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沙溪口流域
1)  Shaxikou catchment
沙溪口流域
1.
According to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in Shaxikou catchment,rainfall is used as the cluster index and 16 of them are chosen based on the influence factor of the prophase rainfall by time series.
根据福建省沙溪口流域雨量的时空分布,以降雨量作为聚类指标,根据前期降雨影响因子按照时间序列取16个指标,在空间上根据流域测点距离水库入口的远近分成远、中、近3个层次。
2)  Shaxi River Basin
沙溪流域
1.
Problems of water environment in Shaxi River Basi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otection;
沙溪流域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
3)  Shaxikou
沙溪口
1.
The Shaxikou dam safety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has been basically in normal operation for several years, except for some malfunctions of a few products.
沙溪口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已投运多年,其运行情况基本正常,但个别产品也出现过一些故障。
4)  Shaxikou Dam
沙溪口大坝
1.
Seepage Causes Analysis and Treatment at No.19 Dam Block of Shaxikou Dam;
沙溪口大坝19号坝段渗流成因分析及处理
2.
Cause analysis and effect of gallery cracks on dam block 19 at Shaxikou dam;
沙溪口大坝19号坝段廊道裂缝成因分析及影响
5)  Guangxi Watershed
广溪流域
6)  Youxi valley
尤溪流域
补充资料: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原文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牌释义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秋恨 李璟 (南唐中主)

题考〕 【南唐书】:『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此﹝浣溪沙﹞一调创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谓﹝摊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调结构破一句为两句,增七字为十字。后人以李璟本首细雨、小楼一联脍炙人口,因名之为﹝南唐浣溪沙﹞。而本调沙字意当为纱;或又作﹝浣纱溪﹞,则应作为纱,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调别名﹝山花子﹞。

作法〕 本谓四十八字,俨然一首七言诗,但颔联与尾联各缺四字耳。第一、二句,即为七言诗仄起之首二句。第三句亦与仄起七言诗之第三句同。而第四句仅三字,句法上二下一,为不完全之七言诗第四句。后半首二句句法,更与七言诗颈联无异。第三句亦与七言诗第七句相同,而末尾三字,其句法竟亦同于仄起七言诗之末尾三字。据词中有减字之例,则此调殆亦可名为减字七言诗矣。

菡萏香销翠叶残,

⊙●⊙○⊙●△(平韵)

西风愁起绿波间。

⊙○⊙●●○△(协平韵)

还与韶光共憔悴,

⊙●⊙○●○●(句)

不堪看。

●○△(协平韵)

细雨梦回鸡塞远,

⊙●⊙○○●●(句)

小楼吹彻玉笙寒。

⊙○⊙●●○△(协平韵)

多少泪珠何限恨,

⊙●⊙○○●●(句)

倚阑干。

●○△(协平韵)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