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原始社会道德
1)  morality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原始社会道德
2)  Social moral principle
社会道德原则
3)  primitive morality
原始道德
4)  Primitive society
原始社会
1.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Calls for Rigorous Studying Attitude——Questioning the View of "existing crimes in primitive society";
犯罪研究呼唤严谨的学风——兼质疑“原始社会存在犯罪”之观点
2.
Kinship Term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ao People and the Relics of Primitive Society——Taking Cenjiatun Village in Guangxi Rongshui Miao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苗族的亲属称谓特征与原始社会遗痕——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岑加屯为例
3.
The Origin of the Rights-The rights phenomena and rights mechanisms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原始社会的权利现象与权利机制
5)  the primitive society
原始社会
1.
On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f the coloured pottery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论原始社会彩陶纹样艺术
2.
The "law"of the primitive society is explored by decoding Malinowski s "The Crimes and Conventions of the Primitive Society",the classical work in anthropology of laws.
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的《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这本重要的法律人类学著作的解读来探析原始社会的"法律",对"什么是法律"进行梳理,并结合现实社会的法律状况,可以使人对人类法律发展的进程有一个认识。
3.
At last,the autho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the law in the primitive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essential charater of law.
本文从分析法的起源的定义入手来探讨法的起源问题,特别分析了法的概念和本质及其与法律的区别;针对传统的法的起源,对国家说提出了质疑;结合法的本质特征,提出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法的观点。
6)  social morality
社会道德
1.
It is controlled by social morality and sense.
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受到社会道德与社会理性的调控。
2.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minimize the negative social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shall connect moral ideas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 ideas to make social morality adapt to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ra.
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好科技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此文认为,应将社会道德的观点和科学技术的观点结合起来,让道德精神适应科学技术时代,并用道德之缰去约束科学技术这匹奔马,做到求真与求善的统一。
3.
However,she suffered a lot in the net of her life woven by family and social morality and stepped to the guillotine finally.
社会道德、柔弱的个性、虚伪的宗教三方面是造成苔丝悲惨一生的复杂根源。
补充资料:原始社会道德
      道德发展过程中第一个基本历史类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部落、氏族内部统一的道德。原始社会道德萌芽于人类脱离动物状态之初,并随着早期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相对于后来各个历史时代的道德,原始社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以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道德目的,以全体成员的平等、协同劳动、互相帮助等为基本内容。每个部落、氏族成员,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或争执中,都把本部落、氏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无条件地服从。②道德意识是自发的和贫乏的。这时由于思维和语言尚不发达,人们只能从感情、感觉和生活惯例上把握现实的道德关系,头脑中所形成的只是"有利的"和"有害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往往同时含有真假和美丑的意义。他们不仅用"有利"和"有害"评价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且也用这些观念评价自然现象。③调节功能具有狭隘性、外在性和权威性。在原始时代,人们的眼界始终未能超出部落、氏族的范围,道德调节仅限于本部落、氏族之内。人们往往把道德看作外在的力量,从而"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原始社会的道德调节所凭借的力量,主要是习惯、传统、禁忌和首领的威信等。这时的道德调节所具有的权威性,是以后各阶级社会的道德所无法比拟的。原始社会道德是纯真质朴的,往往同其他生活惯例、风尚习俗以及原始宗教混杂在一起。它以维护和追求整体利益为基础,以非强制性的习惯、传统和威信为手段,有力地调节人们的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是人类道德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开端。在这种道德风尚陶冶下,原始人那种无条件地履行公共义务和正直、诚实、刚毅、勇敢等品德,即使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也是值得称赞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原始社会道德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如血族复仇义务、食人之风和婚姻关系上的落后状态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