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惠特曼诗歌
1)  Whitman's poetry
惠特曼诗歌
2)  Walt Whitman
惠特曼
1.
Walt Whitman s Song of Myself:A Lyric Epic;
惠特曼《我自己的歌》:一首抒情史诗
2.
The three themes of Walt Whitman's poems
论惠特曼诗中的三大主题
3.
Women Images in Walt Whitman's Poems
惠特曼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3)  Whitman
惠特曼
1.
The Transmission of Poetic Passion——Briefly on the Influence of Whitman s Poems to the Poems Creation of Chinese "July Poem Parties";
炽热诗情的传递——浅论惠特曼诗歌对中国“七月派”诗歌创作的影响
2.
Reader,Self and Whitman in‘Song of Myself’:a Harmonious Symphony.;
共创和谐:《自我之歌》中的读者、自我与惠特曼
3.
Walt Whitman Reconsidered: His Position and Mission in the 21st Century;
惠特曼在21世纪的地位与使命——《重写惠特曼》述评及其它
4)  Walt Whitman (1819~1892)
惠特曼,W.
5)  Whitman studies
惠特曼研究
1.
Gay Wilson Allen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rise of Whitman studies in the 20 th century.
盖·威尔逊·艾伦致力于惠特曼研究 ,长达半个多世纪 ,业绩卓著 ,也引动了 2 0世纪的一批学者和批评家进行相关的研究 ,从而使惠特曼及其作品摆脱了文学艺术偏见和误解 ,逐渐为学术界和阅读大众所普遍接受 ,并使其创作遗产融入美国文学经典与文化资源的核心部分。
6)  Whitman theory
惠特曼理论
补充资料:惠特曼
惠特曼(1819~1892)
Whitman,Walt

   美国诗人。1819年5月31日生于长岛亨廷顿附近的西山村,1892年3月26日卒于新泽西。幼时在布鲁克林上过5年学。11岁开始在律师事务所当勤杂工,并学排字和印刷。不久开始发表一些感伤主义的短篇小说和诗歌 ,1836年创办周刊《长岛人》。1836~1841年在长岛各地当乡村教师。27岁时任布鲁克林《每日之鹰》报编辑。惠特曼喜欢漫游、冥想,喜爱大自然,更喜爱城市生活,热衷于政治,1840年参加总统选举活动。他信奉民主主义,热爱人民,反对蓄奴制。1848年到新奥尔良当《新月报》编辑,不久到纽约和布鲁克林。此后帮助其父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和小印刷厂。1848年后减少政治活动,转向文学创作。
   1855年7月初,《草叶集》初版问世,共收诗12首和一篇综述作者崭新文艺观点的长序。《草叶集》的初版无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惠特曼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不同,没有对欧洲古老文化的盲目崇拜,而认为:“在世界上的无论什么时候,美国人的诗歌意识可能是最饱满的,合众国本身基本上就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所收12首诗充分与长序的精神相呼应,第一首是居全集中心位置的长诗《我自己的歌》(初版无题),最后定稿共1346行。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诗人最重要的诗歌之一。诗中多次提到草叶:草叶象征着一切平凡、普通和众多的人和物。在这首诗中出现许多生动的普通人形象:印第安捕兽人和他的新娘、寂寞而怀春的少女、赶马车的黑人、逃亡的黑奴……反映了各劳动阶层的生活。全诗以“我自己”为纲,这个“我自己”不只是诗人,也代表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我自己”。同情他人并与他人合而为一,一直是诗人终生恪守的思想。这首诗中的上帝和“宇宙灵魂”的存在反映出诗人思想中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观点。《草叶集》的初版受到普遍的冷遇,只有爱默生写给他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称作品“是美国从未有过的一部不同寻常的具有才识和智慧的作品……我向你的伟大事业的开端致敬。”此信给了惠特曼巨大的鼓舞。
   1856年,第二版《草叶集》出版,共收诗32首,每一首诗都有题目,第一版的序言被《在蓝色的安大略湖畔》所代替。这一版中最精彩部分都以“歌”出现。《给一个遭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一诗献给全世界的革命者,鼓励他们要不畏失败,因为自由终究要胜利。《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一诗,不但描述诗人自己是一个单一的脱离众人的人,更描述了“全体”;诗人和“全体”有共同的思想与感受、共同的过去和未来,反映了诗人典型的民主思想。此外,还有《大路之歌》等。
    惠特曼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曾草拟过许多演讲辞,最重要的一篇是《论第十八届总统选举》,写于1856年。惠特曼这时已脱离民主党,支持新成立的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
   1860年惠特曼应波士顿一出版家之请印行了《草叶集》第三版。集中收有124首新诗,开卷第一首《从鲍诺克开始》是自传体长诗,诗人在这里作为西方世界的一个新人物出现。16首《民主之歌》中较好的一首是《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亚当的子孙》一诗写男女之间的情爱。组诗《芦笛》写男子之间精神上的友好关系,因流露出同性恋情绪受到当时文学界的强烈斥责。
   1861~1865年间的南北战争在诗人一生中是个里程碑。1862年底战争激烈进行时,惠特曼主动去华盛顿充当护士,在医院与军营中接触护理了约10万伤病员,感触良深,觉得自己“见到了真正的‘全体’,见到了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宽阔”。这一时期创作上的收获有组诗《鼓声哒哒》和《纪念林肯总统》等;后者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评价。1865年,惠特曼自费印行了他在战争期间写成的《桴鼓集》及其续集。
   《草叶集》第四版只有8首新诗,并不太出色,但它收入了《桴鼓集》及其续集。《草叶集》的第五版在1871年和1872年各印刷了一次。第一次增收13首新诗,第二次收入评论家公认的诗人最后一首重要长诗《通向印度之路》和《啊,法兰西之星》等。惠特曼在编印各版《草叶集》时,常变动诗篇前后次序,但从第五版起不再更改。1873年1月惠特曼身患瘫痪症,写作能力下降。1876年出版的第六版《草叶集》是一部包括散文作品在内的两卷集,第一卷为第五版的内容,第二卷《两条小溪》包括散文和18首新诗等。《草叶集》第七版收入20首新诗;它是唯一由知名出版商正式出版的本子。《草叶集》第八版收入62首新诗和散文集《典型的日子》等而组成“附诗一”。《草叶集》第九版共收诗400首左右,包括“附诗二 ”《再见,我的幻想》和“附诗”《老年的回声》及散文。这也就是现在通用的《草叶集》。
   
   

《草叶集》的中译本《草叶集选》封面

《草叶集》的中译本《草叶集选》封面


   
   惠特曼创造的自由诗体非常适合他要表现的内容,接近口语和散文节奏,没有韵;常常采取用词、造句上的平行法和每一句的句首同一个词、词类或同一个短句的列举法;诗句不以逻辑构成,而是通过积累到达高潮。惠特曼诗歌艺术最大成就是单句和全篇的比较,含蓄而丰富的音乐感。西方学者曾指出他的诗歌往往像意大利歌剧、演讲辞和大海波涛。
   惠特曼的诗歌对中国五四运动后的新诗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在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等一些诗中可以看出影响的痕迹,受其影响的还有艾青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