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Farmland
摊丁入地
1.
The Formation of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Farmland”Policy in Early Yongzheng Age;
雍正初年“摊丁入地”政策的形成
2) Tan Ding Ru Mu
摊丁入亩
1.
The Reasons for the Slow Implemention of Shanxi’s Tan Ding Ru Mu System and Its Impact
山西摊丁入亩全面实施迟缓之原因及影响
3) income reallocated
收入分摊
4) airing field
摊晾场地
1.
The airing field of traditional airing was the source where the microbes came from.
堆积发酵是利用自然接种,网罗、富集、培育有益微生物,传统摊晾法的摊晾场地是微生物的一个来源之处。
6) apportionment of price
分摊地价
补充资料:摊丁入地
摊丁入地 中国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摊丁入亩、地丁合一、丁随地起,通称地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的改革。 为了保证政府赋役收入 ,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以后征收丁银的标准,把丁银固定下来,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地创造了条件。康熙五十五年(1716),摊丁入地首先在广东实行。随后各省纷纷题请,至光绪八年(1882)全国绝大多数省府都实行了此项赋役制度。各省做法不尽相同,有的摊丁于地赋银,有的摊丁于地粮,有的则摊丁于地亩;或全省均摊,或各府州县分摊;有的民田与灶地、屯田分别摊征,有的通省地粮内均匀带征;个别者只将无业穷丁摊丁入地,有产之家仍不在其内。以后,各项差役、加征苛派亦陆续归入田赋,完成了赋役制度的改革。摊丁入地使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有所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制度的控制。这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