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merican army military school
美国三军军官学校
1.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students administration in American army military school;
美国三军军官学校学员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3)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
美国空军官校
4) service academies
军官学校
1.
As the important institut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ecomissioning officers,US service academies and ROTC program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美国军官学校和后备军官训练团是美国培养任命前军官的重要途径,二者在历史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补充资料:黄埔军官学校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广州创办的一所军官学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 1月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的黄埔岛上,也称黄埔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由廖仲恺、何应钦、邓演达等人筹办有共产党参加领导的军官学校,组织培养革命军队。1924年5月"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孙中山任学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仿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设党代表,党代表为廖仲恺,教育长为胡谦,继任者有何应钦、邓演达、方鼎英等,政治部主任先是戴传贤,1925年为周恩来,后为熊雄。政治总教官为熊雄,1926年为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萧楚女等均曾担任负责工作。军事顾问为加伦将军。孙中山亲自为这所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学校制定"精诚团结"的校训。
学校组织,在校本部(总理、党代表、校长)下设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1925年教授、教练两部合并为教育部)、管理部、军需部、军医部和战术总教官、特别官佐。学生组织,设总队,下设分队。
军校从创建到1927年 4月共毕业四期学员。第一期主要学习陆军术科,包括步兵操典、射击教范、四大教程(战术、兵器、交通、筑城)及战术作业等;1924年5 月9日上课,11月30日结业。第二期1924年8月到1925年5月,开始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宪兵五科。第三期1925年 7月到1926年1月。第四期1926年2月到10月,这一期为提高学生水平,规定招收18岁以上,24岁以下的高中毕业生,成立入伍生团,经过入伍训练后,分别编入步兵军官团、步兵军官预备团及炮兵科、工兵科、政治科、经理科。1925年 6月,为培养部队党代表及政治干部,各军送来下级干部50名,编入政治训练班学习,并设军官政治研究班。1926年2月又设宪兵教练所,3月复增设军医补习所。1926年11月为适应北伐战争的需要,设高级班(军事科、无线电科、军用化学科);在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中,还专门为孙传芳、吴佩孚所属投诚部队设置军官政治训练班。军校附有两个教导团和潮州、武汉、长沙、南昌、洛阳五个分校。
在教学上实行政治与业务、学科与术科并重的原则。周恩来亲自讲授《军队中之政治工作》。学校除设政治课外,还颁有"革命军格言"、"士兵日课问答练习"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唱"爱民歌",进行群众纪律教育。学员除学习军事科目外还参加实际战斗,如第二期学员参加了"东征"战斗。为辅助学习,学校出版了"黄埔小丛书",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政治常识。并出版校刊《黄埔日刊》供学员阅读。学生中的进步组织有"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出版刊物有《青年军人》、《中国军人》、《革命画刊》、《黄埔生活》等。学员的课外组织有"血花剧社"和"俱乐部",俱乐部下设政治、经济研究,美术、戏剧、音乐、体育六组,学生自由参加。
黄埔军校是当时著名的革命军事学校,学生积极参加了"五卅"、"沙基"、收回教育权等政治运动。许多知名人士曾来校讲演。1926年9月毛泽东来校讲演,1927年 4月鲁迅在此讲《革命时代的文学》。不少学校师生到此参观学习,台湾学生联合会会员也曾到校参观,政治部主任熊雄为他们讲"台湾民族运动与中国国民革命之关系"。黄埔军校前四期共毕业4981人,培养了一支保卫广州革命政权和进行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领导骨干。
1927年 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军校的熊雄和身患重病的政治教官萧楚女等都惨遭杀害。4~5月被逮捕的学员达数百人,并在学校内组织"清党审查委员会"进一步追捕和迫害军校的共产党人。至此,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后更名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蒋介石的一手把持下,成为其破坏国共合作,反对民主革命的工具。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由廖仲恺、何应钦、邓演达等人筹办有共产党参加领导的军官学校,组织培养革命军队。1924年5月"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孙中山任学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仿苏联红军的建军原则,设党代表,党代表为廖仲恺,教育长为胡谦,继任者有何应钦、邓演达、方鼎英等,政治部主任先是戴传贤,1925年为周恩来,后为熊雄。政治总教官为熊雄,1926年为恽代英。叶剑英、聂荣臻、萧楚女等均曾担任负责工作。军事顾问为加伦将军。孙中山亲自为这所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学校制定"精诚团结"的校训。
学校组织,在校本部(总理、党代表、校长)下设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1925年教授、教练两部合并为教育部)、管理部、军需部、军医部和战术总教官、特别官佐。学生组织,设总队,下设分队。
军校从创建到1927年 4月共毕业四期学员。第一期主要学习陆军术科,包括步兵操典、射击教范、四大教程(战术、兵器、交通、筑城)及战术作业等;1924年5 月9日上课,11月30日结业。第二期1924年8月到1925年5月,开始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宪兵五科。第三期1925年 7月到1926年1月。第四期1926年2月到10月,这一期为提高学生水平,规定招收18岁以上,24岁以下的高中毕业生,成立入伍生团,经过入伍训练后,分别编入步兵军官团、步兵军官预备团及炮兵科、工兵科、政治科、经理科。1925年 6月,为培养部队党代表及政治干部,各军送来下级干部50名,编入政治训练班学习,并设军官政治研究班。1926年2月又设宪兵教练所,3月复增设军医补习所。1926年11月为适应北伐战争的需要,设高级班(军事科、无线电科、军用化学科);在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中,还专门为孙传芳、吴佩孚所属投诚部队设置军官政治训练班。军校附有两个教导团和潮州、武汉、长沙、南昌、洛阳五个分校。
在教学上实行政治与业务、学科与术科并重的原则。周恩来亲自讲授《军队中之政治工作》。学校除设政治课外,还颁有"革命军格言"、"士兵日课问答练习"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唱"爱民歌",进行群众纪律教育。学员除学习军事科目外还参加实际战斗,如第二期学员参加了"东征"战斗。为辅助学习,学校出版了"黄埔小丛书",内容包括科学知识和政治常识。并出版校刊《黄埔日刊》供学员阅读。学生中的进步组织有"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出版刊物有《青年军人》、《中国军人》、《革命画刊》、《黄埔生活》等。学员的课外组织有"血花剧社"和"俱乐部",俱乐部下设政治、经济研究,美术、戏剧、音乐、体育六组,学生自由参加。
黄埔军校是当时著名的革命军事学校,学生积极参加了"五卅"、"沙基"、收回教育权等政治运动。许多知名人士曾来校讲演。1926年9月毛泽东来校讲演,1927年 4月鲁迅在此讲《革命时代的文学》。不少学校师生到此参观学习,台湾学生联合会会员也曾到校参观,政治部主任熊雄为他们讲"台湾民族运动与中国国民革命之关系"。黄埔军校前四期共毕业4981人,培养了一支保卫广州革命政权和进行北伐战争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领导骨干。
1927年 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军校的熊雄和身患重病的政治教官萧楚女等都惨遭杀害。4~5月被逮捕的学员达数百人,并在学校内组织"清党审查委员会"进一步追捕和迫害军校的共产党人。至此,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后更名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蒋介石的一手把持下,成为其破坏国共合作,反对民主革命的工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