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说话人形象
1)  speaker's image
说话人形象
2)  speak in images
讲话用比喻; 说话形象化
3)  the characters in novels
小说人物形象
1.
When carrying out the research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literary criticism, how to comment the characters in novels is an important and inevitable question.
在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中,小说人物形象评价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4)  speaker [英]['spi:kə(r)]  [美]['spikɚ]
说话人
1.
The usage of metaphor in conversation is the indirect expression of the speaker s conscious choice,which has an intensive speech purpose,with low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会话中的隐喻使用是说话人有意识选择的间接表达,带有强烈的言语意图,其语用意识突显程度低。
2.
As a unique poetic form in English literary tradition, dramatic monologue is characterized with its first-person speaker.
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诗人在诗中用戏剧化手法塑造第一人称说话人。
3.
Due to the Korean cultural and discourse context, the speakers in the discourse of Korean scholars notes on classical poetry have double identities: narrator and translator.
由于朝鲜诗话的说话人具有朝鲜文化的背景和说话语境,因此,朝鲜诗话中的说话人既是说话人,又是转述者;既是朝鲜汉文学的权威者,又是中原汉文化的学习者;朝鲜诗话中的接受者既是写作对象和读者,又具有中朝文化双重的文化背景。
5)  parrotry [英]['pærətri]  [美]['pærətrɪ]
学人说话
6)  Appellations for Mythic Images
神话人物形象称谓
补充资料:《俗讲 说话与白话小说》
      中国古代说唱伎艺的研究著作。孙楷第著。原名《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1953年出版。1955年修订后再版,收入作者关于唐代俗讲、宋代说话及明代白话小说的论文 5篇。其中《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与艺术上的特点》对由唐迄明白话小说的演变及其艺术特色作了系统的论述与分析。《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论述了宋代说话的门类。《说话考》、《词话考》论述了宋代说话、元明词话的称谓来历、沿革以及因承关系。《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探讨了关于唐代俗讲的唱经、吟词、吟唱与说解之人、押座文与开题、表白等方面的问题。对研究中国古代说唱艺术的发展沿革有参考价值。郑振铎在此书第一版《论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序言中说:"许多见解是很精辟的,许多材料是第一手的,足以供研究者作为依据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