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再入及在轨姿态
1)  Re-Entry and On-Orbit Attitude
再入及在轨姿态
2)  injection attitude
入轨姿态
3)  reentry attitude
再入姿态
1.
This paper develops a RLV reentry attitude control method by using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SMC)theory.
应用滑模控制设计了一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姿态控制器,该控制器应用双环的滑模控制方案,可以获得对角速度及角度的同时跟踪,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解耦性能。
4)  orbit and attitude parameter
轨道及姿态参数
1.
Subsequently,a precise orientation method using satellite orbit and attitude parameters and constants, was provided.
介绍了引起静止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定位误差、造成定位复杂性的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轨道及姿态参数对图像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
5)  injection attitude
入轨姿势
6)  orbital attitude
轨道姿态
1.
Determination of satellite orbital attitude from vector observation:Euler-angle estimator;
基于矢量观测确定卫星轨道姿态:欧拉角估计器
2.
A new real-time filtering algorithm for orbital attitude estimation of three-axis stabilized satellite is presented for the typical attitude determination mode composed of vector observations and gyros.
针对“矢量观测+陀螺”这种典型的三轴稳定卫星姿态确定系统模式,引入具有四元数优越性的Gibbs矢量作为姿态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良好实时性能的轨道姿态估计方案。
补充资料:发射弹道与入轨
      运载火箭从地面起飞到达某一飞行高度把航天器送入运行轨道,这段飞行轨迹称为发射弹道。航天器进入运行轨道称为入轨,进入运行轨道时的初始位置称为入轨点。入轨点也是运载火箭最后一级推力终止点。航天器入轨点的运动状态参数(如位置、速度等)决定航天器运行的轨道要素。发射弹道的任务是使运载火箭在入轨点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参数,把航天器送入预定的运行轨道。当航天器的实际运行轨道偏差在设计要求范围内时称为精确入轨。
  
  航天器的发射弹道与弹道导弹的主动段相类似,都是从地面垂直起飞,按给定的飞行程序转弯,穿越大气层,最后实现推力终止,把有效载荷送入预定的轨道。但二者有两点区别。①目的不同:弹道导弹的主动段是把导弹弹头送入一个与地球表面相交的近似椭圆轨道,最后击中地面目标;航天器发射弹道则是将航天器送入空间运行轨道。②火箭发动机工作方式不同:弹道导弹为增大射程,主动段各级发动机是逐级连续工作的;航天器发射弹道则是由若干个动力段和自由飞行段组成,由于入轨高度有一定的要求和节省能量的考虑,或为了满足特定的入轨位置要求,各级发动机不是连续工作的,只有在入轨高度较低而且没有入轨位置要求时才采用发动机连续工作的方式。
  
  发射轨道的基本类型  有直接入轨、滑行入轨和过渡入轨之分。①直接入轨:运载火箭各级发动机逐级连续工作,发动机工作结束后,完成航天器入轨(图1)。这种发射轨道适用于发射低轨道航天器。②滑行入轨:发射弹道由主动段、自由飞行段和加速段组成,即有二个动力段和一个自由飞行段(图2 )。这种发射弹道适用于发射中、高轨道的航天器。③过渡入轨:发射弹道由主动段、停泊(驻留)轨道段、加速段、过渡轨道段和远地点加速段组成(图3 )。这种发射轨道适用于发射地球静止卫星(见静止卫星发射和定点)。
  
  
  发射诸元  为保证航天器准确入轨,首先确定运载火箭发射方位;其次,为制导系统装定(输入)控制信息,即给运载火箭输入飞行程序和控制系统工作特征参数。此外,还要确定推进剂贮箱精确的加注量。以上各点统称发射诸元。发射诸元的实施过程称为诸元准备。发射诸元的内容和项目多少,取决于运载火箭的制导、控制方式,并以运载火箭专用射表或箭上计算机专用诸元程序软件的形式给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