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神话大发现
1)  great discovery of Chinese mythology
中国神话大发现
2)  Chinese modern mythology
中国现代神话学
3)  Chinese myth
中国神话
1.
Chinese myth as well as Greek myth reflects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中国与希腊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化遗产 ,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一样反映出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2.
As the original form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myth .
作为中国文化的原始形态,中国神话是一种以伦理意识为核心的历史化了的神话,它所表现出来的伦理意识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  Chinese myths
中国神话
1.
On the ch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myths and Greeh myths;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之异同
2.
Compared with Chinese myths,the Greek counterparts protrude truth and are linked with beauty.
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凸现的是"真",并与"美"紧密相连,女性形象之"美"的塑造偏于个性与率真,从而淡化了伦理道德层面的"善"。
5)  Chinese mythology
中国神话
1.
The Fairy Partner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and the Traces of the Mythology of Chinese Landscape Culture --Research of the primary state of Chinese mythology (Ⅱ);
山川神侣与中国山水文化的神话溯源——中国神话原生态研究之二
2.
This essay,through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eek and Chinese mythology,elaborates their discrepancies,their essence,and their great influences on society.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及其实质,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3.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pirits of Greek mythology and Chinese mythology.
分析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基本精神,揭示了神话中表现出的不同民族文化精神以及神话所折射出的不同民族性格,指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及人文条件导致希腊和中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
6)  Mythological China
神话中国
1.
Chinese History of Myths——From Chinese Myths to Mythological China
中国的神话历史——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
补充资料:黄汲清与中国石油发现
1904年,黄汲清先生诞生在“天府之国”的四川省仁寿县青岗场一个书香之家。身为乡间秀才的祖父为他取名黄德淦。父亲毕业于洋学堂“通省师范”,参加过保路同志会。在新旧两种文化的熏陶下,德娃子一路读书上成都,过武汉,到天津,1924年从北洋大学预科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黄汲清刚读大三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到北京西山做地质调查,他写出的论文《北京西山的寒武纪奥陶纪层》,竟指出了开滦煤矿英国地质学家马休把因冲断层重复了的下奥陶统地层分成两个单元的错误,得到了中国地质学会和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颁发的140块银元的奖金。就在那西山之巅,意气风发的黄汲清赋下明志诗:“男儿立志多雄风,等闲总统鄙富翁。但愿足踏额非尔士之高峰,痛饮帕米尔高原之晴空。”

北大毕业,黄汲清进入实业部地质调查所,随后转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在中国地质界先驱翁文灏、丁文江、李四光麾下,从练习生干起,跟随后来惨遭土匪杀害的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北上东北、华北、陕西,南下云、贵、川,转战四方“敲石头”……黄汲清以突出的才干和成绩为翁文灏所长慧眼识珠,于1932年被中华教育基金会派往欧洲留学,在瑞士浓霞台大学有幸成为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阿尔冈的研究生。恩师的教导使他确立了一生的学术方向,为他奠定了大地构造学的基础。

1935年,黄汲清获得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和中央大学兼职教授、国民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首批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局局长,地质部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80年荣获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自然科学名誉博士称号,1985年美洲地质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被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15届、第32届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一连串耀眼的职务贯穿新旧两个中国,把黄老的一生与中国的地质和石油事业紧紧地联系了起来。

中国陆相生油理论的奠基人

黄汲清一生发表论文二百五十余篇,专著二十多部,在地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尤其在生物地层学、区域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等领域功绩卓著,奉献了很多“第一”、“最早”和“最主要”。如: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地层学专著《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首倡二叠系三分,是中国二叠纪地层研究的奠基人。他是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早期开拓者,首次主编完成了全国地质图和一套综合地质图件。1945年,他的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英文版),系统地划分了中国的大地构造旋回和基本构造单元,全面论述了中国及邻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提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著名论断,创建了中国大地构造理论体系,对我国地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勘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大地构造学无可置疑的奠基人。这本书出版后,立即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高校、科研和实践工作的经典名著,在前苏联、日本、印度和其他亚洲相邻国家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黄先生曾经诙谐地解释过自己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这得益于《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成为援华苏联专家的必读参考书。黄老的野外地质记录本被苏联专家戈鲁斯看到后,引起了一片惊叹:内容丰富,记述准确,素描图清晰美观,不用再加工就可以印作教科书。

大自然中石油的生成,流行至今并广为接受的是有机成因说,即石油是由动植物的有机质沉积转化而来。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大油田都是海相沉积生成的,因此许多人认为“海相生油”而“陆相贫油”。在这种推理之下,因为中国大陆多是陆相沉积盆地,所以中国就不可能有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