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普朗特类比
1)  prandtle analogy
普朗特类比
1.
Based on the Prandtle analogy,βfactor (β=(A_w/A_(wp))/(A_c/A_(cp)),A_w is the wetted area,A_c is the cross section area,and the subscript p means the plain tube) was introduced to revise the semi-theoretical fouling model.
本文基于普朗特类比,引入修正因子β(β=(A_w/A_(wp))/(A_c/A_(cp)),A_w为润湿面积,A_c为截面积,下标p表示光管),对半经验污垢预测模型进行修正,证明了螺纹管内参数对污垢热阻的形成影响很大,并建立了不同结构参数的螺纹管的统一结垢模型,对工程实际有一定指导意义。
2)  Prandtl number
普朗特数
1.
Prandtl number reflects the effect of energy and momentum transport in fluid; it has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thermodynamic and hoat transfer computation.
反映流体中能量和动量迁移过程相互影响的无因次组合数———普朗特数,在热力计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As the result shows, When Prandtl number increasing, That the torsion will distort the shape.
结果表明:对大普朗特数的流体,桡率将显著改变等温轮廓线的形状。
3.
Following previous studies of rectangular cavity enclosures of aspect ratio 2,direct numerical two-dimension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for the combined thermally and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convection flow in three Prandtl number fluids of 0.
针对矩形槽内导电流体普朗特数分别为0。
3)  Sadie Plant
普朗特
1.
It can be roughly presented by two schools of thinking: Donna Haraway s metaphor of cyborg and Sadie Plant s idea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technology.
普朗特(Sadie Plant)为代表的关于女性与电子技术之间的关系的主张。
4)  prandtl body
普朗特体
5)  prandtl tube
普朗特管
6)  Ludwig Prandtl (1875~1953)
普朗特,L.
补充资料:普朗特,L.
      德国力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1875年2月4日生于弗赖辛,1953年8月15日卒于格丁根。
  
  普朗特在大学时学机械工程,后在慕尼黑工业大学A.弗普尔(1854~1924)教授指导下攻弹性力学,1900年得博士学位。1901年在一机械厂工作中,因改进用管道抽吸废屑的装置发现了气流分离问题;后来在汉诺威大学任教授时,用自制水槽观察曲面流动现象,三年后提出边界层的理论。他在1904年海德堡国际数学大会上宣读关于边界层的论文(全名是《论粘性很小的流体的运动》),受到格丁根大学数学教授F.克莱因的赏识,克莱因推荐他担任格丁根大学应用力学系主任,后又支持他建立并主持空气动力实验所和威廉皇家流体力学研究所。在近半个世纪中,普朗特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力学方面取得许多开创性的成果。
  
  19世纪末,流体力学研究有两个互不相通的方向。一个是数学理论流体力学或水动力学,当时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计算结果与一些实验很不相符。另一个是水力学,它主要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半经验公式,应用于工程实际。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把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奠定了现代流体力学的基础。
  
  普朗特重视观察和分析力学现象,养成非凡的直观洞察能力,善于抓住物理本质,概括出数学方程。他曾说:"我只是在相信自己对物理本质已经有深入了解以后,才想到数学方程。方程的用处是说出量的大小,这是直观得不到的,同时它也证明结论是否正确。"
  
  普朗特在流体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①边界层理论。他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绕物体流动的小粘性边界层方程,为计算摩擦阻力、求解分离区和热交换等问题奠定了基础。②风洞实验技术。他认为研究空气动力学必须作模型实验。1906年建造了德国第一个风洞,1917年又建成格丁根式风洞。③机翼理论。在实验基础上,他于1913~1918年提出了举力线理论和最小诱导阻力理论,后又提出举力面理论等,为机翼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④湍流理论。提出层流稳定性和湍流混合长度理论。此外还有亚声速相似律和可压缩绕角膨胀流动,后被称为普朗特-迈耶尔流动。他在气象学方面也有创造性论著。
  
  普朗特在固体力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他的博士论文(1899)探讨了狭长矩形截面梁的侧向稳定性。1903年提出了柱体扭转问题的薄膜比拟法,后来被A.A.格里菲思和G.I.泰勒用来确定各种复杂截面形状柱体的抗扭刚度。 他继承并推广了 A.J.C.B.de圣维南所开创的塑性流动的研究。T.von卡门在他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1910)是关于柱体塑性区的屈曲问题。普朗特还解决了半无限体受狭条均匀压力时的塑性流动分析(1921)。他在塑性力学方面也有开创性的研究。
  
  普朗特培养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力学家,除近代力学另一奠基人卡门外,还有J.阿克莱特、A.L.纳戴、W.普拉格等。S.P.铁木辛柯和J.P.邓哈托也曾跟他作过研究工作。
  
  普朗特在应用力学、水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全部论文汇编为《全集》,共3卷,1961年出版。他的流体力学专著《流体力学概论》,1942年出版,中译本1974年出版,1981年出增订本。此外,他与O.G.蒂琼合写《应用水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1931年出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