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新派武侠小说
1)  Chinese new style WuXia novel
中国新派武侠小说
2)  new style sodordsmen novel
新派武侠小说
1.
He gappends pitriotism,nomanticsm,practice consciousness,his civilian culture with not in dread of hardship and disdaining nobility culture to new style sodordsmen novel.
向恺然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他的成功之道在于传承湖湘文化精髓,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勇于尝试不畏艰难的践履意识以及南蛮草根文化对庙堂文化的蔑视,注入武侠小说,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小说类型,并在20世纪大放光彩。
3)  Chinese swordsman novels
中国武侠小说
1.
From the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here are several hundreds of Chinese swordsman novels in Thai editions which are repeatedly printed until the present time.
20世纪60、70年代泰国开始大规模引进中国武侠小说,很快便形成了一个更为高涨的翻译、介绍与阅读武侠小说的热潮。
4)  New Martial Arts Fiction
新武侠小说
1.
Overseas Chinese-Languag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Criminal Psychology and the New Martial Arts Fiction;
犯罪心理学视野下的台港新武侠小说
5)  modern Chinese WuXia novel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
6)  Thai-editions China swordsman novels
泰译本中国武侠小说
补充资料: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

    中国小说的一大类别。“侠”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在《韩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至于武侠小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记·游侠列传》,是武侠史上最早的篇章。
    发展简况 第一部武侠小说 当推汉代无名氏的《燕丹子》,六朝时期的武侠小说侈谈鬼神,侠客也常用怪诞的手段来达到行侠的目的。代表作品有干宝《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李寄》和陶渊明《搜神后记》中的《比丘尼》等。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把以武力挟持他人的人也归之于“侠” ,代表作品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周处》、《戴渊》等,为后世的武侠小说塑造性格复杂的侠客形象开了先河。唐代的武侠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趋向成熟。代表作品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袁郊的《红线》、裴铏的《聂隐娘》、《昆仑奴》等。宋代武侠小说主要模仿唐代,但也有不同于唐代的作品。例如,含有丧国失地后思乡之情的《侠妇人》,着重写道教法术的《李胜》,讲述盗贼机智狡黠的《我来也》等。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已处于低潮,但有一部短篇文言武侠小说集《剑侠传》,采自唐、五代、宋的传奇小说,多属脍炙人口的精品。白话武侠小说自宋元话本开始  ,日趋兴盛 ,明代短篇白话武侠小说散见于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中,代表作品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钱》等。长篇白话武侠小说当推元末明初成书的《水浒传》,是古代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清代是武侠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高峰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 4个流派:忠义盗侠型、武侠公案型、英雄儿女型、武侠神怪型。文言的有蒲松龄的短篇《小翠》、《娇娜》、《聂小倩》等,白话的以天花藏主人编次的《济公全传》和唐芸洲编次的《七剑十三侠》为代表。《济公传》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武侠小说,主人公济颠是一位亦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剧性人物,成为后世武侠小说中喜剧侠客形象的重要渊源。
   20世纪前半期武侠小说不仅作品多,传播广,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古代武侠小说有明显的区别。出现了北派四大家:还珠楼主(1902~1962) ,以写奇幻的剑仙取胜,代表作为《蜀山剑侠传》;白羽(1899~1966),以写人情世故擅长,代表作为《十二金钱镖》;郑证因(1900~1960),以写帮会争斗、武功技击称雄,代表作为《鹰爪王》;王度庐(1909~1977),以写悲剧侠情闻名,代表作为《鹤一铁》系列五部曲。
   50年代初,武侠小说在经过一度沉寂之后在港台复兴,在小说的内容、技巧上都与1949年以前的武侠小说有明显的不同,人们习惯上称作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作品层出不穷,水平很不整齐,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三人的影响最大。金庸的代表作品有《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梁羽生的代表作品有《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七剑下天山》等。古龙的代表作品有《楚留香传奇》系列、《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等。
   大陆的武侠小说是从80年代复兴的。 1981~1985年,以刊于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中篇武侠小说为主,1986  年以后,长篇武侠小说竞相推出。代表作品有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残墨的《神州擂》、赵西玉的《达摩剑》、张宝瑞的《八卦掌传奇》等。
    基本要素 ①侠义精神。随着武侠小说的发展,侠义精神也逐渐丰富起来,成为一种向不公道的命运或体制抗争的精神;一种临危不惧、克服困难的精神;一种维护正义、虽死不悔的精神。②武功。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力有勇的功夫、技击,另一类是奇幻的剑术、神通。发展到新派武侠小说,出现了惊世骇俗的武功。③武器。武侠小说的背景一般是古代,所以书中所用的武器,一般都源于古代,但许多武器经过作者的加工,变得更精致,更神秘,更有威力。20世纪初的武侠小说家,在十八般兵器之外创造了不少奇门兵刃,甚至一些日常用品如折扇、拂尘、念珠、渔网、船桨、棋盘、棋子、衣袖、绣花针等,都可以成为武器。发展到新派武侠小说,提出“无剑胜有剑”,凭身体的机能和情感,例如啸声、吼声、指力、掌力,哭、笑,飞花摘叶等,都能克敌制胜,武器就无边无际了。④ 江湖(或称武林)。是一个幻化的象征结构,是个没有政府的世界。在那里,官府不理,法令不行,不拘于礼法,没有生活负担。江湖为武侠小说设置了其他小说体裁所没有的自由,给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