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cient Japanese painting
日本古代绘画
1.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ancient Japanese painting and Chinese culture.
日本古代绘画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古代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2) ancient paintings
古代绘画
1.
The first part state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hearing in ancient paintings by exploring its aesthetic connotation, changing course and historical value.
本篇论文名为《倾听泠泠之音:古代绘画中的听觉意趣》。
3) Ancient Japan
古代日本
1.
The ascendant of the power of Buddhism Temple in ancient Japan is based on the rising of political position and the economical power,both of which supplement each other.
古代日本佛教寺院势力的上升是以政治地位的提高为前提条件,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并且两者相辅相成,随着佛教的影响而扩大,伴随着庄园制的发展而高涨的。
5) Modern Oil painting of China and Japan
中日现代绘画
6) modern Japanese painting
现代日本画
1.
In particular,after World War II,modern Japanese painting of "sensualism" was developed and formed.
特别是在二战之后,发展形成了"感觉主义"的全新的现代日本画。
补充资料:日本古代建筑
指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建筑。日本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盛产木材,木架草顶是日本建筑的传统形式。房屋采用开敞式布局,地板架空,出檐深远。居室小巧精致,柱梁壁板等都不施油漆。室内木地板上铺设垫层,通常用草席作成,称为"疊"(汉语音译"榻榻米"),坐卧起居都在上面。古代日本风俗,一屋只住一代,下一代另建新屋居住,持统女皇(690~697年在位)以前,皇室也是每朝都营新宫。
钦明天皇在位(539~571)时,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建筑开始采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举架和翼角的屋顶。出现了宏伟庄严的佛寺、塔和宫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筑式样也发生变化。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收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到 9世纪末逐渐日本化;第二阶段是受中国宋、元、明三代文化的影响,到16世纪以后完成日本化。
神社 日本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筑物。神社历来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时期(如20年、60年)重建一次。所以,现存神社屋宇有些虽仍保留早期住宅遗风,但都是后世重建的。早期神社的平面和外观都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屋面无举折,不施彩色和雕饰。有两种基本式样: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现存社屋是1744年造替的,平面呈方形,悬山式屋顶,山面开门,室内有一根中心柱。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平安时代以后,神社建筑式样增多,出现了单间方形平面,两坡顶山面加一个披檐的"春日造";将"神明造"前檐披出成前廊的"流造";在主殿前接建一殿,两者屋顶联成勾连搭的"八幡造";在三开间社屋的左、右、前三面各加披檐的"日吉造"等。此后,神社的式样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到大正年间(1912~1926),日本全国有大小神社约12万所。
佛寺 日本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624年,日本全国有佛寺46所。奈良时代(710~784)佛教兴盛,全国佛寺增加到几百所。著名的是奈良前期重建的法隆寺(607)西院,其主要建筑物塔、佛殿、中门、回廊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建筑物,建筑式样仍保持飞鸟时期的特色。奈良中期迁都平城京后,大力吸收唐代中国文化,在各诸侯国建立国分寺,在平城京建造总国分寺──东大寺。东大寺的大殿面阔11间,高约40米,殿内佛像高20米左右,是当时日本最宏伟的建筑物,大殿前有东西二塔,后有讲堂,现在寺内仅铜佛是当时旧物。奈良后期的代表性建筑物唐招提寺(759)金堂,是中国鉴真和尚东渡后率弟子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平安时代(794~1192)贵族们向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促使华丽的阿弥陀堂发展起来,突出的遗例有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1053)、京都府净琉璃寺的阿弥陀堂等。其中凤凰堂汇集了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各方面的精品。镰仓时代(1192~1333)新兴的武士势力取代贵族集团执政,中国宋代传入的禅宗获得武士们的赞赏和信仰,禅寺由此兴起,实例有镰仓圆觉寺舍利殿等。此类寺?硗抡罩泄未ㄖ莆?"唐样";因袭平安时代旧样的建筑,称为"和样";另一些受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建筑式样影响的佛寺,则称为"大佛样"或"天竺样",典型实例有奈良东大寺南大门和兵库县净土寺净土堂。室町幕府时代(1338~1573),禅宗继续有所发展,在京都和镰仓都仿照南宋时中国禅宗的五山十刹之制,设立五山寺院。
住宅 日本早期住宅多采用木架草顶,下部架空如干阑式建筑。佛教传入后,住宅也有明显变化。圣武天皇在位时(724~748)朝廷鼓励臣下建造"涂为赤白"(柱梁涂朱,墙壁刷白)的邸宅。奈良时代留下的惟一住宅实例是已被改造成法隆寺东院传法堂的一座五开间木架建筑,原是圣武天皇皇后之母橘夫人的邸宅。平安时代贵族住宅采用"寝殿造"式样,主人寝殿居中,左、右、后三面是眷属所住的"对屋",寝殿和对屋之间有走廊相联,寝殿南面有园池,池旁设亭榭,用走廊和对屋相联,供观赏游憩之用。镰仓时代的武士住宅,出于防御上的考虑,平面形式和内部分隔都很复杂,布局和外观富有变化。僧侣们则因读经需要而在居室旁设置小间作为书房,这是"书院造"式住宅的萌芽。到了室町(1338~1573)和桃山(1573~1600)时期,书院造式住宅兴盛起来。这种住宅平面开敞、简朴,分隔灵活,室内设有"书院"(读书用的小空间)、"床之间"(挂字画和插花、插香等清供之处,形如壁 龛)、"违棚"(放置文具图书的架子)等陈设和室内处理,富有特色。由于商业繁荣,各地领主所在地,以城堡为中心的"城下町"(集镇)兴起,世俗建筑如市房、商家都有所发展;而茶道在武士和文人中的流行,又促进了茶室建筑的发展,以具有农家风味的草庵式茶室最富有特色,这种风格的建筑物称为"数寄屋"(意为风雅之屋)。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各地诸侯兴起一阵兴建城堡望楼──"天守阁"之风。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楼阁,不仅具有防御上的实用目的,而且还作为政治上炫耀和威慑的手段。著名的有犬山、姬路、松本、熊本、名古屋等天守阁。江户初期(1615)发布禁令,限制筑城,后此风渐绝。日本建筑形象(见彩图)。
古代的日本庭园建筑也颇具特色。
钦明天皇在位(539~571)时,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佛教传入,日本建筑开始采用瓦屋面、石台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举架和翼角的屋顶。出现了宏伟庄严的佛寺、塔和宫室,住宅和神社的建筑式样也发生变化。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收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文化,到 9世纪末逐渐日本化;第二阶段是受中国宋、元、明三代文化的影响,到16世纪以后完成日本化。
神社 日本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和英烈人物的建筑物。神社历来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时期(如20年、60年)重建一次。所以,现存神社屋宇有些虽仍保留早期住宅遗风,但都是后世重建的。早期神社的平面和外观都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屋面无举折,不施彩色和雕饰。有两种基本式样: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现存社屋是1744年造替的,平面呈方形,悬山式屋顶,山面开门,室内有一根中心柱。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平安时代以后,神社建筑式样增多,出现了单间方形平面,两坡顶山面加一个披檐的"春日造";将"神明造"前檐披出成前廊的"流造";在主殿前接建一殿,两者屋顶联成勾连搭的"八幡造";在三开间社屋的左、右、前三面各加披檐的"日吉造"等。此后,神社的式样和数量都不断增加,到大正年间(1912~1926),日本全国有大小神社约12万所。
佛寺 日本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之一。624年,日本全国有佛寺46所。奈良时代(710~784)佛教兴盛,全国佛寺增加到几百所。著名的是奈良前期重建的法隆寺(607)西院,其主要建筑物塔、佛殿、中门、回廊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建筑物,建筑式样仍保持飞鸟时期的特色。奈良中期迁都平城京后,大力吸收唐代中国文化,在各诸侯国建立国分寺,在平城京建造总国分寺──东大寺。东大寺的大殿面阔11间,高约40米,殿内佛像高20米左右,是当时日本最宏伟的建筑物,大殿前有东西二塔,后有讲堂,现在寺内仅铜佛是当时旧物。奈良后期的代表性建筑物唐招提寺(759)金堂,是中国鉴真和尚东渡后率弟子建造的,反映了中国唐代建筑的风格。平安时代(794~1192)贵族们向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促使华丽的阿弥陀堂发展起来,突出的遗例有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1053)、京都府净琉璃寺的阿弥陀堂等。其中凤凰堂汇集了绘画、雕刻、工艺、建筑各方面的精品。镰仓时代(1192~1333)新兴的武士势力取代贵族集团执政,中国宋代传入的禅宗获得武士们的赞赏和信仰,禅寺由此兴起,实例有镰仓圆觉寺舍利殿等。此类寺?硗抡罩泄未ㄖ莆?"唐样";因袭平安时代旧样的建筑,称为"和样";另一些受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建筑式样影响的佛寺,则称为"大佛样"或"天竺样",典型实例有奈良东大寺南大门和兵库县净土寺净土堂。室町幕府时代(1338~1573),禅宗继续有所发展,在京都和镰仓都仿照南宋时中国禅宗的五山十刹之制,设立五山寺院。
住宅 日本早期住宅多采用木架草顶,下部架空如干阑式建筑。佛教传入后,住宅也有明显变化。圣武天皇在位时(724~748)朝廷鼓励臣下建造"涂为赤白"(柱梁涂朱,墙壁刷白)的邸宅。奈良时代留下的惟一住宅实例是已被改造成法隆寺东院传法堂的一座五开间木架建筑,原是圣武天皇皇后之母橘夫人的邸宅。平安时代贵族住宅采用"寝殿造"式样,主人寝殿居中,左、右、后三面是眷属所住的"对屋",寝殿和对屋之间有走廊相联,寝殿南面有园池,池旁设亭榭,用走廊和对屋相联,供观赏游憩之用。镰仓时代的武士住宅,出于防御上的考虑,平面形式和内部分隔都很复杂,布局和外观富有变化。僧侣们则因读经需要而在居室旁设置小间作为书房,这是"书院造"式住宅的萌芽。到了室町(1338~1573)和桃山(1573~1600)时期,书院造式住宅兴盛起来。这种住宅平面开敞、简朴,分隔灵活,室内设有"书院"(读书用的小空间)、"床之间"(挂字画和插花、插香等清供之处,形如壁 龛)、"违棚"(放置文具图书的架子)等陈设和室内处理,富有特色。由于商业繁荣,各地领主所在地,以城堡为中心的"城下町"(集镇)兴起,世俗建筑如市房、商家都有所发展;而茶道在武士和文人中的流行,又促进了茶室建筑的发展,以具有农家风味的草庵式茶室最富有特色,这种风格的建筑物称为"数寄屋"(意为风雅之屋)。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各地诸侯兴起一阵兴建城堡望楼──"天守阁"之风。这是一种木结构的高层楼阁,不仅具有防御上的实用目的,而且还作为政治上炫耀和威慑的手段。著名的有犬山、姬路、松本、熊本、名古屋等天守阁。江户初期(1615)发布禁令,限制筑城,后此风渐绝。日本建筑形象(见彩图)。
古代的日本庭园建筑也颇具特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