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晚年的熊十力
1)  Xiong Shili in his old age
晚年的熊十力
1.
Xiong Shili in his old age views Confuc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hina; Luo Guang, a scholar of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llectual circles; and the Chinese American scholar Du Wei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晚年的熊十力站在新中国的角度看待儒学 ,台湾学者罗光站在士林哲学的角度看待儒学 ,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站在现代性的角度看待儒学 ,分别提出儒家解释学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2)  Xiong Shi-li s Opinion on Buddhism
熊十力的佛学观
3)  Xiong Shi-li
熊十力
1.
Ethical Life and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A Study on the Materialized Construc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Life by XIONG Shi-li;
伦理生命的智识转向——熊十力人生哲学的“物性”构建
2.
Xiong Shi-li and Philosophical Transition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熊十力与儒学哲学化的向度扭转
3.
On the Influences of Wang Chuan-shan on Xiong Shi-li;
姜斋千载是同窗——论王船山对熊十力的影响(上)
4)  Xiong Shili
熊十力
1.
From Xiong Shili to Xu Fuguan:Loc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as for Human Mind;
从熊十力到徐复观:就本源而言的文艺定位
2.
On the innovating nature of the moral subject in Xiong Shili s Philosophy;
论熊十力哲学中道德主体的创新性
5)  the latter years of his life
他的晚年
6)  the afternoon of her life
她的晚年
补充资料:熊十力(1884~1968)
      中国近现代哲学家。原名升恒,字子真。湖北黄岗人。曾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入南京支那内学院学习并研究佛学,1922年到北京大学讲佛教唯识学。抗日战争期间曾讲学于四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新唯识论》(1932)、《破破新唯识论》(1933)、《十力语要》(1947)、《佛家名相通释》(1937)、《原儒》(1956)、《体用论》(1958)、《明心篇》(1959)、《乾坤衍》(1961)等。在北京大学讲唯识学期间,他感到佛教唯识学说过于烦琐而著《新唯识论》,融合儒释,提出自已的唯识学说,后舍佛学《易》,归宗孔子,推崇《易大传》,提出"摄体归用"的主张。《新唯识论》认为 "实体" 非离心外在的实体,名为"恒转"。恒转包含"翕"与"辟"的作用,实体一翕一辟,而有色法(物质现象)与心法(精神现象)。但又说恒转即是本心。他晚年所著《体用论》与《乾坤衍》中,不再讲"境不离识",而强调"体用不二",认为实体不是离开现象而独立的,是万物的内在根源,"物质与精神,皆实体之功用"。主张"摄体归用"。熊十力将此种观点托之于孔子,认为《易大传》中所谓乾即指生命和精神,所谓坤即指物质与能力,自称此种学说为"新易学"。
  
  熊十力企图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仍然倾向于唯心主义;晚年虽然肯定现象为真实,但并未接受唯物主义的真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