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onopoly structure profits
垄断结构利润
2) monopoly profit
垄断利润
1.
The high rational expectant returns of venture capital comes from "excessive industrial profit" and "monopoly profit" of invested enterprises enjoyed as conversing ownership and the "present value premium" and "overdrawn gains" obtained under the above basic conditions and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invested enterprises.
风险投资合理预期的高收益来源于以转换的形式分享的被投资企业的"行业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以及基于这一基础条件和被投资企业管理素质而获得的"现值收益"和"透支收益"。
2.
The intangible capital has monopoly character, which brings monopoly profits for the capitalists, the nature of running after profits drives the capitalists to break through the confine of the countries, and take monopoly profit among the worldwide scope with the best tool .
无形资本具有垄断性 ,可以为所有者带来垄断利润 ,追求利润的动力驱使着资本所有者突破国家地域的限制 ,把无形资本作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垄断利润的最佳手段。
3) Monopoly Profit Margin
垄断利润率
4) monopoly structure
垄断结构
1.
A Research on Flexible Contract Networks and Enterprises Monopoly Structure Mode in the Era of New Economy;
新经济时代柔性契约网络与垄断结构企业模式研究
2.
Research on Rel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the Monopoly Structure under the Knowledge Economy Condition;
知识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与垄断结构关系研究
3.
O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onopoly Structure 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论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垄断结构
5) capitalization of monopoly profit
垄断利润资本化
6) Monopoly Market Structure
垄断市场结构
1.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Monopoly Market Structure;
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
补充资料: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资本能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造成利润率的平均化,资本主义企业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首先采用最新技术的个别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生产成本,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一旦这种最新技术普遍为其他企业所采用,这部分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因此,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而获得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虽然在某些受特殊自然条件制约的部门内,因这种特殊自然条件造成的垄断阻碍了利润率的平均化,也会形成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利润最终转化为地租,不归资本家所占有。
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垄断企业凭借它们对某些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控制,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以及对非垄断的中小企业利润的侵占,比较长期地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即垄断利润。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作为社会生产中的总资本家首先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对内剥削和对外掠夺,使垄断利润有了更多的保证。
列宁说:"垄断地位能提供超额利润,即超过全世界一般的、正常的资本主义利润的额外利润"(《列宁选集》第2卷,第892页)。垄断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表明,只要某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这几家大垄断企业就能经常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例如,在1946~1973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纳税后的年平均公司利润率为 9.2%,而垄断程度较高的汽车制造部门则达16%,其中通用汽车公司高达19.7%。在1960~1970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纳税前的年平均公司利润率为12.5%,而20家最大的垄断公司则达17.1%。其中通用汽车公司高达30.7%,通用电气公司和波音飞机公司也分别达到21.8%和20.8%。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例如,1953~1968年期间,美国化学工业部门最大企业杜邦公司的目标利润率为20.0%,实际利润率为22.2%;汽车制造部门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分别为20.0%和20.2%;石油部门最大企业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则分别为12.0%和12.6%。这就进一步表明:垄断利润是同企业的垄断地位相联系的。
来源 垄断利润的一般基础,也同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利润一样,是无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垄断利润往往超出剩余价值的界限,它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社会生产中其他形式的价值。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各种途径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①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强度以及其他手段,更多地榨取了工人无偿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它垄断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占有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条件,提高了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又由于它垄断了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试制,享有"首创性企业"的专利和优势,因此能经常实现超额利润。
②垄断资本家通过对生产和销售的垄断,规定垄断价格,在购买和销售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占有中小企业甚至局外大企业所榨取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大垄断企业多样化经营的发展,它渗透到一些垄断程度不高的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从事经营活动,还可以利用"交叉补贴"和"互相供货"等手段排挤和打击原先同它们没有直接联系的局外企业,侵占归后者所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③垄断资本家依靠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利用在收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中所规定的垄断价格,剥夺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利用在出售生活资料中所规定的垄断价格,侵占无产阶级和其他职工所得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
④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通过国家的军事订货、财政补贴、减免税款以及其他种种手段,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集团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社会上其他各个阶层的部分收入转变为垄断资本家的收入。
⑤垄断组织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的国家作为它们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通过对外投资和不等价交换的对外贸易等手段,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人民进行剥削和掠夺,从中攫取以利润、利息、红利以及其他收入形式出现的价值。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垄断资本能以一种更直接的手段,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资本的侵占和劳动人民的剥削,获取高额利润。
影响 攫取垄断利润决定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生产的实质。垄断利润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剩余价值规律,改变的只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在垄断阶段前,剩余价值规律通过利润平均化表现出来;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则主要通过高额垄断利润表现出来。垄断资本家为了攫取垄断利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采用新技术,提高垄断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推进社会化的大生产。但是,由于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就可以较长期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因此,由不断实现超额利润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就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乃至消失了。而且,如果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与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相冲突,垄断资本家就有可能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剩余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改变,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停滞和腐朽的趋向。
垄断资本家对垄断利润的攫取,一方面会加强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导致垄断统治的加强;另一方面又会加剧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以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掠夺,这就必然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更趋尖锐化。同时,由于占有巨额的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有可能把其中一部分用来收买工会的上层分子,培养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工人贵族",这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在垄断前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资本能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造成利润率的平均化,资本主义企业一般只能获得平均利润。首先采用最新技术的个别资本主义企业,通过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生产成本,可以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一旦这种最新技术普遍为其他企业所采用,这部分超额利润就会随之消失。因此,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而获得超额利润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虽然在某些受特殊自然条件制约的部门内,因这种特殊自然条件造成的垄断阻碍了利润率的平均化,也会形成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但这种超额利润最终转化为地租,不归资本家所占有。
形成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从而阻碍了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垄断企业凭借它们对某些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控制,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加强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以及对非垄断的中小企业利润的侵占,比较长期地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即垄断利润。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作为社会生产中的总资本家首先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对内剥削和对外掠夺,使垄断利润有了更多的保证。
列宁说:"垄断地位能提供超额利润,即超过全世界一般的、正常的资本主义利润的额外利润"(《列宁选集》第2卷,第892页)。垄断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表明,只要某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销售被少数大企业所垄断,这几家大垄断企业就能经常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例如,在1946~1973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纳税后的年平均公司利润率为 9.2%,而垄断程度较高的汽车制造部门则达16%,其中通用汽车公司高达19.7%。在1960~1970年期间,美国制造业纳税前的年平均公司利润率为12.5%,而20家最大的垄断公司则达17.1%。其中通用汽车公司高达30.7%,通用电气公司和波音飞机公司也分别达到21.8%和20.8%。
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例如,1953~1968年期间,美国化学工业部门最大企业杜邦公司的目标利润率为20.0%,实际利润率为22.2%;汽车制造部门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分别为20.0%和20.2%;石油部门最大企业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则分别为12.0%和12.6%。这就进一步表明:垄断利润是同企业的垄断地位相联系的。
来源 垄断利润的一般基础,也同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利润一样,是无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垄断利润往往超出剩余价值的界限,它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社会生产中其他形式的价值。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各种途径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①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强度以及其他手段,更多地榨取了工人无偿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它垄断了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占有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条件,提高了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又由于它垄断了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试制,享有"首创性企业"的专利和优势,因此能经常实现超额利润。
②垄断资本家通过对生产和销售的垄断,规定垄断价格,在购买和销售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占有中小企业甚至局外大企业所榨取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大垄断企业多样化经营的发展,它渗透到一些垄断程度不高的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从事经营活动,还可以利用"交叉补贴"和"互相供货"等手段排挤和打击原先同它们没有直接联系的局外企业,侵占归后者所占有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③垄断资本家依靠其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利用在收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中所规定的垄断价格,剥夺小生产者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利用在出售生活资料中所规定的垄断价格,侵占无产阶级和其他职工所得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
④垄断资本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通过国家的军事订货、财政补贴、减免税款以及其他种种手段,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集团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把社会上其他各个阶层的部分收入转变为垄断资本家的收入。
⑤垄断组织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的国家作为它们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通过对外投资和不等价交换的对外贸易等手段,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人民进行剥削和掠夺,从中攫取以利润、利息、红利以及其他收入形式出现的价值。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垄断资本能以一种更直接的手段,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资本的侵占和劳动人民的剥削,获取高额利润。
影响 攫取垄断利润决定了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生产的实质。垄断利润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剩余价值规律,改变的只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在垄断阶段前,剩余价值规律通过利润平均化表现出来;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则主要通过高额垄断利润表现出来。垄断资本家为了攫取垄断利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采用新技术,提高垄断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推进社会化的大生产。但是,由于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就可以较长期地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因此,由不断实现超额利润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就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乃至消失了。而且,如果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与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手段相冲突,垄断资本家就有可能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剩余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改变,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停滞和腐朽的趋向。
垄断资本家对垄断利润的攫取,一方面会加强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导致垄断统治的加强;另一方面又会加剧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以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经济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掠夺,这就必然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更趋尖锐化。同时,由于占有巨额的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有可能把其中一部分用来收买工会的上层分子,培养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工人贵族",这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