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严复名著丛刊
1)  "collection of Yan Fus Works
严复名著丛刊
2)  A Series of Beautified Famous Literary Works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
1.
The Aesthetical Features of A Series of Beautified Famous Literary Works;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的美学特征
3)  cataloging series titles
丛书名著录
4)  retranslating of famous works
名著复译
5)  A Review of YAN Fu s Matching between Name and Object
严复的正名论
6)  famous work
名著
1.
Viewing on the 80 years researches of Novels of Gods and spirits, which hold the center is famous work between the work and article, the researcher still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novel s edition, writer and subject.
纵观80年的神魔小说研究历程,从著述到文章,占据核心地位的还是对名著的探讨,所关注的依然是版本、作者、题 材等传统问题,而众多的神魔小说非名著群体则一直没有摆脱被冷落的命运,时代呼唤新的研究思维。
2.
The conversion of art form between famous work and adaptation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during the masterpiece adaptation.
原著和改编本之间艺术形式上的转换是名著改编关键的问题之一。
补充资料:严复
严复(1854~1921)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晚号瘉老人,别号尊疑、尺盦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卒于1921年10月27日。1877年(光绪三年),严复被选送英国学习海军驾驶。1879年归国,任教于福州船政学堂。次年,李鸿章新建北洋水师学堂成立,又奉调北上,任该学堂总教习,后升任会办、总办。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严复深受刺激,开始致力译著,主张变法图强以挽救民族危亡。同年,在天津《直报》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以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精神,公开申斥历代帝王是窃国于民的大盗窃国者,主张废除八股,取消科举制,他还指出欲求中国富强,必须变法,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革主张。1897年,他与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倡导变法维新,使《国闻报》成为与上海《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当时影响最大的报纸。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天演论》的出版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继续奋力于译事,到1909年(宣统元年),先后又译出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思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以及耶芳斯的《名学浅说》等书,共160多万字之巨,而且几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著。他还提出信、达、雅三条翻译准则,至今仍为致力译事者所尊崇,引为楷模。严复学贯中西,被誉为于西学中学皆为中国第一流人物。他是近代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一人。
   严复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1900年曾开名学会于上海,讲演名学。参加唐才常创立的国会,被推为副会长。1902年,受聘为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1905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并在次年任校长。191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科学长。同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校,复被荐为首任校长。辛亥革命后,严复趋于保守。1913年,他参与发起孔教会,极力主张尊孔读经;1915年,又列名于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筹安会。此后,他还支持宣扬迷信的灵学会。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还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加以诋毁,保守思想日趋严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