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清实录
1)  Factual Record of Qing Dynasty
清实录
1.
On the Treatment of in Factual Record of Qing Dynasty;
从《清实录》看乾隆朝对回民案件的处断
2.
actual Record of TaiZu as the first volume of Factual Record of Qing Dynasty, it is the important literature of the research of Qing Dynasty history before Manchu enter the Shanhaiguan.
《太祖高皇帝实录》作为《清实录》的第一册,是研究清入关前历史的重要文献。
2)  Qingtaizong Shilu
清太宗实录
1.
Study of the Number of Qing Dynasty s Attacking on the South Before 1644:Simultaneously on the Omission of Qingtaizong Shilu;
并根据《旧满洲档》和《清太宗实录》之间的关系,指出《旧满洲档》在清入关之时就已经散失了,由此导致《清太宗实录》的疏漏。
3)  Qing Taizu Shilu
《清太祖实录》
1.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chu-Mongol and Chinese Versions of Qing Taizu Shilu(Chronicles of Taizu,Qing Emperor);
满文蒙古文和汉文《清太祖实录》之间的关系
4)  Annals of the period of Guangxu
《清德宗实录》
1.
Five Corrections to the Records about Mongolian Affairs in Annals of the period of Guangxu;
《清德宗实录》蒙古事务订误五则
5)  Qing Sheng Zu Shi Lu
清圣祖实录
6)  factual record
实录
1.
Our country had took "the factual record" the tradition since old times.
这一功用的发挥取决于史书的真实性、史家的治史态度,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实录"的传统。
2.
Through an analysis of Waiqi Empresses and Their Clans in Records of the Grand Scribe,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reveal that the pivotal feature of the Grand Scribe’s writing technique is the practice of his factual record of history.
本文通过分析《史记·外戚世家》,说明太史公笔法最核心的内容是实录精神。
补充资料:清实录
清实录
清实录

摘 要:《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实录》存有多个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过被修改的痕迹,对照各版本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后世当权者对待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真实态度。

关键词:《清实录》、编纂、修改、价值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除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纂官等五十一卷外,其中《满洲实录》八卷、《太祖实录》十卷、《太宗实录》六十五卷、《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四卷、《圣祖实录》三百卷、《世宗实录》一百五十九卷、《高宗实录》一千五百卷、《仁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宣宗实录》四百七十六卷、《文宗实录》三百五十六卷、《穆宗实录》一百七十四卷、《德宗实录》五百九十七卷,以及《宣统政纪》七十卷。各朝实录,篇幅不等,记事细目多寡不均,但主要类别大多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方面的内容。《清实录》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用编年体体例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一个编纂了实录。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位仅三年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仍由原修《德宗景皇帝实录》的人员完成了《宣统政纪》。此书虽不再用实录的名称,但体例与实录无异。

清朝沿袭自唐代以来的旧制,上一代皇帝死后,由新即位的皇帝命大臣开馆纂修上一朝皇帝实录。清代的实录馆是一个临时性机构,开馆后,从宫内调取上谕、朱批奏折,从内阁调取起居注及其他原始档案,由修纂官整理,按时间顺序和纂修凡例加以编辑。由于实录主要记载封建帝王的言论和活动,并将传之后世,涉及最高统治者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他们身后的名声,所以最高统治者对实录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在确定编修人员时就非常慎重,按照惯例皇帝往往让最信任的贵戚担任监修,特别是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和副总裁官等高级官员,多为皇帝的亲信重臣,以保证实录的编纂工作按照皇帝的意愿进行,不致留下对其不利的记载。另外,编修一朝皇帝的实录堪称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所以在担任实录编修工作的人员中,也有相当多的当时名震一时的文人学者。

《清实录》是经过整理编纂而成的现存的清史原始史料,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但在清代,实录从未刊布,只缮写若干部藏书于京师、盛京两地的宫禁之中,极少有人能够阅读。1986年11月,中华书局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皇史大红绫本﹑上书房小黄绫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定稿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收藏的乾清宫小红绫本﹑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盛京崇谟阁大红绫本等版本,相互补充,出版了比较完整的《清实录》影印本。

一、《清实录》现存情况

《满洲实录》是清太宗时修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的一种。又名《清太祖实录战迹图》,共有四部。绘有满洲起源传说及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后征战事迹图,附以满、汉、蒙文说明。这部书每页分成三栏,分别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并配有插图。第一部绘写本成书于天聪九年(1635),第二、三部绘写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第四部绘写于乾隆四十六年(1778)。四部实录分别收藏在乾清宫、上书房、盛京、避暑山庄。现存只有上书房本,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30年辽宁通志馆曾根据盛京本影印,无满、蒙文。1934年辽海书社将原图缩小四分之一再次重排。

对于太祖至穆宗这十朝实录究竟缮写几部,历来说法不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