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春秋时期遗址
1)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ite
春秋时期遗址
2)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期
1.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berry Field and Marriage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论桑林与春秋时期婚姻之关系
2.
Liabilities and Political Crisi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期的债务问题与政治危机
3.
On the Rise of the Learning of Principl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略论春秋时期礼学的兴起
3)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期
1.
New Standpoint on the Calendar of State Lu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期鲁国历法研究的一些新观点
2.
The Concept of Chastity and the Customs of Intersexual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时期的两性习俗与贞节观
3.
Debate on the Businessmen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dustry and Commerce Serving the Government and Businessmen in the Pre-Qin Period(Ⅱ);
论春秋时期的商人——“工商食官”制度与先秦时期商人发展形态研究之二
4)  politics in Spring and Autumn Ages
春秋时期政治
5)  the Yinzhou and Chunqiu period
殷周春秋时期
6)  Western Zhou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西周春秋时期
1.
On the basis of the advanced handicraft industry of Shang Dynasty,the handicraft industry of Wei made further progress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which can be seen from the unearthed artifacts and the commerce circulation.
在商代先进手工业的基础上,卫国的手工业在西周春秋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从出土实物还是商业流通状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补充资料:春秋战国时期教育
      这一时期(公元前770~前221)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进入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的新时期。西周末年,奴隶主贵族的官学已经形同虚设,昔日庄严神圣的官学出现了学生无心读书,整天游荡嬉戏的局面。这是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日趋没落的反映。到了春秋时期,连虚设的官学也几乎不存在了。古史资料关于春秋时期官学的记载只有两条:一条是《诗·鲁颂·泮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另一条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传记说郑子产"不毁乡校"。当时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左传·昭公十八年》)这不仅是因为奴隶主贵族不可能再垄断学校;同时,也是由于奴隶主贵族学校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因而官学必然地要衰废。春秋中期以后,诸侯国势力的强大,迫使周天子失去了"共主"的地位,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中逐步取得了政权,这些是奴隶制官学衰废的历史背景;而"士"的出现,则是私学兴起,造成"文化下移"的社会基础。
  
  士阶层的形成及私学的兴起 "士",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士阶层中有文士、武士,也有能文能武之士。士最初是从奴隶主贵族游离出来的,有一些是属于平民阶级,也有一些是属于新兴地主阶级,以及获得解放的奴隶上升为士的。周平王东迁时,王宫里的一些文化官吏流落到各地。周王室在公元前 675年、前635年和前516年,先后发生了争王位事件。世代掌管周史的司马氏流落到晋国,以后又分散到卫、赵、秦诸国。还有一部分文化官吏和百工,带着宫廷的典籍逃亡到楚国。《论语·微子》记载了周天子宫廷中掌管礼乐的官吏纷纷出走的情况:大乐师挚到齐国,二乐师干去楚国,三乐师缭到蔡国,四乐师缺去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居汉水附近,少师阳和击磬的襄移居于海边。这些文化官吏由于失去了世袭的职守,流落于社会之后,成了历史上第一批专靠出卖知识糊口的士。据有的人分析,其中有些人可能作了私学的教师。
  
  在社会阶级关系不断分化集结的过程中,士阶层有了新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者或新兴地主阶级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争先"招贤纳士"。当时,士在行动上有较大的自由,"士无定主",因而成了统治者竞相争取的对象。春秋初期,出现了"养士"之风,如《国语·齐语》中说,齐桓公养游士80人;"季孙养孔子之徒,所朝服与坐者以十数。"(《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到了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就更为盛行,诸侯国君,如秦穆公、 魏文侯、齐威王、 齐宣王、梁惠王、燕昭王都一度为士众所归。尤其是齐威王和宣王建筑了高门大屋的稷下学宫,"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史记·田齐世家》中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士阶层中有些人抱残守缺,墨守成训,有些人则转变成为批判旧奴隶制、批判旧文化的思想先驱。士阶层产生、发展和分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发展的过程。
  
  从春秋时期阶级斗争发展的形势及士阶层形成的历史来看,有人认为私学在春秋初期就应该产生了,然而尚无确凿的史料证明。但春秋中期已经有了私学,是可以肯定的。《吕氏春秋·离谓》中记载了郑国邓析办私学的事迹。邓析私学不讲诗书礼乐这套旧课程,讲的是自著的《竹刑》,专门教人打官司"学讼";《列子·仲尼》中,记有郑国伯丰子也和邓析同时开办私学。这些都是在孔子私学之前。鲁国少正卯和孔子同时在鲁国办私学,传说少正卯的私学名声也很大,曾把孔子私学的学生吸引过去,几乎使孔子私学垮台。到了春秋末期,私学日愈兴盛。儒墨两家的私学,是当时的"显学"。
  
  儒家学派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教育上影响都较大的一个学派,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丘、孟轲、荀况等。
  
  孔子私学 孔子大约在30岁时,开始讲学,创办了儒家学派的第一所私学。颜渊、曾点、季路等就是他最早的学生。孔子平时在曲阜城北的学舍讲学,出外游历时,弟子们也紧相随。孔子在社会上渐渐有了名声,弟子也就越来越多,孔子私学成了规模很大的教学团体。孔子开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地区、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入学。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所组成的,据近人考证,孔子学生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孟懿子等少数几人。孔子私学教育的对象从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了当时士阶层的兴起,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孔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培养从政的人才。"学而优则仕"包涵着这样的意思,即不学,或者虽学而不优,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用它来补充世袭制,这一点对于奴隶制传统是有所突破的,对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私学,以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这是儒家私学有别于墨家、法家私学的基本特征。孔子私学里主要的科目是"诗、书、礼、乐",目的在于灌输奴隶主阶级的政治、道德思想,是为了"复礼"。但是,孔子私学所传授的也不都是宣扬奴隶主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其中一部分是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以及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奴隶主贵族的反抗、控诉的材料。例如:《尚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据清代顾栎高的《毛诗类释》中的统计,《诗经》讲到的动植物达 334种,而且记录了大量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物性、栽培和饲养的方法。孔子通过办私学,把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六艺推广到平民中去。孔子私学里,要求学生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而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而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首先是重视树立学生的道德信念,并予以感情的陶冶与意志锻炼,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在春秋末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40多年,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是其他学派的私学所不及的。它在学术思想上的贡献和影响,也是当时没有哪一家私学可以相比的(见孔丘)。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教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私学和荀子私学。他们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学说。
  
  孟子私学 战国中期有很大影响的学派。"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私学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孟子私学特别重视人的内在能力的培养,主张发挥人天生的善性。把教育看作是人心内发的作用。这种理论是神秘主义的,但触及了制约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孟子私学的这些理论和经验,成了后世儒家教育的经典(见孟轲)。
  
  荀子私学 战国末期集大成的学派。荀子15岁时,到稷下学习,后来又在这里长期执教,曾三次被尊为稷下学宫的"祭酒",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荀子打破了"儒西行不到秦"的惯例,带着学生到秦国访问。他晚年到了楚国,春申君派他当了兰陵令,后来留居兰陵,讲学著书。荀子私学恰与孟子私学相反,把教育看作是"外砾"、后天的过程。所以强调"化性起伪"。荀子私学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因而在儒家经典的传授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西汉的许多经学大师,在学术思想上大多是渊源于荀子学派。荀子私学,对学生要求很严格,教师有绝对权威,因而能够培育出像李斯、韩非这样在当时属于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见荀况)。
  
  墨家学派 它在春秋末及战国时期和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成员多数来自社会的下层,有些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墨家创始人墨子,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做过宋国的大夫。他北至齐,西使卫,两次到过楚国。所到之处,都有学生随行。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三派: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南方、北方,以及西方的秦国都有墨家私学弟子的踪迹。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墨子之门多勇士"(陆贾:《新语》),"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墨家私学可以派学生去做官,但不能违背墨家"兼爱"、"非攻"的宗旨,否则随时将学生召回。墨家私学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服从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庄子对此极为赞赏,他说:"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反对派孟子也不得不承认墨家私学"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的精神。墨家私学里,生产劳动、科技知识是主要科目,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见墨家教育思想)。
  
  道家学派 道家私学主要有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黄老学派,以宋钘、尹文、接予、环渊等为代表。另一派是以庄子为代表。他们都继承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即《道德经》)一书(见图),有人认为可能就是环渊在稷下讲学时写成的。稷下黄老学派的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后,向唯物论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则把老子"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思想引向极端。 庄子说:"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庄子·骈拇》)。他认为教育是桎梏人性的,应该取消。庄子消极、颓废的思想,对魏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见道家教育思想)。
  
  法家学派 法家学派的产生,与子夏有关。孔子死后,子夏到魏国,在西河讲学,弟子三百多人,李悝、吴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学生。战国中期著名的法家商鞅,就是李悝的学生。商鞅提倡"耕战",非议"诗书",排斥"礼乐",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以官吏"为天下师","学读法令"。韩非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法家学派的这种主张,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它是不可取的(见法家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教师可以随处讲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有了较广泛的联系。由于各家各派相互抗衡,又相互补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这既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同时又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各家各派的大师辈出。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等是其中的佼佼者。(见彩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还在于教育理论上的成就,尤其是儒家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儒家后学,总结了这一时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撰写了《学记》、《大学》、《中庸》,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学制的体系、道德教育体系、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等方面的理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自成体系的教育著作,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