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eeling of tourism
旅游感知觉
3) tourist perception
旅游感知
1.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ourist behavior research,The authors applied the psychological definitions of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and used on-lin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summarize and distinguish the conception of tourist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focusing on the result of evaluation to tourist activities.
本文以旅游者行为研究为视角,运用互联网文献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旅游感知和旅游认知的实际运用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旅游活动的评价结果为核心的旅游者感知和认知的概念。
2.
This paper,from the aspect of tourist perception,is to set up an Evaluation Model of Tourists Perception of the Authenticity & Satisfaction of Ancient Village Tour.
从旅游感知角度,建立了游客"真实感-满意度"测评模型,模型由古建筑真实感、生活文化真实感、古村落真实度、游客满意度、游客忠诚度等5大因素,以及影响这5大因素的16项观察因子组成,形成一种线性结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用路径系数表示,系数的阈值为>0,<0。
4) tourist perception
旅游者感知
1.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t perception involves a lot of factors,and the appraising information is not complete and exact entirely,which determines the gray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旅游者感知是旅游者通过感官获得的对旅游地的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的心理过程。
2.
Analyz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emer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tourism destinations in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angle of tourist perception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s",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minority areas and even the whole western area.
从旅游者感知视角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补充资料:感知觉发展
个体发展中最早出现的心理现象和最基本的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皮肤觉、运动觉、空间时间知觉等的发生和发展。它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儿童的感知觉是在活动过程中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验的作用逐渐增大,词的调节功能日益加强,对事物分析综合的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使儿童的感知觉成为一种有目的方向性的有意认识活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儿童感知觉的研究已有一些新的进展。
感觉的发展 肤觉、味觉和嗅觉 儿童出生后,最早出现的是肤觉(包括触觉、痛觉、冷觉、温觉)、味觉和嗅觉。它们对于维持儿童的生命具有直接的生物学?庖濉P律拇ゾ跻迅叨确⒋?,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帘等部位。在早期的感受性方面就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子更为敏感。新生儿的痛觉,也可明显看到:痛刺激能使他们发生全身或局部反应。新生儿对温度的感觉非常灵敏,如对过冷过热的牛奶或洗澡水都有反应。新生儿已能辨别甜、咸、苦、酸等不同味道,并且对甜的喜爱胜过咸。婴儿味觉辨别力发展得相当快,1岁内就能精确区别同一味道的不同浓度。婴儿具有辨别多种气味和适应气味的能力。4个月时已能比较稳定地区别两种不同的气味。儿童对气味的感受性在6岁时已发展得很好,再继续改善直到中年。
视觉 新生儿对亮度差别是敏感的,并且辨别力发展迅速。但在出生后2~3周内,两眼运动仍不协调。视觉集中,在2个月时才明显地出现。视线首先集中在活动或鲜明发亮的物体上,逐渐还能随光亮的刺激物移动。4个月时视觉调节已非常有效,其注视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视觉集中也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即精确地辨别细微的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在学前期开始发展起来。但发展速度不平衡:即学前中期的发展速度快于学前晚期。通过有兴趣的游戏活动或词的调节,视觉感受性还可提高。学龄初期儿童视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展。15岁左右甚至可超过成人。
儿童的颜色视觉也有一个发展过程,3个月时能够区别灰色和彩色。4个月时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4~8个月时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蓝、紫)。研究表明,2~3岁儿童最容易掌握红、黄两色,其次才是绿色和蓝色。也有研究指出:3岁儿童能够正确辨别红、黄、蓝、绿4种基本颜色;4岁开始发展细微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的能力,并能把各种基本颜色和它的名称巩固地联系起来。有的研究则表明,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天蓝、蓝、紫等 7种颜色。学前儿童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的颜色种类都随年龄增长;其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还因颜色不同以及辨认方式不同而互有差异。儿童能否正确辨认颜色,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名称。对于间色(如"淡棕""橘黄")或深浅不同的颜色(如"深黄"和"柠檬黄","粉红"和"深红"),只要给予明确的名称,学前儿童同样可以掌握。3~6岁儿童对颜色的正确命名和对颜色的再认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而5岁阶段似乎是这方面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学龄初期儿童的颜色视觉(主要是差别感受性),伴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而获得显著发展,女孩比男孩一般又要好一些。
听觉 关于新生儿最初听见声音的时间,历来存在分歧意见。有些研究认为在出生后5天到24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有听觉。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要到几个月以后。现在一般认为,新生儿已能对某些声音发生反应,但明显的听觉集中在3个月时才清楚地看出来,即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转向声源。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音乐表现出愉快,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安,还能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声音发生分化。60年代以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测定了婴儿对声音刺激的各种反应,如肌肉变化、呼吸紊乱、眨眼以及心律和活动水平的变化,认为处于35~75分贝范围之内的会话,可以对很小的婴儿起刺激作用。还发现低音比高音更使新生儿感到舒服。大些的婴儿已能较好地辨别词音。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但其听觉感受性一般仍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6至14、15岁期间的听觉敏度有明显提高;对音调高低的辨别能力在6至17、18岁期间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听觉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很快。
触摸觉 是肤觉和运动觉的结合,对儿童的动作和心理发展,都有很重大意义。触摸觉的绝对感受性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开始出现,如对粗细、软硬、轻重的辨别。触摸觉的差别感受性则从学前期才发展起来,如用双手比较两个体积相同而重量不等的物体。学前儿童(在蒙住眼晴情况下)手的触摸运动的特点随年龄而变化:3~4岁的触摸动作还跟玩弄物体不大能分开;4~5岁,也不能较好地进行探索性的触摸活动;6~7岁才出现细微的触摸动作。以上特点与4~5岁儿童小关节(指、腕)活动的进步不显著有关。触摸觉和视觉的联合,对儿童认识物体具有特殊意义,但在学前期的不同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年龄最小者只是对物体匆匆地看一眼,就力图尽快用手抓住并开始玩弄起来;年龄较大者则通常在实际动作之前,要用眼睛相当仔细地观察物体。学龄初期儿童的触觉、运动觉定位优于视觉定位;视觉正常儿童的触觉定位成绩往往超过成人。
儿童感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儿童的感觉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立行走和摆弄、操作、使用各种物体的动作,对于扩大视野、进一步发展各种感觉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②从近距离感觉逐渐转向远距离感觉:儿童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以肤觉、味觉为中心的近距离感觉,随后逐渐发展以视觉、听觉为中心的远距离感觉。③从不分化到逐渐发生分化:婴幼儿常出现联觉现象(如色听),这是各种感觉未能分化的表现,随着儿童抑制功能的发展,逐渐达到各种感觉的分化。④各种感觉从单独起作用到相互结合:儿童出生后的前半年,主要是通过各种感觉去认识事物。以后随着动作的发展,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之间建立了多种联系,产生对复合刺激的反映。这就是儿童知觉的发生。
知觉的发展 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到1岁时,他们才能认识物体的常在性和永久性。
空间知觉 包括对方位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等的辨别。它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儿童从生活经验中不断形成各种空间表象,同时也有赖于不断掌握各种表示空间关系的词。到婴儿期末,儿童开始有了空间知觉的萌芽。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也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的水平。J.皮亚杰的早期实验曾发现,由于左右空间关系的相对性比较突出,7~8岁儿童掌握起来都比较困难。朱智贤等的研究与皮亚杰的发现大体相符。
6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围绕着空间知觉的起源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E.J.吉布森和 R.D.沃克根据所谓"视崖"实验,认为儿童刚会爬或在会爬以前就会辨别深度(见彩图)。R.L.范兹等人关于儿童早期形状辨别的研究表明,出生不久的儿童已能对不同图形作出不同反应。如注视时间和心律变化不同及微笑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偏好,即对复杂图形的注视更甚于对简单图形(如对有条纹的注视时间比无条纹的长,对立体的注视时间比平面的长等等),特别是更愿注视人面图形。甚至发现出生后 7天的孩子就可以区别曲线和直线。关于儿童的大小辨别,其正确性依图形的形态而异:在幼儿期,辨别正圆、正方、等边三角形的大小比较容易;辨别椭圆、长方形、菱形、五角形的大小比较困难。关于学前儿童感知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的先后问题,有过不同意见:一种认为 5岁前主要感色,而对形状的知觉模糊;另一种则认为形状在学前儿童感知物体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关于儿童感知物体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也有不同主张。有的强调整体的支配性,有的强调部分的特殊作用。还有的则认为既要依靠整体,也要依靠部分,即对不熟悉的物体主要依据个别的偶然特征去感知;而对所熟悉并能理解的物体则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关于恒常性,皮亚杰指出:大小和形状恒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以一种近似性的形式出现,直到10~12岁或者甚至更晚时期才逐渐趋于完善。至于大小的"超常性"或对远距离物体高度的过高估计,是在8岁或9岁时出现,在成人中普遍存在。另一些研究却表明:早在儿童出生后的上半年(第3个月或更早),大小与形状恒常性实际上就已出现了。至于大小的"超常性",在2岁儿童身上也有发现。
关于错觉,可分为由被事物表面所吸引而产生的"初次性错觉"和由知觉活动过程中过度地订正而产生的"二次性错觉"。对于4~15岁儿童来说,前者随年龄发展逐渐减少,后者却有随年龄发展而增长的趋势。
时间知觉 是儿童通过与其生活关系密切并重复发生的实际活动逐渐形成的。婴儿末期,儿童开始有了时间知觉的萌芽。由于时间关系比较抽象,不如空间知觉那样有具体形象作为支柱,所以学前儿童时间知觉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即欠准确,也不稳定,7岁前不会使用时间标尺;各年龄组再现短时距(3秒、5秒)错后多于提前,再现长时距(15秒、30秒)提前多于错后;一般容易将时间与空间混淆,而不考虑速度。学龄初期儿童首先掌握的是与他们生活常规有关的时间单位,但对这些时间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还常带有直观性和表面性;少年儿童在短时间间隔(2~5秒)的反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第一信号系统,而在知觉大间隔(5~60秒)时,则让位给第二信号系统。
儿童知觉发展的理论 婴幼儿往往不能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随着年龄增长,在教育影响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以及言语系统的发展,儿童逐渐能使自己的知觉过程服从于成人的词的指示。以后还能用自己的词来调节自己的知觉,使知觉成为有目的方向性的有意认识的过程。3~6岁儿童观察图形时眼动轨迹的变化,反映出学前儿童知觉过程中目的方向性和有意性的发展趋势。
在儿童知觉发展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相互对立的观点。生成论者认为人的知觉是遗传的,生来就有的。他们有的把儿童知觉发展看成命定的"内部成熟"的过程。如A.比奈把儿童知觉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W.斯特恩分为 4个阶段。有的则主张有一个预先成立的机构在生命的最初就起作用。如吉布森提出深度知觉是先天结构中就有的,视觉和运动觉先天就有相互补充和校正的功能,认为动物和人所感觉到的不是什么所谓的深度,而是环境表面的某种布局再加上个体自己相应于这种布局的运动。
经验论者则主张人的知觉是每个人从经验中习得的。他们有的以儿童知觉中冗余信息量随年龄发展而增多作根据;有的以动物(猴、猫)的视觉和运动觉配合要靠后天学习为旁证。A.B.扎波罗热茨等人则特别强调掌握社会感觉经验在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儿童感知活动不是独自发展的,而是在掌握感觉标准的系统(人类用一定方式划分出来的物体属性的分散的和相互联系着的样品:颜色光谱、几何形状、音乐、语音等系统)的过程中,在实践和学习的影响下进行的,因而掌握各种感觉标准,对学前儿童知觉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目前一般认为,儿童知觉世界的建立是通过成熟和学习的交互作用进行的,其中大部分要靠经验和学习。有人曾对先天性盲人通过手术复明后的视觉经验进行分析,发现在辨认彩色或明暗很近似的图形与背景方面,可以说是天生的,但在认知图形及其意义方面,则主要依靠经验和学习。至于深度知觉,可以认为在儿童诞生初期就已具备。朱智贤认为,儿童知觉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存在的,然而它并非命定的、不变的,而是和教育影响密切相依存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知觉发展过程中,每个儿童不完全一样,同一儿童在知觉不同事物时水平也不完全相同。这些不同,主要与儿童的经验有关。
参考书目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儿童的感知觉是在活动过程中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验的作用逐渐增大,词的调节功能日益加强,对事物分析综合的水平迅速提高,从而使儿童的感知觉成为一种有目的方向性的有意认识活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关于儿童感知觉的研究已有一些新的进展。
感觉的发展 肤觉、味觉和嗅觉 儿童出生后,最早出现的是肤觉(包括触觉、痛觉、冷觉、温觉)、味觉和嗅觉。它们对于维持儿童的生命具有直接的生物学?庖濉P律拇ゾ跻迅叨确⒋?,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和眼帘等部位。在早期的感受性方面就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子更为敏感。新生儿的痛觉,也可明显看到:痛刺激能使他们发生全身或局部反应。新生儿对温度的感觉非常灵敏,如对过冷过热的牛奶或洗澡水都有反应。新生儿已能辨别甜、咸、苦、酸等不同味道,并且对甜的喜爱胜过咸。婴儿味觉辨别力发展得相当快,1岁内就能精确区别同一味道的不同浓度。婴儿具有辨别多种气味和适应气味的能力。4个月时已能比较稳定地区别两种不同的气味。儿童对气味的感受性在6岁时已发展得很好,再继续改善直到中年。
视觉 新生儿对亮度差别是敏感的,并且辨别力发展迅速。但在出生后2~3周内,两眼运动仍不协调。视觉集中,在2个月时才明显地出现。视线首先集中在活动或鲜明发亮的物体上,逐渐还能随光亮的刺激物移动。4个月时视觉调节已非常有效,其注视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视觉集中也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即精确地辨别细微的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在学前期开始发展起来。但发展速度不平衡:即学前中期的发展速度快于学前晚期。通过有兴趣的游戏活动或词的调节,视觉感受性还可提高。学龄初期儿童视觉感受性随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发展。15岁左右甚至可超过成人。
儿童的颜色视觉也有一个发展过程,3个月时能够区别灰色和彩色。4个月时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4~8个月时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蓝、紫)。研究表明,2~3岁儿童最容易掌握红、黄两色,其次才是绿色和蓝色。也有研究指出:3岁儿童能够正确辨别红、黄、蓝、绿4种基本颜色;4岁开始发展细微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的能力,并能把各种基本颜色和它的名称巩固地联系起来。有的研究则表明,3~4岁已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绿、天蓝、蓝、紫等 7种颜色。学前儿童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的颜色种类都随年龄增长;其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还因颜色不同以及辨认方式不同而互有差异。儿童能否正确辨认颜色,关键在于是否掌握名称。对于间色(如"淡棕""橘黄")或深浅不同的颜色(如"深黄"和"柠檬黄","粉红"和"深红"),只要给予明确的名称,学前儿童同样可以掌握。3~6岁儿童对颜色的正确命名和对颜色的再认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而5岁阶段似乎是这方面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学龄初期儿童的颜色视觉(主要是差别感受性),伴随教学活动的进行而获得显著发展,女孩比男孩一般又要好一些。
听觉 关于新生儿最初听见声音的时间,历来存在分歧意见。有些研究认为在出生后5天到24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有听觉。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要到几个月以后。现在一般认为,新生儿已能对某些声音发生反应,但明显的听觉集中在3个月时才清楚地看出来,即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转向声源。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音乐表现出愉快,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安,还能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声音发生分化。60年代以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测定了婴儿对声音刺激的各种反应,如肌肉变化、呼吸紊乱、眨眼以及心律和活动水平的变化,认为处于35~75分贝范围之内的会话,可以对很小的婴儿起刺激作用。还发现低音比高音更使新生儿感到舒服。大些的婴儿已能较好地辨别词音。学前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但其听觉感受性一般仍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6至14、15岁期间的听觉敏度有明显提高;对音调高低的辨别能力在6至17、18岁期间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听觉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很快。
触摸觉 是肤觉和运动觉的结合,对儿童的动作和心理发展,都有很重大意义。触摸觉的绝对感受性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开始出现,如对粗细、软硬、轻重的辨别。触摸觉的差别感受性则从学前期才发展起来,如用双手比较两个体积相同而重量不等的物体。学前儿童(在蒙住眼晴情况下)手的触摸运动的特点随年龄而变化:3~4岁的触摸动作还跟玩弄物体不大能分开;4~5岁,也不能较好地进行探索性的触摸活动;6~7岁才出现细微的触摸动作。以上特点与4~5岁儿童小关节(指、腕)活动的进步不显著有关。触摸觉和视觉的联合,对儿童认识物体具有特殊意义,但在学前期的不同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特点:年龄最小者只是对物体匆匆地看一眼,就力图尽快用手抓住并开始玩弄起来;年龄较大者则通常在实际动作之前,要用眼睛相当仔细地观察物体。学龄初期儿童的触觉、运动觉定位优于视觉定位;视觉正常儿童的触觉定位成绩往往超过成人。
儿童感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儿童的感觉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立行走和摆弄、操作、使用各种物体的动作,对于扩大视野、进一步发展各种感觉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②从近距离感觉逐渐转向远距离感觉:儿童出生后,首先发展的是以肤觉、味觉为中心的近距离感觉,随后逐渐发展以视觉、听觉为中心的远距离感觉。③从不分化到逐渐发生分化:婴幼儿常出现联觉现象(如色听),这是各种感觉未能分化的表现,随着儿童抑制功能的发展,逐渐达到各种感觉的分化。④各种感觉从单独起作用到相互结合:儿童出生后的前半年,主要是通过各种感觉去认识事物。以后随着动作的发展,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之间建立了多种联系,产生对复合刺激的反映。这就是儿童知觉的发生。
知觉的发展 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到1岁时,他们才能认识物体的常在性和永久性。
空间知觉 包括对方位距离(或深度)、形状、大小等等的辨别。它的形成首先有赖于儿童从生活经验中不断形成各种空间表象,同时也有赖于不断掌握各种表示空间关系的词。到婴儿期末,儿童开始有了空间知觉的萌芽。
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也只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的水平。J.皮亚杰的早期实验曾发现,由于左右空间关系的相对性比较突出,7~8岁儿童掌握起来都比较困难。朱智贤等的研究与皮亚杰的发现大体相符。
6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围绕着空间知觉的起源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E.J.吉布森和 R.D.沃克根据所谓"视崖"实验,认为儿童刚会爬或在会爬以前就会辨别深度(见彩图)。R.L.范兹等人关于儿童早期形状辨别的研究表明,出生不久的儿童已能对不同图形作出不同反应。如注视时间和心律变化不同及微笑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偏好,即对复杂图形的注视更甚于对简单图形(如对有条纹的注视时间比无条纹的长,对立体的注视时间比平面的长等等),特别是更愿注视人面图形。甚至发现出生后 7天的孩子就可以区别曲线和直线。关于儿童的大小辨别,其正确性依图形的形态而异:在幼儿期,辨别正圆、正方、等边三角形的大小比较容易;辨别椭圆、长方形、菱形、五角形的大小比较困难。关于学前儿童感知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的先后问题,有过不同意见:一种认为 5岁前主要感色,而对形状的知觉模糊;另一种则认为形状在学前儿童感知物体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关于儿童感知物体时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也有不同主张。有的强调整体的支配性,有的强调部分的特殊作用。还有的则认为既要依靠整体,也要依靠部分,即对不熟悉的物体主要依据个别的偶然特征去感知;而对所熟悉并能理解的物体则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关于恒常性,皮亚杰指出:大小和形状恒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以一种近似性的形式出现,直到10~12岁或者甚至更晚时期才逐渐趋于完善。至于大小的"超常性"或对远距离物体高度的过高估计,是在8岁或9岁时出现,在成人中普遍存在。另一些研究却表明:早在儿童出生后的上半年(第3个月或更早),大小与形状恒常性实际上就已出现了。至于大小的"超常性",在2岁儿童身上也有发现。
关于错觉,可分为由被事物表面所吸引而产生的"初次性错觉"和由知觉活动过程中过度地订正而产生的"二次性错觉"。对于4~15岁儿童来说,前者随年龄发展逐渐减少,后者却有随年龄发展而增长的趋势。
时间知觉 是儿童通过与其生活关系密切并重复发生的实际活动逐渐形成的。婴儿末期,儿童开始有了时间知觉的萌芽。由于时间关系比较抽象,不如空间知觉那样有具体形象作为支柱,所以学前儿童时间知觉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即欠准确,也不稳定,7岁前不会使用时间标尺;各年龄组再现短时距(3秒、5秒)错后多于提前,再现长时距(15秒、30秒)提前多于错后;一般容易将时间与空间混淆,而不考虑速度。学龄初期儿童首先掌握的是与他们生活常规有关的时间单位,但对这些时间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还常带有直观性和表面性;少年儿童在短时间间隔(2~5秒)的反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第一信号系统,而在知觉大间隔(5~60秒)时,则让位给第二信号系统。
儿童知觉发展的理论 婴幼儿往往不能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既定的目的任务。随着年龄增长,在教育影响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以及言语系统的发展,儿童逐渐能使自己的知觉过程服从于成人的词的指示。以后还能用自己的词来调节自己的知觉,使知觉成为有目的方向性的有意认识的过程。3~6岁儿童观察图形时眼动轨迹的变化,反映出学前儿童知觉过程中目的方向性和有意性的发展趋势。
在儿童知觉发展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相互对立的观点。生成论者认为人的知觉是遗传的,生来就有的。他们有的把儿童知觉发展看成命定的"内部成熟"的过程。如A.比奈把儿童知觉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W.斯特恩分为 4个阶段。有的则主张有一个预先成立的机构在生命的最初就起作用。如吉布森提出深度知觉是先天结构中就有的,视觉和运动觉先天就有相互补充和校正的功能,认为动物和人所感觉到的不是什么所谓的深度,而是环境表面的某种布局再加上个体自己相应于这种布局的运动。
经验论者则主张人的知觉是每个人从经验中习得的。他们有的以儿童知觉中冗余信息量随年龄发展而增多作根据;有的以动物(猴、猫)的视觉和运动觉配合要靠后天学习为旁证。A.B.扎波罗热茨等人则特别强调掌握社会感觉经验在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儿童感知活动不是独自发展的,而是在掌握感觉标准的系统(人类用一定方式划分出来的物体属性的分散的和相互联系着的样品:颜色光谱、几何形状、音乐、语音等系统)的过程中,在实践和学习的影响下进行的,因而掌握各种感觉标准,对学前儿童知觉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目前一般认为,儿童知觉世界的建立是通过成熟和学习的交互作用进行的,其中大部分要靠经验和学习。有人曾对先天性盲人通过手术复明后的视觉经验进行分析,发现在辨认彩色或明暗很近似的图形与背景方面,可以说是天生的,但在认知图形及其意义方面,则主要依靠经验和学习。至于深度知觉,可以认为在儿童诞生初期就已具备。朱智贤认为,儿童知觉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存在的,然而它并非命定的、不变的,而是和教育影响密切相依存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知觉发展过程中,每个儿童不完全一样,同一儿童在知觉不同事物时水平也不完全相同。这些不同,主要与儿童的经验有关。
参考书目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