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铜活字印本数量
1)  quantity of copper-letter-printed books
铜活字印本数量
2)  Ming tonghuozi yinben Tangren Ji
明铜活字印本唐人集
3)  Qing Yongzheng Si Nian Neifu tonghuozi yinben Gujin Tushu Jicheng
清雍正四年内府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
4)  tonghuozi Yinben Jinxiu Wanhuagu
明弘治五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锦绣万花谷》
5)  text digital watermark
文本数字水印
1.
Solution for text digital watermarking system;
一种文本数字水印系统解决方案
6)  text digital watermarking
文本数字水印
1.
English text digital watermarking algorithm based on idea of virus;
基于病毒思想的英文文本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2.
The Research on Text Digital Watermarking Based on Chines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基于汉字数学表达式的文本数字水印方法研究
3.
A text digital watermarking algorithm for PDF document based on scrambling technique
一种基于PDF文档和置乱技术的文本数字水印算法
补充资料:明铜活字印本唐人集
      中国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元代王祯又创木活字用以印书,并制造木质大转轮盘,依号在轮盘上铺摆木字,人坐中间,左右俱可推转轮盘拣字,较一般拣字排印,效果明显提高。宋元活字印本今不传,现存最早活字印本当推明代弘治、正德间(约1488~1522)苏州、无锡一带的铜活字印刷诸书。铜活字印本,今传世有一批唐人诗集,共50种,各集行款、版式全同,俱半页 9行,行17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字体劲秀,不类无锡华燧诸家活字形制,版式亦疏朗可观,各集俱无序跋,不知出自何氏,观字体、纸张、版式,印书时代当不后于华氏诸人。前人视此唐人诗集,源出宋、元旧本,皆珍视之。原商务印书馆涵芬楼藏此种唐人集最多,不下40余种,今归北京图书馆。此外宁波天一阁、上海图书馆等处俱藏有若干种。近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集各家所藏,付之影印流通,各集重复之本不计,今存50种,列目如下。《唐太宗皇帝集》(二卷)、《虞世南集》(一卷)、《许敬宗集》(一卷)、《王勃集》(二卷)、《杨炯集》(二卷)、《卢照邻集》(二卷)、《骆宾王集》 (二卷)、《李峤集》 (三卷)、《杜审言集》(二卷)、《沈佺期集》(四卷)、《陈子昂集》(二卷)、《唐玄宗皇帝集》(二卷)、《张说之集》(八卷)、《苏廷硕集》(二卷)、《张九龄集》(六卷)、《孟浩然集》(三卷)、《李颀集》(三卷)、《孙逖集》(一卷)、《王昌龄集》 (二卷)、《祖咏集》 (一卷)、《王摩诘集》(六卷)、《高常侍集》(八卷)、《崔曙集》(一卷)、《崔灏集》 (一卷)、《储光羲集》 (五卷)、《常建集》(二卷)、《秦隐君集》(一卷)、《严维集》(二卷)、《李嘉祐集》(二卷)、《岑嘉州集》(八卷)、《包何集》(一卷)、《包结集》(一卷)、《皇甫冉集》(三卷)、《皇甫曾集》 (二卷)、《顾况集》 (二卷)、《严武集》(一卷)、《郎士元集》(二卷)、《戴叔伦集》(二卷)、《钱考功集》(十卷)、《刘随州集》(十卷)、《韩君平集》(三卷)、《耿集》(三卷)、《韦苏州集》(十卷)、《司空曙集》 (二卷)、《李端集》 (二卷)、《李益集》(二卷)、《卢纶集》(六卷)、《羊士谔集》(二卷)、《武元衡集》(二卷)、《权德舆集》(二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