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计算词源学
1)  computational etymology
计算词源学
2)  computational lexicology
计算词典学
3)  Computational Lexical Semantics
计算词汇语意学
4)  Computational Lexicography
计算词典编纂学
5)  science computational resource
科学计算资源
6)  computing with words
词计算
1.
It is conformity and transcendency of this kind of theories such as rough set,fuzzy set,computing with words,quotient space and interval computing etc.
粒计算是解决不精确、不完整、模糊以及海量信息问题的理论,是粗糙集、模糊集、词计算、商空间及区间计算等理论的整合和超越,覆盖了所有有关粒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研究。
2.
This paper begins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omputing with words, introduces its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 structure, approaches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computing with words all over the world.
词计算方法是一种崭新的处理不精确信息的有效方法,它是在语言变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词代替数字进行计算和推理的一种方法。
3.
In this paper, we mainly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some different kinds of Fuzzy automata, theory of minimization of Fuzzy finite automata, the concept of Computing with words, and the problem of Computing with words via the minimization of Fuzzy finite automata.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不同类型的Fuzzy自动机的相关理论,Fuzzy有限自动机的最小化理论,词计算的概念,以及基于词计算的Fuzzy有限自动机的最小化问题。
补充资料:词源学
      研究词的形式和意义的来源的学科。例如汉语"佛"和"佛陀"源出梵语buddha(觉悟),"木乃伊"源出阿拉伯语mūmiy╣(蜜人)。例如,现代 英语cat(猫),在古英语是catt(e),在古高地德语是kazza,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是 kttr,其来源可能是晚期拉丁语cattus,catta ,或借自某种非印欧语。
  
  并不是每一个词的来源都能弄清的。例如现代英语dog (狗),在古英语是docga,在中古荷兰语是dogge,但来源不明。
  
  古代关于词源的议论  词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古代哲学家早已谈论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用音近义通的方法解释词源,这种方法,训诂学家叫作"声训"。汉代刘熙的《释名》是声训的专著,但是往往牵强附会,例如他解释干支,说:"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丑,纽也,寒气自屈纽也。......寅,演也,演生物也。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释天》)
  
  在欧洲,古代希腊哲学家也讨论过词是怎样产生的。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约前480)认为事物与它的名称有自然的联系,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则认为事物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
  
  科学的词源研究  按现代语言学的要求,研究一个词的词源,必须查明它的旁系亲属语言中这个词的词义和词形是什么,据此构拟出它最古的形式和意义。这在古代是不可能的。在现代也只对部分语言才能进行。词源学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部分,但是在18世纪以前,欧洲人相信基督教《圣经》,误以为希伯来语是欧洲一切语言的始祖。因此不可能找出近代欧洲诸语言的真正起源,更不能认识现代欧洲诸语言的词的真正来源。
  
  根据可靠的资料考察词源,在中国早已有人做过。例如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100)根据下述汉字的偏旁"糹"等资料推论,古汉语中有许多颜色词原来是专指布匹颜色的,如:"绀,帛深青扬赤色。"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根据《文选注》,指出"深青"二字后应有"而"字,他还指出这儿的扬字应为"阳"字。"缁,帛黑色也。""绿,帛青黄色也。""红,帛赤白色。""紫,帛青赤也。"但是那时许慎不可能有亲属语言的概念,当然不可能追溯出这些词更古老的起源。1786年英国W.琼斯发现,梵语和英语等欧洲语言有某些共同的地方。18世纪初丹麦语言学家R.K.拉斯克和德国语言学家F.博普最早指出,现代英语、法语、德语、丹麦语、冰岛语、俄语、意大利语和古代拉丁语、希腊语乃至更古的梵语都同出一源。从此以后,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便勃然而兴。他们根据近代和古代印欧系语言的知识,构拟原始印欧语的语音。例如表达数字"十"这个意义的词,在梵语是da┎a,在拉丁语是decem,在德语是zehn,在英语是ten,这些学者根据这些词和印欧语中的其他语言表示"十"的词构拟出原始印欧语词*dekm。 这里的星号表示后面的形式只是一种假设,并不是确凿可靠的。
  
  对词源的错误解释:流俗词源  从不熟悉的词联想起一些语音相近的熟悉的词,误以为后者是前者的词源,例如以为 Welsh rarebit(涂在面包上的溶化干酪)原是Welsh rabbit(威尔斯兔),以为 asparagus(天门冬属)原是 sparrow grass(麻雀草)。这种错误的猜想,称为流俗词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