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x Avoidance through Corporate Personality
利用公司法人格避税
1.
An Analysis on Regulation of Tax Avoidance through Corporate Personality;
利用公司法人格避税的治理分析
2) taxpayer
[英]['tækspeɪə(r)] [美]['tæks'peɚ]
纳税人
1.
Management of Value-added Tax by Small-amount taxpayers;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管
3) tax payer
纳税人
1.
Research on Protect Tax Payer s Right in China;
关于保障我国纳税人权利问题的研究
2.
With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globalization,this thesis is going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opic through observing governments and tax payers behavior under the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通过引入相关的全球化理论,考察国家、纳税人在全球化影响下的行为模式来分析全球化对国际税收制度的影响。
3.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measures of tax-losing from the view of tax payer s psychology.
本文主要从纳税人心理角度分析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 population taxes
人口税
5) taxpayers
[英]['tæksˌpeiə] [美]['tæksˌpeɚ]
纳税人
1.
A comparison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axpayers rights;
中外纳税人权利问题比较研究
2.
At present,there are invasion of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actual practice of tax authory whether in the collecting,keeping,using and disclousing,or in the infringement suit of taxpay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实际工作中,税务机关无论是在纳税人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与保管、使用与公开,还是在个人隐私信息侵权救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纳税人隐私权被侵犯问题。
3.
Both the taxpayers decisions of tax compliance and the authority activities are relate to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principal parts.
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决策、税务部门的管理活动等无不与置身其中的管理对象、管理主体的基本特性密切相关,因此确立对税收征管活动中纳税人、征税人理性特征的认识,对提高征管效率,杜绝征纳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现象不无裨益。
6) tax payers
纳税人
1.
The legal significanc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uarantee of the tax payers’ rights;
“和谐社会”的法律意义—从纳税人权利的保障的角度
2.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ax shifting,this paper further analyses that the criterion used to judge tax shifting can only be Whether and how much the commodity(or factor)price changes according to what is offered (or obtained)by tax payers after tax levied or increased by the country.
本文在对税负转嫁涵义界定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认为 ,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征税或增税后纳税人提供 (或取得 )的商品 (或要素 )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 ,而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则是纳税人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
补充资料:每年避税300亿 解读中国外企避税
每年避税300亿 解读中国外企避税
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光跨国企业避税行为而损失的税收收入约为300亿元。换句话说,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这约相当于去年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这还仅仅是跨国企业避税,若加上内资企业的避税,数字将会十分惊人。300亿元如何算出?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工作处处长苏晓鲁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赢利是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会对一些外资企业究竟属于哪个地方投资的感到困惑,他们的投资方往往标明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的公司。而实际上,这些公司许多是由台商所投资控股。台商为何要老远跑到这些小地方注册公司并借此名义到内地投资?知情人士指出,台商此举是一箭双雕,即既可绕开台湾当局对台商投资内地的限制,又可利用国际避税地进行避税。
无独有偶,近年来,合资企业纷纷改为外商独资。在外商谋求独资的背后,专家指出,除政策产生变化、外商已经熟悉国内情况等多种因素外,能够更加方便、隐蔽地进行避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小陈是江苏苏州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因工作的关系,对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十分了解。她说:%26#8220;我所接触的外企中,至少有两成企业是有意识地进行避税。与外企相比,内资企业的避税意识要差得多。%26#8221;
业内人士指出,如同外企在中国所进行的避税行为一样,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如果能够成功地规避他国的税收,对本国来说,未尝不是件有利的事情。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王聿副研究员认为,在计划经济的情形下,中国的国有企业没有必要也没积极性进行合理避税。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这些外企在进入中国之前,大多认真研究过中国的税制,对如何避税有相应的方案。因此,外企得以轻易的避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三分之一的亏损外企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实质上是虚亏实赢。照此推算,我国每年光外企所得税流失便达200亿元左右。
外企的转让定价直接侵犯合资或合作企业中方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企的主要避税手段是转让定价,这要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
专家指出,所谓的转让定价是指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人为地控制定价,这包括产品价格、贷款利息、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劳务费用等等。
跨国公司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方面有便利的条件。据统计,国际贸易总额中约有60%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所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制定内部交易价格时,往往可以便利地采用转让定价办法,达到减少税负从而增加利润的目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转让定价在中国主要表现为%26#8220;高进低出%26#8221;,即进口设备、进口材料、贷款利率等多方面的价格要高于国际市场,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低于国际市场。通过这样的操作,中国的外企容易形成账面上的亏损,而利润转移到税负低的国家、地区或转移到税负高的国家、地区以独占利润。如此一来,跨国公司是一举两得:增加利润,减少汇率风险。
对中国来说,外企的转让定价无疑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而对与外商进行合资或合作的中方来说,转让定价将直接侵犯自己的利益。
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光跨国企业避税行为而损失的税收收入约为300亿元。换句话说,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这约相当于去年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这还仅仅是跨国企业避税,若加上内资企业的避税,数字将会十分惊人。300亿元如何算出?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工作处处长苏晓鲁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40多万家外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赢利是可以弥补前年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300亿元。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会对一些外资企业究竟属于哪个地方投资的感到困惑,他们的投资方往往标明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的公司。而实际上,这些公司许多是由台商所投资控股。台商为何要老远跑到这些小地方注册公司并借此名义到内地投资?知情人士指出,台商此举是一箭双雕,即既可绕开台湾当局对台商投资内地的限制,又可利用国际避税地进行避税。
无独有偶,近年来,合资企业纷纷改为外商独资。在外商谋求独资的背后,专家指出,除政策产生变化、外商已经熟悉国内情况等多种因素外,能够更加方便、隐蔽地进行避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小陈是江苏苏州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因工作的关系,对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十分了解。她说:%26#8220;我所接触的外企中,至少有两成企业是有意识地进行避税。与外企相比,内资企业的避税意识要差得多。%26#8221;
业内人士指出,如同外企在中国所进行的避税行为一样,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如果能够成功地规避他国的税收,对本国来说,未尝不是件有利的事情。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王聿副研究员认为,在计划经济的情形下,中国的国有企业没有必要也没积极性进行合理避税。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这些外企在进入中国之前,大多认真研究过中国的税制,对如何避税有相应的方案。因此,外企得以轻易的避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三分之一的亏损外企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实质上是虚亏实赢。照此推算,我国每年光外企所得税流失便达200亿元左右。
外企的转让定价直接侵犯合资或合作企业中方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企的主要避税手段是转让定价,这要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
专家指出,所谓的转让定价是指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团内部人为地控制定价,这包括产品价格、贷款利息、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劳务费用等等。
跨国公司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方面有便利的条件。据统计,国际贸易总额中约有60%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所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制定内部交易价格时,往往可以便利地采用转让定价办法,达到减少税负从而增加利润的目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转让定价在中国主要表现为%26#8220;高进低出%26#8221;,即进口设备、进口材料、贷款利率等多方面的价格要高于国际市场,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低于国际市场。通过这样的操作,中国的外企容易形成账面上的亏损,而利润转移到税负低的国家、地区或转移到税负高的国家、地区以独占利润。如此一来,跨国公司是一举两得:增加利润,减少汇率风险。
对中国来说,外企的转让定价无疑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而对与外商进行合资或合作的中方来说,转让定价将直接侵犯自己的利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