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莫比朗乳油
1)  Mopilan EC
莫比朗乳油
2)  acetamiprid
莫比朗
1.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reveal the residue dynamics of acetamiprid in orange and soil .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莫比朗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
2.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degradation and residue of methidation,diflubenzuron,abamectin and acetamiprid after application in citrus in Zhejiang Province.
结果表明 ,杀扑磷、敌灭灵、害极灭及莫比朗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0 3,6。
3)  Moran conjecture
莫朗猜想
1.
Translating a minimal value problem which is equivalent with Moran conjecture into nonlinear programning problem is discussed,and solved it by K-T condition.
将一个与莫朗猜想等价的极小值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利用K-T条件求解,从而证明了莫朗猜想。
4)  Paul Morand (1888~1976)
莫朗,P.
5)  generalized Moran set
广义莫朗集
6)  Sitor Situmorang (1924~  )
西杜莫朗,S.
补充资料: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ois mauriac,1885-1970)法国作家。出生于波尔多市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守旧的资产阶级家庭。少年时期起就沉湎于宗教文化和文学作品。中学毕业后,考进巴黎文献典籍学校,但几个月后就毅然抛弃学业,转而从事文学创作。

莫里亚克是弹奏着诗人的七弦琴走上文坛的。1909年发表诗集《握手》,深得名作家雷斯的赞赏。1911年发表第二部诗集《告别青春》。1912年开始写小说,但一直未被世人注目。192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给麻风病人的吻》,是他的成名之作,从此莫里亚克蜚声文坛,陆续写下了一系列以资产阶段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剧为题材的著名小说。1925年发表的《爱的沙漠》获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这个书名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小说的主题。1932年发表《蝮蛇结》。此外还有小说《吉尼特里克斯》(1923)、《苔蕾丝·德斯盖鲁》(1927)等。1933年,莫里亚克当选为法兰西学士院学士。莫里亚克的小说充满乡土气息和宗教色彩。他善于提示资产阶级家庭的内在悲剧,因而被誉为"描写痛苦的大师"。1952年,"因为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是一位富于正义感的作家,他勇于跳出宗教樊篱,站在正义和进步的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他参加了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战后,成为最杰出的记者。在政治上,他积极支持戴高乐,维护民族独立,曾获"荣誉团大十字勋章"。戴高尔高度评价他,说他"一直忠于法国,选择了法国"。莫里亚克具有多方面的,他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戏剧家、文学评论家。他辛勤写作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卷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1970年莫里亚克去世时,戴高乐将军在唁函中赞誉他"代表了法国文学的精粹,是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丽的一颗珍珠。"

弗朗索丽·莫里亚克(1885-1970)是二十世纪法国杰出的社会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大师。他的作品以揭示人物心灵中最隐秘的底蕴,探寻人物行为的真正动机为特长,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书所收他的传世之作两部。《蛇结》是作家的代表作,整部作品通过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写给妻子的信,揭示了一个老守财奴的冷酷心灵。《苔蕾斯·德斯盖鲁》是作家最畅销的作品,描写了一个为了挣脱家庭的牢笼不顾一切毒杀丈夫的女性。莫里克于一九五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简介 ······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二十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社会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大师。他继承、发扬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像巴尔扎克似的揭露他那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但他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心理分析,而是要尽可能“揭示人物心灵中最隐秘的底蕴”,探寻人物行为的真正动机,并用诗一般的语言曲折表述出来,这就形成了独特的莫里亚克风格。他的高度浓缩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莫里亚克已成为二十世纪西方公认的经典作家之一。

莫里亚克于一八八五年十月十一日出生在法国西南波尔多一个大庄园主兼商人的家庭。他二十个月时丧父,由虔信天主教的母亲抚养长大,在当地的教会学校读书,因而终生信奉宗教。莫里亚克的曾祖父于一八四○年购得马拉加尔庄园,在这座庄园里,有大片茂密的松林和葡萄园。莫里亚克自小生活在绮丽的自然风光中,陶冶了诗人的气质。然而,法国外省闭塞、保守的气氛使他感到压抑。一九○六年,他赴巴黎从事文学创作。在出版了两本诗集后,于一九一三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身戴镣铐的孩子》。三十七岁时莫里亚克发表了《给麻风病人的吻》,从此进入他创作的旺盛期,相继发表了《火流》(1923)、《热尼特里克斯》(1923)、《恶》(1924)、《爱的荒漠》(1925,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苔蕾丝·德斯盖鲁》(1927)、《命运》(1928)、《堕落的人》(1930)、《蛇结》(1932)等重要小说,以及一些诗歌和文艺评论集。一九三二年莫里亚克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一九三三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战后,莫里亚克任记者,同时继续发表小说。一九五二年,莫里亚克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此后,他主要发表了一些回忆录。一九七○年九月一日,莫里亚克病逝于巴黎。戴高乐在唁函中将他誉为“嵌在法国王冠上最美的一颗珍珠”。

莫里亚克在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小说二十六部(其中两部是短篇集),诗集五本,剧本四个,散文几十本(包括文艺评论、日记、政论、传记、回忆录、随笔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