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按劳分配理论
1)  the theory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按劳分配理论
2)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按劳分配
1.
On several issues about incom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Co—discussion on the distribution issue with Dr.He Langxiong;
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与何雄浪博士共同探讨
2.
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working value theory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human capitals contribution——Negotiation with Comrade Guan Baichun;
论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与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兼与关柏春同志商榷
3.
About a Certain Number of Theoret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关于按劳分配的若干理论问题
3)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按劳分配
1.
This paper expatiates that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under the socialist planned economy is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ng individual consumer goods while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ng the fruits of surplus labor.
联系生产过程 ,论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是剩余劳动成果的分配原则 ,以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现方式。
2.
The central content of the Marxism the theor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s a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
3.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r in the classical sense takes essential "deduction" which is the direct realization of the sole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in an economy as the premise.
经典涵义的按劳分配以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直接实现——必要“扣除”为前提,它不过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间接实现。
4)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按劳分配
1.
The essence of wage is a form of labor compensation realizing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under the public ownership.
在公有制范围内,工资的本质是实现按劳分配的一种劳动报酬形式。
2.
We insist o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of which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as the principal part,meanwhile,various distribution forms are coexisting.
按劳分配的"劳"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在涵义、产生条件、分配对象和实现形式上有着严格的区别。
3.
Based on Marx s theory,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base of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the public property of production material.
重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财富的源泉及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论述 ,试图阐释马克思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即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产权形式 ,进而论证按劳分配在我国的现实
5)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ur
按劳分配
1.
Through restudying Marx s distribution theory according to labour and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primary stage,I put forward the reason?characteristics and fulfilling significance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ur principle today.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原因、特点以及它的实行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ur is based on the necessary labour time of society, and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market in the form of commodities and fund.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通过市场来实现。
3.
The relationship of labour value theory and distribution is the concrete demonstration of production means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means,which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labour and productive elements.
它和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密切联系。
6)  the distribution not according to work
非按劳分配
补充资料: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
      社会主义社会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过程中仍然存在的形式上平等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它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存在的旧社会的痕迹。
  
  含义  资产阶级权利的提法,原见于马克思著《哥达纲领批判》。当时,马克思针对德国工人党纲领中使用"公平的分配"、"平等的权利"一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惯用的空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生产者将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将按照生产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在对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中,通行的还是调节商品等价交换的同一原则,即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同的是:①在商品交换的场合,生产者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表现为价值;而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中,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同时,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②在商品交换的场合,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而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原则同实践是互相矛盾的。而在按劳分配中,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以后,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因此,原则和实践的矛盾已不存在。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尽管有上述进步,但等量劳动相交换所体现的平等的权利,按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因为,在按劳分配的场合,平等仅仅表现在生产者的报酬是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的,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各生产者的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的特权。由于生产者之间工作能力有差异,一个人在体力上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能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此外,由于各个人家庭负担的不同,即使在完成的劳动量相同、从而由社会消费品中分得的份额相同的条件下,某一个人事实上所得的要比另一个人多些,从而要比另一个人富裕些。因此,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者来说还是不平等的权利。它还默认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也就没有能够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性质 存在于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在性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它不体现阶级剥削的关系,不会导致劳动者之间的两极分化。只是就它把同一的尺度用于事实上各不相同、各不相等的人身上,仍然是一种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因而称之为资产阶级权利。为了区别于本来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权利,列宁有时把它称作"半资产阶级权利"。
  
  从共产主义的观点来看,按劳分配中存在的资产阶级权利是新社会的一种"弊病"或"缺点"。但在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12页)。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生产力还未高度发展,社会产品还未达到极大丰富,人们不能立即学会不需要任何权利规范而为社会劳动。但是,在这一社会阶段,除了"资产阶级权利"规范之外,不可能有其他规范。因此,必须保卫这种权利,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承认由于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存在的富裕程度的差别。这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奖勤罚懒,促进劳动者积极为社会劳动,提高生产力水平,为最终消除这种资产阶级权利创造条件。
  
  现实意义  在社会主义阶段,一方面,在经济工作中必须认真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承认不同等劳动产生的富裕程度不同的差别,允许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另一方面,又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坚持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发扬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要求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正确对待劳动报酬,努力克服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
  
  

参考书目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列宁:《国家与革命》,第5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