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presentative theory of He Qifang
何其芳的典型理论
2) He Qifang
何其芳
1.
On the Color Images in He Qifang s Prediction;
试论何其芳《预言》里的“颜色意象”
2.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Factors of He Qifang s Early Poems;
论何其芳早期诗歌特点及形成因素
3) He Qi-fang
何其芳
1.
He Qi-fang s Spirit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ongqing Period;
重庆时期何其芳的文学批评精神
2.
He Qi-fang s Poetic Charater in the Period of 1949-1966;
十七年时期何其芳诗性人格的呈现
3.
On the Artistic Meaning of "Three Gorges Complex" in HE Qi-fang s Huamenglu;
论何其芳《画梦录》中“三峡情结”的创作意义
4) prototype theory
典型理论
1.
Wang Changxi,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of CET 4 getting from prototype theory.
语法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语法项目的繁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很多麻烦 ,人大教授王长喜将语法项目归为十个主要易考类型 ,本文以此种分类为基础 ,结合典型理论的基本观点 ,探讨典型理论对大学英语四级语法教学的启示 ,认为教师在课前可以将每个类型的语法点按隶属度的高低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在教学时 ,先教典型成员 ,再根据非典型成员与典型成员的相似 ,逐步介绍非典型成员 ,指出其相似处和不同处 ,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对这个类型的整体印象 ,而且清楚各语法点之间的联系 ,更好地掌握它们。
2.
This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Shakespeare s artistic achievements in character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prototype theory.
运用典型理论论证莎士比亚戏剧人物塑造的特点;2。
5) He Qifang phenomenon
何其芳现象
1.
Re-criticism about “He Qifang Phenomenon” ——a Summary Speech at He Qifang s 90~(th)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 Qifang;
“何其芳现象”再批判——纪念何其芳诞辰90周年暨第二次何其芳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
6) He Qifɑng
何其芳(1912~1977)
补充资料:何其芳(1912~1977)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至1935年毕业。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四川万县,执教于师范学校,继续写作诗歌、散文等。1938年,何其芳先去成都在中学任教,并从事文艺工作,除诗歌创作外,还写了较多社会内容的杂文。同年8月,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又随贺龙部队经晋西北到冀中根据地。这段经历,标志着他开始踏入了一个新的生活历程。1939年7月回延安,后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任。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整风运动。从此,他的诗歌、散文、杂文有了明显的变化。1944年4月至1947年,何其芳两次赴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并在《新华日报》、《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积极参加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艺界的文学论争。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工作。1947年3月回延安,10月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土改、整党等。自1948年底起,多年在马列学院(即高级党校)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间或有些诗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他主持筹建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53年该所成立起,先后任副所长、所长职务,直到逝世。40年代以来,何其芳在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外国文学、诗歌理论等研究方面,尤其是在阐述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整理文学遗产方面都发表过重要的见解,在参与文艺论争中也写了不少有理论见地的文章。曾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 《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 《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等著作出版,这些著述,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对复杂的文学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是他独立研究的成果。在"左"的思潮盛行的年代里,虽然也不免受到一些"左"的影响,但他更着力的是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错误,因此一再受到来自"左"的方面的指责批评。这种科学精神和理论勇气,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事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形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刻意集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这种情况在《刻意集》(1938)的部分作品、尤其是稍后的《还乡杂记》(1943)中,有了变化。作品写到了人间的不平和痛苦,诅咒战争和侵略,增强了时代气氛。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还乡杂记·代序》),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何其芳这种艺术上的探求,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活中。但是随着思想内容的发展,他的审美观念也产生着变化。在谈到《还乡杂记》时说:"我的情感粗起来了。它们和《画梦录》中那些雕饰幻想的东西是多么不同呵。"(《还乡杂记·代序》)真正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他后来自称1938年的创作有"初上战场的新兵的激动"(《星火集·后记》)。诗集《夜歌》(收1938~1942年的作品,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出版时,加入1945~1949年3首)中的第1首《成都,让我把你摇醒》,不仅呼唤现实,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惊醒;1939年所作《一个泥水匠的故事》热情歌颂前线牺牲的英雄,稍后的《生活是多么广阔》等多首短歌,则不仅歌唱群众,即使在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时也充溢着革命向上的乐观气息,反映了延安生活对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同一时期的散文集《星火集》(1945)中也有清晰的表现,这些写于成都和延安的散文和报道,记录下两个不同地区的社会面貌,也记录下作者不同年月的思想感情的发展。《我歌唱延安》、《老百姓和军队》、《一个平常的故事》等吐露了他对生活的亲切感受。这些散文新鲜、热烈,保持着抒情的诗意,而在语言上又明显地比早期创作朴素无华。
何其芳后来曾说在《夜歌》中"有一个旧我与一个新我在矛盾着,争吵着,排挤着"(《夜歌·初版后记》),他并以同样的心情回忆起曾想把《星火集》定名为《知非集》。他这种重要的变化和严格的自我剖析,启示着他更扎实的进展。写于1944至1947年的《星火集续编》,说明作者已克服了"新兵"的困难,而成为自觉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了。
6卷本《何其芳文集》(1982~1984,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四川万县,执教于师范学校,继续写作诗歌、散文等。1938年,何其芳先去成都在中学任教,并从事文艺工作,除诗歌创作外,还写了较多社会内容的杂文。同年8月,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又随贺龙部队经晋西北到冀中根据地。这段经历,标志着他开始踏入了一个新的生活历程。1939年7月回延安,后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任。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整风运动。从此,他的诗歌、散文、杂文有了明显的变化。1944年4月至1947年,何其芳两次赴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并在《新华日报》、《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积极参加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艺界的文学论争。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以更多的精力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工作。1947年3月回延安,10月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土改、整党等。自1948年底起,多年在马列学院(即高级党校)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间或有些诗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他主持筹建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53年该所成立起,先后任副所长、所长职务,直到逝世。40年代以来,何其芳在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外国文学、诗歌理论等研究方面,尤其是在阐述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整理文学遗产方面都发表过重要的见解,在参与文艺论争中也写了不少有理论见地的文章。曾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 《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 《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等著作出版,这些著述,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对复杂的文学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是他独立研究的成果。在"左"的思潮盛行的年代里,虽然也不免受到一些"左"的影响,但他更着力的是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错误,因此一再受到来自"左"的方面的指责批评。这种科学精神和理论勇气,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事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形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刻意集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这种情况在《刻意集》(1938)的部分作品、尤其是稍后的《还乡杂记》(1943)中,有了变化。作品写到了人间的不平和痛苦,诅咒战争和侵略,增强了时代气氛。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还乡杂记·代序》),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何其芳这种艺术上的探求,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活中。但是随着思想内容的发展,他的审美观念也产生着变化。在谈到《还乡杂记》时说:"我的情感粗起来了。它们和《画梦录》中那些雕饰幻想的东西是多么不同呵。"(《还乡杂记·代序》)真正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他后来自称1938年的创作有"初上战场的新兵的激动"(《星火集·后记》)。诗集《夜歌》(收1938~1942年的作品,后改名《夜歌和白天的歌》出版时,加入1945~1949年3首)中的第1首《成都,让我把你摇醒》,不仅呼唤现实,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惊醒;1939年所作《一个泥水匠的故事》热情歌颂前线牺牲的英雄,稍后的《生活是多么广阔》等多首短歌,则不仅歌唱群众,即使在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时也充溢着革命向上的乐观气息,反映了延安生活对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同一时期的散文集《星火集》(1945)中也有清晰的表现,这些写于成都和延安的散文和报道,记录下两个不同地区的社会面貌,也记录下作者不同年月的思想感情的发展。《我歌唱延安》、《老百姓和军队》、《一个平常的故事》等吐露了他对生活的亲切感受。这些散文新鲜、热烈,保持着抒情的诗意,而在语言上又明显地比早期创作朴素无华。
何其芳后来曾说在《夜歌》中"有一个旧我与一个新我在矛盾着,争吵着,排挤着"(《夜歌·初版后记》),他并以同样的心情回忆起曾想把《星火集》定名为《知非集》。他这种重要的变化和严格的自我剖析,启示着他更扎实的进展。写于1944至1947年的《星火集续编》,说明作者已克服了"新兵"的困难,而成为自觉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了。
6卷本《何其芳文集》(1982~1984,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