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秦 丹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建置始于秦朝,已有2m0多年历史。古名云阳,亦名曲阿、凤美、简州、兰陵、延陵等。唐玄宗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才命名丹阳,沿用至今。
丹阳诸山为宁镇山脉之余绪,其大都分布于丹阳城的东北部和西部,而东南为长江三角洲之冲积平原,属江南“鱼米之乡”。境内较高的山岭有60多个,如嘉山、沈山、管山、白鹤山、观音山、黄连山等,这些山岭不仅风景峻秀,且多迷人的神话传说,别有风致。其中管山为丹阳抗日游击战争之根据地,当年管文蔚、管寒涛、陈云阁等同志在此山开展革命工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
丹阳河湖众多,其主要有练湖、大运河、九曲河、香草河及许多渎、港、涧、塘、泉等。其中以练湖为最大。练湖周长40余里,由高骊山、长山八十四脉下泄之水汇流而成。练湖碧波千顷,水云漂缈。湖心有墩,古代建有亭、台、轩、榭。南朝齐、粱时,君臣每宴集于此。当时建有“望云临水之轩”、“集思广益之斋”,并建有“大白亭”、“刘猛将军词”、“忠义祠”、“名宦生词”等。佛殿僧房,回廊曲榭。桂花开时,香闻数里;荷花开后,菱藕满湖。古时的道人墩上,金碧辉煌,竹树掩映,一派湖光山色,荡涤胸襟。与镇江金、焦二山媲美,别具一格。
丹阳的名胜古迹虽多,但以六朝陵墓石刻最为著名。丹阳因为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根据我国民族“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传统习惯,齐梁帝王死后大多归葬丹阳。他们皆多选择在背依山岗,面临开阔的平地。现在丹阳的荆林、胡桥、建山、坤城等几个乡的山凹里,有齐高帝、梁文帝、梁武帝等陵墓十一处,石刻十二处。墓前设置成对的石兽有二十多只,至今保存完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据丹阳县志记载,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共有十二处,现分述于次:
1.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建成于公元479年。在今丹阳胡桥乡狮子湾。陵前有石刻麒麟、天禄一对。天禄身长2.90米,腰围2.04米,高2.75米,麒麟头颈残缺。
2.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建成于公元493年。在丹阳建山乡田家村南。帝在位十一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陵前现存石兽两只,天禄身长3.15米,腰围3米,身高2.80米,麒麟身长3.15米,腰围2.51米,高2.20米。
3.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建成于494年,在丹阳胡桥乡仙塘湾。陵前石兽二只,天禄身长2.52米,高2.75米;麒麟身长2.90米,腰围2.40米,高2.42米。
萧道生本人未做过皇帝,其子萧鸾称帝后,追尊父为齐景帝。
4.齐高帝萧道成泰安陵,建成于482年,在丹阳胡桥乡赵家湾。其在位四年,死时五十六岁。陵墓于1908年已掘,石兽已毁。
5.齐明帝萧弯兴安陵,建成于498年,帝在位五年,高帝、武帝的后代几乎被他杀尽。死时才四十七岁。墓在丹阳荆林乡三城巷北。陵前有麒麟和天禄各一对。
6.齐前废帝萧昭业郁林王墓,建成于公元494年7月。萧鸾
以太后命“执帝”“杀之”,死时才22岁,“追废帝为郁林王”、“葬以王礼”,在丹阳埤城乡林丰大队水经山下,墓前有石辟邪二。
7。齐后废帝萧文海陵王墓。萧鸾“迎新安王昭文即皇帝位时才十五岁,同年十月,诈称海陵王有疾,数遣御师瞻视因而须之。墓在郁林王墓南侧,墓前有石辟邪二。
8.梁文帝萧顺之建陵。公元502年,萧衍为帝,追尊其父为文皇帝。陵曰:“建陵”。陵前设置天禄、麒麟一对。天禄身长3.10米,腰围2.76米,麒麟身长3.05米,腰围2.70米。有神道石柱二根,两石柱上端有神道石额两块,石额上刻有“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个大字,左右相向,左为正文顺读,右为反文逆读。
9.梁武帝萧衍修陵。公元502年,萧衍自立为帝,在位四十九年,公元549年卒,时年八十六岁,十一月葬修陵。在丹阳荆林三城巷地。陵前现存天禄一只,身长3.10米,腰围2.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