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挑战和对策
1)  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
挑战和对策
2)  faced challenge and strategy on plant quarantine
植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3)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挑战与对策
4)  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
挑战与对策
5)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
挑战及对策
6)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挑战与应对策略
补充资料:英国挑战者装甲抢救和修理车

国别 英国

名称 挑战者装甲抢救和修理车

challenger armoured repair and recovery vehicle

研制单位 维克斯公司防务系统分部

vickers defence systems,gb

生产单位 维克斯公司防务系统分部

vickers defence systems,gb

现状 样车,1989年开始投产

概述

1987年8月中旬,英国维克斯公司防务系统分部首次推出了以挑战者主战坦克底盘为基础的挑战者装甲抢救和修理车。该公司接受了固定价格合同,以便研制和生产30辆这种车辆。1984年开始研制,第一批试生产车为6辆,2辆运往皇家电气和机械工程局,余下4辆留作各种试验。其余20多辆于1989年初投产。由于在设计中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维克斯公司在研制以逊邱伦或奇伏坦坦克底盘为基础的装甲抢救车时积累的丰富经验,从而避免了技术风险,缩短了研制时间,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只用了5年时间。

计划英国每个挑战者主战坦克团配备5辆这种抢救车,共装备7个团,因此最初生产的30辆还满足不了需求,将要继续生产。

结构特点

从结构上看,该车的底盘部件与挑战者主战坦克相同,虽然去掉了炮塔并减弱了装甲防护,但由于安装了许多抢救和牵引设备,致使车重仍未减轻,约为62t。

该车的车体是一个全焊接钢装甲结构。绞盘舱位于车体右前方,与车辆的其余部分完全隔开。发动机舱在车后部,由一块隔板与乘员舱分开。车内乘员有车长、驾驶员、无线电报务员以及两名抢救人员共有5人。驾驶员在左前方,有一个舱口,上面装有昼间潜望镜;车长在驾驶员后面,配有1个指挥塔,其上装有1挺可在车内瞄准和射击的7.62mm机枪。抢救设备由下列部分组成:

1.主绞盘(罗茨勒,rotzler)

该绞盘为液压驱动双卷筒式,单根绳的最大拉力为510kn(52000kgf),使用动滑轮时最大拉力可达1019kn(104011kgf)。从驾驶员座位处控制,并能在闭窗状态下操作。

2.辅助绞盘(普罗梅脱tl15,plumett tl15)

该绞盘最大拉力为15kn(1530kgf),也可从驾驶员座位处控制,独立于主绞盘工作。

3.修理用吊车(阿特拉斯atlas ak6000m8)

该吊车为液压驱动,最大起吊重量为6500kg,可以吊起整台动力装置。

4.车首多用途推土铲

该铲可作为地锚、推土铲或吊车作业时作为驻锄,从驾驶员舱内控制。作为地锚时,可承受双卷筒主绞盘的约98kn(10000kgf)拉力。

在抢救车上还携带有焊接设备、空气压缩机和全套工具以及尽可能靠近前线进行车辆修理的其他设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