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王熙凤研究
1)  WANG Xi-feng research
王熙凤研究
2)  Wang Xifeng
王熙凤
1.
The Finery of Wang Xifeng, theFragrant Heroine -One of finery research series in Dreams in Red Chamber;
"脂粉英雄"王熙凤的服饰——《红楼梦》服饰研究系列之一
2.
Why Xue Baochai Did not Talk to Wang Xifeng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一座休眠的活火山——《红楼梦》中薛宝钗与王熙凤不说话原因探索
3.
On the Contrast of the Two Figures:Wang Xifeng and Zeng Siyi;
王熙凤与曾思懿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3)  WANG Xi-feng
王熙凤
1.
On the Comparison of Tragic Marriages between WANG Xi-feng and Scarlett;
王熙凤与斯佳丽婚姻悲剧比较
2.
Contextual Adaptability Study on WANG Xi-feng s Speech Communication;
试论王熙凤言语交际中的语境顺应
3.
″The Heroine of Rouge and Powder″ and ″the Beautiful Woman in a Trouble Time″——The Comparison of Wang Xi-feng and Housga;
“脂粉英雄”与“乱世佳人”异同论——王熙凤与郝思嘉形象比较
4)  Coding words for Wang Hsi-feng
王熙凤判词
5)  Wang Xifeng's utterance
王熙凤话语
6)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Image of Wang Xi-feng
王熙凤形象浅析
补充资料:王熙元居士(1932~1996年)
【王熙元居士(1932~1996年)】
  以接引青年知识份子学佛为宗旨的《慧炬杂志》,创刊于一九六一年十一月,迄今已有四十一年(至二〇〇二年)的历史,出刊逾四百期。在佛教刊物中,除了《海潮音》发行迄今七十余年,《菩提树》出版迄今四十余年,《慧炬》从未间断的出版四十一年,应该算是一分历史悠久的刊物了。《慧炬》创刊之初,首任总编辑并为慧刊打下基础的,是我国第九位国家博士,儒佛兼通的王熙元教授。
  王熙元教授,是一个战乱时代苦学成功的典范。原籍湖南省湘乡县,以曾祖父课亭公客居南京,开设三元堂国药号,故熙元于一九三二年岁次壬申正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南京[注:《佛学因缘》一书作者简介及《慧炬杂志》三八五·三八六期合刊〈敬悼王熙元教授〉一文中,刊为一九三五年出生,而〈王熙元先生行状〉刊为一九三二年出生,今从行状]。时当九一八国难之后,他父亲投笔从戎,服务于空军单位,以此他小学六年,三易其地,初在南京,继在汉口,最后在湘西芷江,转徙流离,备受战乱之苦。但也以此生活锻炼,养成他坚毅不拔、乐观进取的性格。
  一九四九年,熙元年十八岁,神州板荡,政府播迁,熙元依父母随服务单位来到台湾,居住屏东县东港,就读空军致公中学。初中毕业,考取台北师大附中,三年毕业,一九五七年以第一志愿考取师大国文系,四年之间,沉浸于文哲领域,博览经史,成绩每为同侪之冠。师大卒业,以第一名考取母校国文研究所,受学于林景伊、高仲华、李渔叔、巴壶天诸大师,由是厚植学力,以《历代词话叙录》论文获硕士学位。继而又以榜首考入国研所博士班深造,以六年之力,撰著五十万字之《谷梁范注发微》一书,于一九七〇年七月,获国家文学博士学位。
  先是,教育暨工业界先进周宣德居士,于一九五八年,以其亲友馈赠的六十寿诞礼金,恭印《八大人觉经》及选录梁启超先生佛学文章辑印为《佛教之特色与价值》二书,广赠大专院校在校青年,并征求读后心得报告。熙元在巴壶天教授鼓励下撰文应征,以文理清晰,屡获奖学金。周宣德居士欲办一杂志,作为应征论文的发表园地,商之于侨居加拿大的詹励吾居士,得到詹居士的赞助,《慧炬杂志》乃于一九六一年创刊。创办人周宣德居士,在众多申请奖学金的青年中,独属意师大国文研究所硕士班的王熙元,邀请熙元担任《慧炬》的总编辑,熙元膺命,编辑年余后,以忙于撰写论文而辞职。一九七〇年七月,熙元获国家文学博士,受聘为母校专任教席,同时应周宣德居士之请,出任慧炬杂志社社长。以后担任慧炬机构的慧炬杂志社、慧炬出版社、詹煜斋居士佛教文化奖学基金会、纪念余家菊先生文教奖学基金会等会、社董事,中华慧炬佛学会常务理事等多种职务,前后为慧炬的弘法事业付出三十多年的心力。关于这一段经过,他在〈慧炬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也有详细的叙述:
  三十年前,周老师创办《慧炬》,当时我在师大国文研究所研究,深受他的宗教精神感召,担任创刊初期的总编辑职务,负责策画内容编排,常与周老师见面谈话,深知他的苦心,是要将一粒粒菩提种子,散播到大专校园,让知识青年接受佛教的导引,成为未来复兴佛教的新生力量。
  草创期的《慧炬》,因经费不足,采取八开单张报纸型,每月出版一期,主要刊载当时中国佛教会国际文教奖学基金会等机构所举办的奖学、征文及佛教界鼓励、奖助青年学佛的各项消息,并选登学生优秀作品,籍此互相观摩,免费提供大专生阅读,是当时荒芜的佛教文化园地中,属于佛教青年仅有的一份小刊物。主编《慧炬》一年以后,因个人忙于撰写硕士论文,只得中辍编务,次年即因周老师筹得较多财力,遂改为三十二开小本杂志型,以求方便学生携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