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历史哲学中的二律背反
1)  antinomy in philosopy of history
历史哲学中的二律背反
2)  Philosophic History
哲学的历史
3)  On Two Chengs Philosophy of History
论二程的历史哲学
4)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分析的历史哲学
1.
Walsh named the epistemology of history as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the knowledge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 as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此后历史哲学研究的重点由历史本体论转到历史认识论上来,从而开辟了“分析的历史哲学”这门新科学。
5)  Chen Liang s Historical Philosophy
陈亮的历史哲学
6)  historical philosophy
历史哲学
1.
The World History of the Spirit s Development——on the logistic core of Hegel s historical philosophy;
“精神”发展的世界历史——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内核
2.
Brief analysis of Sun Yat-sen s historical philosophy idealogy;
论孙中山的历史哲学思想
补充资料: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
antinomies
    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 :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 ,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康德强调,这4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 ,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自体。康德还认为,在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中同样存在二律背反。在道德领域里,康德认为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 ,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