繁出现,山东省益都殷墓出土有作为殉葬品的玉蚕,河南省安阳殷墟发掘到粘附于青铜器上的丝绸残片遗痕等(图1),都说明在殷商时代不仅养蚕已有相当基础,丝织技术也开始发展,已可织成平织、斜织、回纹和云雷纹等几何织纹图案。
  
  
  蚕业的早期发展  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蚕桑生产遍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下游,成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许多诗篇的描述,先秦文献的记载和大量考古文物资料说明,当时"还(环)庐树桑","女修蚕织"的情况已较普遍,出现较大面积的成片栽桑,以及专用的蚕室和蚕架、蚕筐、 蚕箔、 垫席等养蚕工具;丝织品有素、帛、缟、縠、纱、锦、绮、罗、纨、绨等不同品种,刺绣技术更加精巧;采桑实况还被用作青铜器上装饰图案(图 2)。战国时荀况所著《蚕赋》描述了蚕的形态种生活史,说明作者对蚕的生活习性已有较深入的观察研究。
  
  
  秦、汉时代,蚕桑与农业生产受到统治者的同等重视。《汉书·景帝纪》说:"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蓄)积,以备灾害",实行农桑并重政策。当时蚕丝生产出现在南至海南岛,北至内蒙古的广大地区,而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四川等地为主要产区。西汉武帝刘彻时,以赋税方式一年间从民间征收的绢帛高达 500万匹。据推算生产这些绢帛至少要用鲜茧约2万吨,蚕丝生产的规模可以想见。在汉代由于蚕丝生产发展的结果,长期写在竹、木简上的简书逐渐为写在绢帛上的帛书所取代;西汉初年还开辟了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丝绸大量远销西域,对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蚕桑生产技术方面,西汉《氾胜之书》载有用桑子和黍子混播兼收的方法。东汉思想家王充曾亲自养蚕,在他的名著《论衡》中提出"虫(蚕)茧重厚,称其出丝,孰者为多",也就是重视选择茧层厚的蚕茧留种以提高出丝率,还记述了当时条件下选茧缫丝的经验。东汉仲长统在其所著《昌言》中已经注意到温度与营养对蚕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关系,认为"寒而饿之则引日多,温而饱之则引日少"。与此同时,丝织和染色工艺也空前发展,出现复杂的提花织机,织出精美的锦、罗和薄如蝉翼的丝织品,还采用植物和矿物颜料,染成各种色彩鲜艳的丝绸。
  
  三国时期,魏、蜀、吴上承两汉传统,各自在其统治范围内继续发展蚕业。左思的《魏都赋》中曾描述了魏国的锦、绣、罗、绮等名产。蜀国则在西汉时已著盛名的蜀锦生产基础上,使这一丝织物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有所提高。吴国的蚕业基础较差,但统治者也提出"暂息众役,专心农桑"的政策,在蚕业上以产丝质纤细的绢、縠和锦闻名。
  
  蚕业中心的南移  西晋和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国蚕业的产区重心发生很大变化:北方黄河流域战乱频仍,蚕业发展受到影响;而局势相对稳定的长江流域,则蚕业开始兴盛。就蚕桑的生产技术而言,当时黄河流域仍处于领先地位。如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地总结了黄河流域的蚕桑生产经验和技术,记述了荆桑、黑鲁桑和黄鲁桑等桑品种的性状差异;阐述了桑树对角线成片栽植以及桑园套种绿肥等栽桑方法;提出了蚕品种有不同化性的观点,并总结了可以通过低温抑制蚕卵胚胎发育以增加养蚕次数的实践经验,都说明了当时北方在蚕桑生产上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就生产发展的速度而言,则南方因社会比较安定,逐渐超过北方。到南朝时,长江流域在孙吴、东晋的蚕业发展基础上,已经"荫巷缘藩,必树桑柘"(《宋书·周朗传》)。梁代沈约说:"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以说明当时江南蚕桑丝织之渐盛。
  
  隋、唐时代,全国有较长时间的统一局面。隋、唐初实行的均田制中都规定每户有20亩可传子孙的桑田,这项政策有利于多年生桑树的培育。唐代蚕业遍及全国十道的百余个州郡,其中以江南和四川发展更快。浙江的越州(相当于今绍兴地区一带)成为东南的丝织中心。南方的广州,既是当时最大的丝绸贸易港,也是南方的蚕桑和丝织集中地。唐代栽桑已注意提高成活率;蚕种已有商品性生产;各地丝织品各有特色,名产有轻纱、夹缬、蜡缬、单丝碧罗、缭绫、八棱绫等。唐代"安史之乱"使北方蚕业遭到破坏,而江南蚕业则继续发展。唐亡以后,中原一带干戈不息,而江南尤其是太湖流域地区则有近百年的相对稳定局面,加以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蚕桑生产就逐渐赶上并超过了黄河流域,成为全国蚕业最发达的地方。
  
  南方蚕业的发展  北宋时,北方蚕业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已落后于江南。当时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向朝廷缴纳的丝织品占全国60%以上。宋室南渡,大批统治阶级的官僚、巨室随着南下,丝绸的需要和贸易日增。同时,北方蚕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经验也向南方传播,如湖州地区早在北宋时已盛行的桑树嫁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已有青桑、白桑、拳桑、红鸡爪、睦州青等优良品种,形成著名的湖桑类型。宋、元时北方多饲养黄茧三眠蚕,而南方则饲养丝质优良、茧色鲜白的四眠蚕,也说明了长江流域在养蚕技术上的新成就。在养蚕工具方面,北方的蚕筐、蚕蔟等仍承袭汉代以来的结构型式,而南方则有所改进。当时对某些蚕病具有传染性已有朴素的认识,并出现朱砂浴种,养蚕前清洗蚕室、蚕具和蚕期中使用石灰等防病技术。
  
  元代初年,南北方蚕业均遭破坏。元代中叶开始奖励农桑。至元十年(1273)由司农司编刊的《农桑辑要》以及皇庆二年(1313)成书的《王祯农书》等农桑著述,对推动农桑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当时为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已普遍采用插接、劈接、芽接、搭接等嫁接技术,并用压条无性繁殖法快速育成地桑。对蚕的生态特性和饲养方法,也有详尽记载,并已有了整套的蚕种生产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提出了笼蒸杀蛹的方法。织金锦技术是这一时代的特色。元代后期海运沟通,海外贸易逐渐扩大,也促进了丝织业的繁荣。
  
  明初,政府著意发展农业,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明史·食货志·赋役》),并实行栽桑后4年才缴税的奖励措施。明中叶后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更趋扩大,促使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江苏、浙江和四川3省的蚕丝产量激增。浙江湖州地区,一时成为全国丝织原料的主要供应地,生丝远销南洋和日本;国内供应福建、广东和江西等省。据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乃服》中的记载,明代在蚕的选种技术方面也有进步。该书对一、二化蚕的性状关系、孵化早迟、发育快慢和茧质优劣等都有论述;并在前代育种基础上,记述了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的盐卤浴和石灰浴两种蚕卵浴种方法;关于蚕品种间杂交的后代表现出显著优于双亲的杂种优势现象,也最早见载于此书。《天工开物》还用"出口干"和"出水干" 6个字,简明地表述了保证蚕吐丝结茧和蚕丝缫制质量的关键,至今犹引为准则。
  
  清代蚕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太湖流域已是全国主要的商品蚕丝产区,康熙时《蚕赋》中称"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而蚕桑之盛,惟此一区"。该地区的丝绸生产和贸易成为政府一大财源,统治者认为"公私仰给,惟蚕丝是赖"。到清代中叶,蚕种生产逐渐从农家留种转变为专业性生产,从而出现了蚕业界种茧育和丝茧育的分工,也促进了育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近代蚕业的变化  鸦片战争(1840~1842)以后,中国门户被迫开放,生丝出口额的增加刺激了各地蚕业的发展。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蚕丝科学技术被引进国内,培养近代蚕业技术人材的教育事业相继兴办。蚕业产区扩大,茧丝的产量和商品量均有增加。辛亥革命后,蚕丝业继续发展,1931年产茧量达22万余吨。但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地位,蚕业的发展受制于帝国主义。30年代起,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和日本生丝的出口,以及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产茧量急剧下降,至1949年降至3万余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扶持蚕丝生产,中国蚕业才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蚕桑技术的传布 中国的蚕种和栽桑技术的外传,对东方近邻各国起始于人民间的迁移和交往;对西方国家则以长期的丝绸贸易为先导。早在公元前 7~前 6世纪,中国丝绸就已输入欧洲,当时古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ice),意为丝国。但丝绸的大量向西方出口,则始于公元前2世纪初张骞第2次出使西域以后。当时长安(今西安)是丝绸的集散地,向西经新疆通往西亚达地中海以至欧洲,后世称这条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为"丝绸之路"。此外,古代丝绸贸易还有从长安经四川、云南到印度再转而至欧洲的路线;到唐代,又开辟了经西藏到印度而西传的路线。至于大量的丝绸海运贸易,则迟至宋、元以后。
  
  蚕桑技术传入"丝绸之路"途经的今苏联中亚细亚一带,约在公元前 4世纪之际,随后逐步传至俄国腹地。印度的蚕业比较悠久,据文献记载,在公元前4世纪已有本国的蚕丝生产和从中国输入的丝绸,并与西亚和欧洲进行频繁的丝绸贸易。意大利在 6世纪50年代从中国传入蚕桑技术,至1847年产茧量曾达6万吨以上,当时仅次于中国而占世界第2位;但其后产茧量逐渐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初,茧丝产量已微不足道。法国的情况与其相似,原较发达的蚕业生产现亦已衰败殆尽。
  
  在东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远在公元前12世纪,中国养蚕技术已传入朝鲜;纪元前后的朝鲜各部落已有丝绸生产。高丽王朝(935~1393)时蚕业遍及全国;近代以来,更有发展。中国的栽桑、养蚕和缫丝技术约于公元2世纪时经由朝鲜传入日本,此后日本还直接派人至中国引进蚕种、招聘养蚕和缫丝工匠。3世纪中叶,日本已能织出特产倭锦、绛青缣、异文杂锦等。至19世纪明治维新,政府以发展蚕桑和出口丝绸为富国强兵的国策,为以后蚕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